佛弟子文库

佛陀以四功德力挑起巨石

2018/10/0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佛陀以四功德力挑起巨石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时,有一千二百五十位大比丘众常随在旁。当时,有一位国王名叫末罗,他的国土丰饶,将士与人民个个强健勇壮。但是,在进入王城的路上,有块非常高大的长方形巨石,面积大约有数十里大,挡住了道路,往来极为不方便。于是,群臣百官共同商议,启禀国王想办法迁移巨石,末罗王接受建议,挑选了国内九亿名壮士,敕令他们挖掘搬走巨石,壮士们经年累月想尽办法、使尽了力气,个个疲惫不堪,却无法推动巨石一丝一毫。

佛陀遥知此事,悲悯人民愚痴,空自劳苦,而巨石巍然不动,就招唤阿难来到身边,对他说:“我与你一同前往末罗王的国家。”弹指间,就来到末罗王的国境。

佛陀现出家沙门身,穿着法服,走到巨石旁边,问人民说:“你们用什么方法来挖掘迁移这块巨石?”初开始问时,完全没有人回应,如此问到第三次,人民气愤地说:“我们勤苦多年,使尽力气来挖掘这块巨石,你是什么人,竟然来质问我们用什么方式搬运石头?”说完就各自离开。

佛陀听完后笑了,就以足指将巨石挑起,然后用手接住,抛向空中,再用手接住放置在地上。这时佛又全身放大光明、现三十二相好,九亿人目睹佛陀的大威神力,都惊叹不已,随即向佛顶礼忏悔:“我辈愚痴,不能分别真伪,不知您是何方的天神?”世尊就告诉他们:“我是佛陀。”

人民就好奇地请问世尊:“佛陀,您是用什么神力能举动这块巨石?”世尊回答:“我有四力,是哪四种呢?一为精进力、二为忍辱力、三为布施力、四为父母力。何谓精进力?不犯杀盗淫、欺诳他人,广为宣说佛法,开导人民,未曾懈怠,是为精进力。何等为忍辱力?若有人以残害毁辱,加诸于我身,我的心始终如大地,无一不承受,是为忍辱力。什么是布施力?恒以国土、珍宝、妻子乃至头目、脑髓,悉皆布施给他人,心终无退悔懊恼,是为布施力。什么又是父母力?指受到父母亲辛勤地以身体哺乳、养育之恩,假若有从地积聚奇珍异宝,直上至二十八天,用这么多的珍宝,全数来拿来布施他人的福德,都不如尽心尽力供养父母所获得的功德力,这就是父母力。”

人民继续问世尊:“还有哪些神力?”佛说:“还有四力,就是生、老、病、死。”人民又问道:“佛陀,您会长久住世吗?”佛陀回答:“我也会入涅槃。”人民听到佛陀的回答,有感而发,说道:“佛陀是世间的圣人,相好光明,金色晃耀,稀有无比,都还会般泥洹,何况是凡夫俗子的我们呢?”末罗王、百官臣民,九亿人等同时心开意解,向佛陀乞受五戒、十善,至诚归命三宝,当下解除烦恼垢使,证得初果须陀洹。

此时,阿难严整衣服,顶礼并禀白佛陀:“世尊,请问末罗王与九亿人民前世曾作何种功德,今世闻法随即得以化解烦恼垢使?”佛陀答言:“在过去久远劫的拘留孙佛时,末罗王及现在国中的九亿人民,共同发愿:有的人立志受持五戒、十善法,也有的人持斋、或者燃灯供佛、或者烧香散花、或者讽诵经典、或者听经闻法,而今,福报具足,以此勤修善法、深植善根的夙缘,共同听闻佛法要义,即得善解。”

后来,诸大比丘听闻末罗王与九亿人民的得度因缘,都充满法喜,向佛陀顶礼,信受奉行。

典故摘自:《佛说末罗王经·卷一》

省思:

故事中,佛陀以精进力、忍辱力、布施力、父母力等四功德力挑起巨石,令末罗王与九亿人民遂心满愿,并以广大智力随缘度化;又以生、老、病、死四力揭橥“生命无常”,提醒世人:人间的名利与荣华,抵不过无常的催逼。吾人当以此自我勉励,把握因缘精勤修行,以精进、忍辱、布施、孝敬一切,迈向觉悟的菩提大道,成就如来四功德力!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苏曼女与十比丘

昔日,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有位须达长者,最小...

一心念佛就能具足六度全体功德

得波罗蜜者,诸菩萨众,有恒沙劫中,修六度万行,未能...

把福报留在法界将来好修行

要修行,不要求世俗样样都要。很多人念经,做功德很多...

没有一个是求来的,都是修来的

所有的修行一定是向内安住的;你安住了,你不求功德,...

如何用最小的力气去积累最大的福报

如何善巧方便地去修?如何迅速地用最小的力气去积累最...

天人受三皈免堕癞子猪

有位天人天福享尽时,五衰现前,自知不久将亡。第一,...

趋向解脱的功德

前面的安乐道讲到苦乐的问题,这一块我们全部讲完了。...

用赚来的暴利做功德是否如法

问: 用赚来的暴利做功德是否如法? 大安法师答: 佛...

解深密经

解深密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最...

【注音版】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早课(朝时课诵)

●大佛顶首楞严神咒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三称) 妙湛...

【注音版】地藏菩萨本愿经

根据弘化社《地藏菩萨本愿经》流通本印本校对注音。...

无法代替的五件事

圆悟克勤有一个得意的弟子叫大慧宗杲,是宋代非常著名...

心无染着名为少欲

过去有一位受持五戒的优婆塞,他的亲友很认同婆罗门的...

粒米大如山

有一对贫穷的老夫妇,既没有儿女,也没有谋生的技能,...

比丘与毒蛇

佛陀在世时,有一段时间住在竹兰园精舍,比丘们则散居...

【佛教词典】三界唯心

谓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所有现象皆由一心之所变...

【佛教词典】匡仁

唐末五代曹洞宗僧。生卒年不详。又称光仁。出家后,参...

闻信弥陀名号的人,当下就得十方诸佛护念

得到佛的护念是非常重要的,但是通途佛法得佛的护念的...

东山再起靠「感恩」

慈济人说「感恩」,简单的两个字,却很亲切。听过一则...

当代高僧——广钦老和尚

广钦老和尚生于清光绪十八年(西元一八九二年)农历十月...

极乐世界的漏尽比丘

漏尽比丘的一个特点就是他证得人我空了,没我的观念了...

若能作不净观,欲火当下冰消瓦解

古时候,长安百姓热衷斗蛐蛐。有三名年少英俊的兄弟,...

佛的「四辩八音」

佛有四辩八音,什么叫四辩?就是四无碍辩: (一)义无...

星云大师《恩怨人生》

有人问: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何?告曰:人与人之间,皆...

如法受持楞严咒,有什么功德呢

假设我们能如法地受持楞严咒,有什么功德呢?看经文:...

水的智慧

孔子曰:智者乐水。 智者的智慧当如水之灵活。若藏于...

四十八大愿——(第36愿)勤修必成佛道

愿文 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诸菩萨众,闻...

因缘和合

桂琛禅师参访玄沙禅师,玄沙知道他深研唯识法相之学,...

以身作桥结善缘

《大智度论》谈到,释迦牟尼佛因地用种种身份来跟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