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把福报留在法界将来好修行

2016/11/1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把福报留在法界将来好修行

要修行,不要求世俗样样都要。很多人念经,做功德很多,但都回向给了自己生意兴隆,果然钱财越来越多。但钱财多了,你未必有时间修行。福报的背后也有业力,你要使用那么多钱财,就要承担相应的业力。很多人事业低迷时,有时间念经,结果事业蒸蒸日上,每天都有忙不完的事,反而没空念经了。所以好坏都不一定。但凡事都留一些缺欠就好。

很多人学佛后,以为菩萨有求必应,一定万事都圆满你。但其实我们误解了圆满,佛法是开发心地的富贵风光的。法华经说的,以佛法庄严而自庄严。不是求外在的财富,还有其它的。人生有五种福报:婚姻,儿女,钱财,身体,修行。很多人偏于钱财的,就容易无法修行。你看这五样要全部达到的,很少。有钱财的人,无法修行入道。钱财是业,你要舍掉,才能修。因为钱财是大家创造出来的,如果你一个人占为己有,相当于把业背在身上,你就很难入道。所以出家人自己没有钱,都要给三宝的,十方来十方去。这样修行就容易入道。这五福中,想要全部有的。几乎不可能。尤其是修行上。当你得到修行带来的法喜时,你就不会想要享受钱财带来的快乐了。但是你得不到修行的法喜,很容易修行到最后就为了世俗钱财。那很可惜。

历代祖师修行都重开悟,就是开发出本地风光。福报也有两种,一种是世俗福报,一种是清福。这两种福报都有的,就是祖师了。比如许多国师,按照世俗来讲,福报很大。但使用世俗福报时,也往往很麻烦。天台宗的智者大师,是三朝的国师。在京城瓦官寺,常有贵族要拜访他。有一次,许多达官贵人拿着很多金银来供养他。智者大师对弟子说,他们又来拿我的功德了。所以说,真修道人是不要这些荣华富贵的享受的。他已经开发内在的庄严相了,世俗的享受无法比拟。后来智者大师还是回到天台山来清修。

修行也要有些世俗的福报比较好度众生。很多人世俗福报大,如果能懂得转化,变成修行福报,那是最好的。若贫穷要修行也难。很多人每天都要为生计奔波,上班,照顾家庭,想要去走走道场,也没时间。这就是太贫穷而难修行。但贫穷不怕,最怕没智慧。很多人赚钱很努力,但赚来的钱都用来享受了。这也是颠倒相。不懂得用来做修行的资粮。有个人一直想去普陀山,但一直去不了。每个月房租要一千多,交完房租就不多了。这就是很多现在人的常态,拼命赚钱努力花。我在支提山,遇一僧人,想去朝拜五台山,就买硬座坐三四十个小时去。他说,我不买硬卧的,不浪费那个福报啊。所以世俗人福报浪费很严重。福报还是珍惜来的。

福报从身体可以看出来。福报越大的人,身体越能适应各种艰苦的环境。像五台山、终南山这些艰苦的地方,他能呆得住,首先身体上要有这福报。不要享受,越享受,身体就越差。享受就是消福嘛,福报都在消,你身体怎么好。我发现现在许多小孩子身体不好,动不动就打点滴,其实不是营养不良,而是父母给他杀生太多了,满月酒,生日,平常吃补的,杀业重,身体就不好,动不动就上医院。

古代南岳有个和尚,没有法名,他每天都在厨房里干苦力活,吃别人剩下的东西,而且睡觉也是睡灶膛下头,别人都叫他懒残和尚。以为他又懒,也不去上殿,又残,只会做肮脏的活。大家对他都不以为然。李泌听说这个人,就去拜访他。懒残和尚看到他来,就骂了一句,李泌反而跪下来。懒残和尚自己一边烤红薯,连皮都没有剥就吃下去,拿了半个给李泌,说,吃了这个,给你十年宰相。李泌吃完就下山。过了几年,新皇帝继位,李泌果然任宰相,刚好十年。

出家人的福报很大,他一直修,而没有享受,所以他福报就留在法界中没有消失掉。供养出家人就是得他们修行的福报。世间人能修而不享受,福报也一样留在法界中。如果不修而拼命享受,甚至用小聪明弄到钱财,往往是消耗自己在法界的福报。那下辈子就要还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获得富贵果报的四种修法

可以让我们获得富贵的四种修法: 一、应时行施 是指应...

如何才能增长福报呢

我们的财富,往往都是通过布施行善等等方法积累下来的...

被富贵逼落三途

朱元介,名之蕃,明代万历二十三年的进士,官职做到礼...

星云大师《福报与福气》

福报,这是人人所希求的!人的身体胖了,就说「你发福...

结夏安居——佛陀给修行人的一个大福报

农历四月十五起很多寺院悬挂了结夏牌,为期三个月的结...

在家供佛,何业不消何福不生

供养佛菩萨像。或西方三圣佛像(阿弥陀佛、观音菩萨、...

闻信弥陀名号的人,当下就得十方诸佛护念

得到佛的护念是非常重要的,但是通途佛法得佛的护念的...

广发菩提心,成就佛功德

佛功德不可量。究竟佛功德在何处呢?在我们心中,佛即...

净土十疑论

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

解深密经

解深密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最...

【注音版】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早课(朝时课诵)

●大佛顶首楞严神咒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三称) 妙湛...

要想健康长寿,生活起居和性情都要注意

古人说过:若要小孩长得赞, 要带几分饥与寒。从前乡下...

哪里有迷妄哪里便有平静

大部分的人仍不知禅修的本质,他们认为行禅、坐禅与闻...

一世精勤,功超累劫

其王即时以国付弟,与夫人二子,并诸眷属,于佛法中,...

超越善与恶的观念

佛经上把一个人的所作所为分为清净的造作(净业)与污...

【佛教词典】消释

(术语)消除经文之难义,解释义理之蕴结也。止观七曰...

【佛教词典】大地

(术语)见道已上之菩萨,分为十地,高地之位,谓之大...

南亭和尚《地藏菩萨化度事迹》

地藏菩萨的大悲、大愿,我相信,只要是佛门弟子,没有...

什么是水陆法会

一、什么是水陆法会? 水陆法会是佛教所有法会中最大,...

修止观者应调五事

修止观者,质言之,即调五事也。 一、调食 食之时义大...

持之以恒

有一位小和尚名叫一了,他的耐性不够,做一件事只要稍...

净土一门 九品往生

净土一门虽广摄诸根,咸登不退,而见佛久近,闻法大小...

四十八大愿——(第47愿)即得不退转地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不即得至不退...

你不想对立,那就用「自他交换」

前面的七重因果,是偏重在事相。从因缘上观察,我们跟...

《美国人饮食指南》概要

美国农业部和卫生与公众服务部1月31日联合发布新版《...

佛是大医王,能疗救众生的身心疾病

问: 最近想通过佛法治疗多年的重度抑郁症,没想到眼...

人生必看的「四个地方」

一是去医院看看,知道健康的重要性。 看看哪些受病痛折...

妙莲老和尚自述闭关苦修的传奇20年

环境愈苦道愈坚 俗语说多难兴邦,如果生活安适,人心就...

八万四千法门,哪个法门最适合我

虽然同样是学佛,但是佛法有八万四千法门,种种宗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