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莲宗八祖莲池大师画传

2018/11/0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莲宗八祖莲池大师画传

一、出生望族,孝深识广

莲池大师(公元1535—1615年),讳袾宏,字佛慧,号莲池。杭州仁和人,出生于世代望族之家。十七岁补诸生,以学识与孝行著称于乡里。

莲宗八祖莲池大师画传

二、明生死事,寄心净土

邻家有一老妪,日日念佛名,大师问为何天天念佛?老妪回答:“先夫持佛名,临终无病自在往生,故知念佛功德不可思议。”大师闻语感动,遂寄心净土,书“生死事大”于案头以自警策。或长坐不卧,夜以继日。

莲宗八祖莲池大师画传

三、送亲别爱,出家修行

二十七岁丧父,三十一岁母亦永诀,大师决志出家修行,与妻子汤氏诀别:“恩爱不常,生死莫代,我得出家,你自己保重。”汤氏洒然说:“君先走一步,我自会打算。”大师作《七笔勾》弃家,投西山性天和尚落发。汤氏其后也削发为尼。

莲宗八祖莲池大师画传

四、善取因果,一心念佛

大师受具足戒后,行脚遍参知识。六载崎岖坎壈,行头陀行。参学遍融禅师,老禅师教喻:“你可守本分,不要去贪名逐利,不要去攀缘,只要因果分明,一心念佛。”大师拳拳服膺。

莲宗八祖莲池大师画传

五、听闻鼓声,悟本心源

后参笑岩宝祖,辞别向东昌的归途上,闻樵楼之鼓声,忽然大悟。乃作偈曰:“二十年前事可疑,三千里外遇何奇?焚香掷戟浑如梦,魔佛空争是与非。”憨山大师推允此为莲师开悟偈。

莲宗八祖莲池大师画传

六、结茅云栖,除却虎患

隆庆五年(公元1571年),孤锡南还,爱云栖山水幽胜,临流趺坐,遂结茅卜居修念佛三昧。山中老虎时常伤害村民,大师慈悲为放瑜伽焰口,老虎不再患害百姓。

莲宗八祖莲池大师画传

七、念佛祈雨,德化一方

亢旱年,村民恳请大师祈雨。大师手击木鱼,循田埂念佛,一时,雨下如注。村民及信众们自发地为大师建造禅堂寺院。自此法道大振,海内衲子归心,遂成一大丛林。

莲宗八祖莲池大师画传

八、戒行精严,慈悲护生

大师明因慎果,重真修实干,以戒律为基本,以净业为指归。整饬清规,精严律制,令众僧半月诵比丘戒与菩萨戒,并亲自著述,阐发戒律精义。秉降魔之慧剑,乘渡海之慈航,悲智弘深,得未曾有。极力戒杀生、崇放生。寺前建有放生池,山中设有放生所,救赎潜游蜎飞诸生物。大师《戒杀放生文》盛传于世。

莲宗八祖莲池大师画传

九、简淡惜福,谦德朗天

大师朴实简淡,虚怀应物,自奉俭朴,自有道场以来,未曾妄用一钱,凡有香俸盈余,便施给其他寺庙。施衣药,救贫病,常行不倦。大师生平惜福,年老还是自己洗衣,净溺器,不劳烦侍者。终身一袭布衣,一顶麻布蚊帐用了几十年。大师愿海洪深,义天高朗,四心无量,六度齐修,荷如来教,示居学地,广摄群迷。虽童稚沙弥未尝受其一拜,至耄年不能起伏,犹必跏趺合掌,稽首于席,致不安之意,足见大师之谦德。

莲宗八祖莲池大师画传

十、文殊化参,玄问妙答

文殊菩萨曾化现为童子来参莲池大师。大师问童子:“两脚有泥,必是远来客。”童子说:“闻知莲池水,特来洗一洗。”大师说:“莲池深万丈,不怕淹死你。”童子说:“两手攀虚空,一脚踏到底。”二人对答,妙义隽永,大师道行境界于斯可见一斑。

莲宗八祖莲池大师画传

十一、融会诸宗,普劝念佛

大师是自永明延寿大师以来,融禅净教律为一体之集大成者,一生精修净业,广弘念佛法门,大振莲风,注重戒律,单提净土,普劝念佛,认为念佛是大总持法门,含摄菩萨六度万行,囊括一大藏教理的精义,故大师不主张阅藏,应一心念佛。其净土思想别成一格。大师著述甚丰,主要代表作有《阿弥陀经疏钞》《云栖法汇》《竹窗随笔》《往生集》《净土疑辩》等流行于世。

莲宗八祖莲池大师画传

十二、告别有缘,称佛往生

大师临终前半月预知往生的时间,到城中告别诸弟子及故旧道友,只说:“我将到其他地方去。”回寺用茶汤供养众僧,告诉大家明日将远行。是时,大师示微疾,瞑目无语。城中诸弟子赶到,哀请留嘱,大师睁眼开示:“老实念佛,莫换题目。”说完,向西称佛名而逝。面作黄金色,顶中暖气如生,逾时不散。世寿八十一,僧腊五十。入塔于五云山麓。基于大师德学风范,后世尊其为莲宗八祖。

《净土》2018年第2期    图/任新宇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为什么净土宗可以带业往生

身为一个凡夫众生,在一期的生命当中,我们或多或少都...

为临终的病人指一条路

宋代有个荆王夫人也是站着走的,有人神游极乐世界,还...

如何顺利完成一昼夜经行念佛

大家到东林寺参加昼夜经行,首先要遵守经行的秩序。经...

大安法师:十种念佛方法

至于念佛方法,净宗经典与历代祖师大德提供了诸多繁简...

念佛就是佛法界现九法界隐

当我们的始觉跟本觉合在一起的时候,我们才知道,原来...

对自己这么残忍,恐怕会失去大好机会

以为五逆十恶,临终回心,念十声佛,就可往生,因此可...

【佛学漫画】虽被人笑话,却是自在往生之人

彻迷法师的往生故事...

一切众生皆得度脱之道

靠自力修行,我们解决不了见惑思惑的问题。没有遇到出...

梵网经菩萨戒本

【依东林寺版本】 (举香赞) 炉香乍热。法界蒙熏。诸...

佛说无量寿经

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

无量义经

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

唐代中原著名高僧一行和尚

一千二百六十年多前的唐开元年间,一位身披袈裟的和尚...

世俗的欲乐

佛陀的僧团中,有一群刚出家的年轻比丘,他们原本是侨...

见到了文殊菩萨,却当面错过

在《杂譬喻经》中,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 以前有位大居...

无目之人

有个和尚问投子大同禅师:一个没有眼睛的人,他的脚应...

【佛教词典】我见不缘实我

【我见不缘实我】 p0650   成唯识论一卷四页云:又诸...

【佛教词典】颉丽伐多

(人名)罗汉名。旧称,离波多,梨波多Revata等。玄应...

《地藏经》利益篇

众生各有宿世因缘,所以根器各有不同。 上根之辈,深明...

【佛学漫画】浅谈般若

浅谈般若...

如何化解夫妻间的矛盾

夫妻在一起生活一辈子,难免有磕碰,俗话说,舌头还有...

普陀山慧济寺的「佛顶顶佛」具有哪些涵义

各位有缘,大家吉祥。 我们来朝拜普陀山呢,有一个地方...

一切众罪中,杀生最重;诸善行中,护生第一

佛言:世间第一恶行是以杀生为主,兼摄余恶。一切众生...

安世高大师的简介生平

安世高大师简介 安世高大师(约西元二世纪),安息国人,...

慧律法师《2004年新春专访》

世间人在过农历年的时候,都会说一些吉祥的话,比如新...

拍摄佛像的照片要注意些什么

分清是否禁止拍摄 部分佛教寺院会在寺内或佛像附近提示...

衍慈法师:从商的智慧

你看过「当和尚遇到钻石」一书吗?此书带给人们智慧的...

念佛和诵经前是否应先上香

问: 念佛号和诵经前是否上香?如果时间紧先不上香,...

五脏排毒的时间表

睡眠时是人体进行自我调节的重要时刻,人体就像一个天...

佛陀的福报可以跟众生分享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寿终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