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八岁龙女,即身成佛

2019/11/0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八岁龙女,即身成佛

在《妙法莲华经提婆达多品》中,有一段叙述八龄龙女即身成佛的故事。

娑竭罗龙王威震四海,他最小的一位公主聪明伶俐、善根深厚,年龄才八岁的时候就有很多不平凡的奇迹,“龙女”,大家都这样尊敬的称呼她。小小年纪的龙女,生性就和别的女孩子不同,好吃的糖果,好玩的玩具,她都不感兴趣,她最喜欢的就是听闻宇宙的玄奇、人生的奥秘。

有一天,大智慧的文殊菩萨端坐在千叶大莲花之上,出现在娑罗竭龙王的宫中,他代表佛陀宣说微妙的法理,八岁的龙女深深地被感动,她仰慕思念佛陀,请求文殊菩萨即刻带她到灵鹫山去礼拜佛陀、听闻佛法。

灵鹫山上苍松翠柏,曼陀罗花吐露芬芳,诸大菩萨、诸大罗汉云集的法华会上,幼年的龙女跟随文殊菩萨参予其间。

佛陀讲完《妙法莲华经》的一乘道理后,有一位智积菩萨请问文殊菩萨:“大德文殊师利!我请问你,像佛陀宣说的《妙法莲华经》,甚深微妙,世所稀有,若有众生勤加精进,遵照此经修行,能不能很快成佛呢?”

文殊菩萨稍微沉默了一会就回答道:“大德!据我所知,娑竭罗王的龙女年方八岁。她听闻佛陀讲说此经以后,就已经证得陀罗尼了。”

智积菩萨听到文殊菩萨这么一说,很感意外,以佛陀的首座弟子、大智慧的文殊菩萨,没有赞扬诸大菩萨和诸大罗汉,而为一个小女孩捧场。在智积菩萨看来,八岁的小女孩,无论怎么说也不能证得陀罗尼。智积菩萨摇摇头,表示难以相信的样子。

文殊菩萨又再说道:“大德!八岁的龙女年龄虽小,而她的智慧利根却非一般人可及。佛陀所宣讲深奥的秘藏她都能知解,佛陀指示修学的行门她都能受持。她已经发大菩提心,真真实实的得不退转。”

智积菩萨仍然以不信的口吻说道:“文殊师利菩萨!我见到佛陀释迦如来,在无量劫以来,修学难行的苦行,积功累德,从未中断,然后方成正觉;我不信八岁的女孩,可以如此迅速就成正觉。”

智积菩萨的话刚说完,龙女忽然出现在他的眼前,并且温和庄重的对智积菩萨顶礼。智积菩萨见到龙女,不好意思再说什么,而一向看轻女人的舍利弗尊者也很不服气的对龙女说道:“我们的文殊菩萨说你不久将获证无上道,这个事情叫我们难以相信!”

“这不是相信不相信的问题,因为事实就是这样!”在看轻女人的舍利弗之前,龙女也不甘示弱。

“女身垢秽,非是法器,五障缠身,云何能得无上佛道?”舍利弗不客气的说。

文殊菩萨看不过去,解释道:“尊者舍利弗!你不可以这么说,女人的身体、容貌和男人相较或有不同,但佛性平等,不论男女都一样。佛陀说,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青年的男女,才是菩萨的悲愿、热情、勇敢、进取、牺牲的最好象征。”

舍利弗尊者什么事情都可以随缘,唯有对于女人,总觉得男子才是无上至尊的。现在一个才八岁的龙女,他哪里相信她很快就能成佛?虽然有文殊菩萨的解释,舍利弗不再开口,但他心中仍有男女不平等的观念。舍利弗想起过去在维摩丈室中给天女戏谑的一幕,他总以为,就算女人也有大的修行,哪里能很快就成佛呢?

龙女知道舍利弗的根性,她想:在有着深厚法执的人前,说再多的道理也是空费唇舌,我不如用事实说明,教你不能不信。当时龙女的身上有一颗价值很贵重的宝珠,她用双手捧着送给佛陀,佛陀接受以后,龙女回过头来,走到智积菩萨和舍利弗面前,很有礼貌地问他们:“刚才我把宝珠奉献给佛陀,佛陀慈悲地接受,像这样的时间快不快呢?”

“很快的!”智积菩萨和舍利弗都这样回答。

“请你们运用神力观看,我马上就能成佛,比献珠的时间还快上几倍!”

龙女说后,会中大众看见龙女忽然变为男子,具足菩萨万行,即往南方无垢世界,坐在大宝莲华之中,成就无上正等正觉,普为十方世界一切众生,演说无上甚深微妙之法。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永不见佛,永不闻法,这是最可怕的

如斯罪人 永不见佛 众圣之王 说法教化 如斯罪人 常生难...

真如的心必须要离开三件事情

当我们能够在因地于妄念当中,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

正当念时,西方净土依正庄严,就在我心中

最初迷真起妄,则曰一念妄动。末后返妄归真,则曰一念...

地藏菩萨早就可以成佛,为什么永远示现菩萨相

【时坚净信菩萨复白佛言。如来世尊。无上大智。何意不...

为什么我们会变成迷惑凡夫

一迷为心,决定惑为色身之内,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

四弘誓愿该如何理解

问: 什么是自性?自性众生誓愿度,自性烦恼誓愿断,...

永明延寿大师开悟的故事

第六代祖师永明延寿禅师,他从禅归净土,他知道禅不容...

【推荐】在世间中得解脱,要按四个步骤来修行

如何在烦恼痛苦迷惑的惑业和一切的魔境中解脱,五欲六...

【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佛说盂兰盆经...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

思惟略要法

形疾有三:风、寒、热病,为患轻微。心有三病,患祸深...

【注音版】佛说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

佛说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从前,有一个非常强壮的伐木工到一位木材商那里找工作...

苦来自于欲

佛陀在王舍城的耆阇崛山弘法时,一天早晨,佛陀着衣持...

为什么你活着的时候要作恶

清代著名学者纪晓岚,在他的《阅微草堂笔记(卷十四)...

最短的路,未必就最快

有一天,一个小职员正在赶着去上班,这天他的公司有一...

【佛教词典】形厕僧伍行唯三位

资持记释云:“宅,居也。佛门广大,包纳清澄,喻之如...

【佛教词典】不知义

【不知义】 p0317 集异门论十七卷二页云:不知义者:谓...

转念念佛,直到妄想消灭,佛号独存

这个佛号的操作,是在一个什么情况之下操作? 我们在两...

康熙与普陀山结缘的故事

据《普陀山志》记载:中国历史上共有13位帝王、19位皇...

在生活中惜福造福

现代科技发达,为人们的生活带来许多便利,却因追求享...

打坐能治胆结石吗

问: 我现在诵经与打坐同修,自打坐后我的胆结石病不...

信佛都还要还债,不要退善心

我们修道建立信心之后,学佛有种种困扰,使你丧失信心...

人生可以随时开始

一个部落首领的儿子在父亲去世后承担起了领导部落的任...

只有工夫,不存工夫知见,是名真心

参禅人,由散乱心,参到有心,只有参禅心,无妄想心。...

忆佛念佛,自得心开

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

上报四重恩,是哪四种恩呢

在回向时,大家常念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这四恩是...

漫谈社会上误解佛教的人们

一、对佛教歧视的人 这种人又分二类:一类是有意的,...

赵州公案「无门关」

(一) 禅宗一法,本来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没有公案可...

出家人不求名利,但名利自然也会跟着来

出家人不要喜欢衣、食、住充足,若贪享受则容易懈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