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舍利弗五百世堕为毒蛇

净界法师  2021/03/2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舍利弗五百世堕为毒蛇

我们讲一个实际的公案给大家参考。佛陀的弟子有一个叫舍利弗尊者,大家都很清楚,他曾经五百世变成毒蛇,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说明一下:

在过去婆罗蔓国,有一个做买卖的生意人,这个人很会做买卖,他做了买卖以后,他挣到了钱,除了他日常开销以外,他干什么去呢?他也不是去买房子,也不是买车子,他买黄金,他特喜欢黄金。所以,他把他所赚的钱,大概日常开销以后,就赶快去买黄金,慢慢慢慢他黄金多了,他觉得黄金虽然颜色光泽很不错,但是没有造型,他就把他所挣的黄金打造了一个花瓶,他更喜欢了,除了光泽还有造型。

他拿一个盒子装起来,藏在他家里面地洞里去,他一天工作回来把黄金打开一看,噢,一天的疲劳就消除了,数数现行都无惭愧,见是功德深深好乐,贪爱黄金,他那个贪烦恼是恶念,当然,他也没有遇到佛法,也不知道怎么调整,他看到黄金这个金瓶以后,他更喜欢了,他赚了钱都把它弄成金瓶。他一辈子做了七个金瓶,但是人的精神体力有限,他后来就死掉了。

死掉以后我们知道,色身的死亡,他的思想还在,贯穿到来生变成一只大蟒蛇,守在黄金洞穴旁边,谁靠近,它就出来警告你,你再不识相,它就伤害你了。后来做了五百世,死了以后,又变成毒蛇,死了以后,又变成毒蛇,第五百世的时候,它突然间找食物的时候,它三天都找不到食物,觉得很痛苦。

一个有善根的人对苦境的刺激,一个人接受痛苦有两种情况:第一个自暴自弃,这个人没有善根;第二种有善根的人,他有善根,痛苦一刺激他,他启发他的正念,他开始反省,一个人只要他的心开始向内反省,这个人就有救了,因为我们一般都是向外攀缘,你就没有办法自我调整了,自觉、自审、自调。

它开始回光返照,为什么我做了这么多次的毒蛇,到底怎么回事?它就知道它贪爱这个黄金,造成了它五百世毒蛇的身,它非常惭愧。

它是很累了,它拖着疲惫的身体跑到马路上找到一个年轻人,年轻人看到这个毒蛇很怕:你不要过来,不要过来。它说你放心,我不伤害你,我求你帮我做一件事情,它说我为了我这七个金瓶,我付出了五百世毒蛇的这种痛苦的果报,我想把其中一个金瓶供养给寺庙,由此请佛来超度我这毒蛇之身。

这个年轻人被它感动了:好,可以!他就用扁担一边坐毒蛇另外一边放金瓶,两个就挑着到寺庙去。这个寺庙欢喜地接受它的金瓶,也为它说法,说法以后,这个毒蛇是有善根的,听了满心的欢喜,它说,我干脆七个金瓶全部捐出去了。它本来只带一个,它回光返照,只想舍一个而已,它又带这个法师又到它的山洞,把六个金瓶全部挖出来,全部供养出家人,后来它就绝食不吃饭了,就死掉了,死掉以后就升到忉利天去了。

诸法因缘生!为什么它从毒蛇转成忉利天,是谁在主导它的生命?

它的思想!它的思想改变了,它从一种贪欲悭贪的思想转成一个布施的思想,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说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你忏悔,你怎么知道你罪消了没有?怎么知道?我遇到同样的环境,我没有想要再造第二次的念头,心若灭时,你这个业就不可能得果报,因为业后面那个动力,那个马达被关掉了,这个业就变成什么?唯识学上说不增长业,你只要不刺激它,它不可能得果报,它业种还在,但是它这个种子已经枯黄了,它没有生长功能了,业要得果报一定要不断的造作,今天做,明天做,要增长,要增长这个业才有力,才有气势。

《菩提心修学述要》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古人修善积德改命的故事

一、孙泰 唐朝的孙泰是山阳人,少年时代从师皇甫颖,操...

吃亏是做人处世成功的不二法门

尽管有一句话说:吃亏就是占便宜,但是,大多数的人仍...

画好自己的底线

有一位武术大师隐居于山林中。听到他的名声,人们都千...

梦参老和尚:念经念佛还会有灾祸吗

每个人都有六亲眷属,你周围的人要是不信佛的,你怎么...

佛教徒应以怎样的心态对待钱财

问: 请开示:作为佛教徒、学佛者,应该有怎样的心态...

【推荐】一个癌症病人的真诚劝诫

我出生在皖北的一个小乡村,从小原本是一个勤俭节约、...

账灾济恤救了好多人,能抵罪过吗

大家看过《影尘回忆录》就知道,有位朱子桥老将军,他...

相貌丑陋自有前因后果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每个人都希望自己长得很好看,相好...

【注音版】晚课蒙山施食仪

晚课蒙山施食仪...

【注音版】优婆塞戒经

优婆塞戒经...

【注音版】佛说梵网经

佛说梵网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

学会低头,受用不尽

知名的美国政治家富兰克林,有一次去拜访长者,到长者...

圆瑛大师与他的四大高徒

近现代,中国汉传佛教有五大高僧之说。他们是虚云、圆...

一偈得道

昔日,佛陀在舍卫国讲经说法时,有一年长比丘,名叫般...

【推荐】一片诚心,三支清香,如此便好

冷泉的一涧溪水,环着古寺静谧,黛瓦黄墙外,小沙弥挥...

【佛教词典】得三法忍愿

(术语)弥陀如来四十八愿之第四十八,使十方诸菩萨得...

【佛教词典】分别记

【分别记】 p0384 佛地经论六卷十五页云:分别记者:如...

如何才是一门深入

问: 请问一门深入,如何是一门深入,是读一部经还是...

大安法师正月初二新春开示|善导大师《劝念佛偈》

南无阿弥陀佛,大家新年吉祥!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善导...

慈悲是佛道的根本

古人说,慈不掌兵。孙子也说,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

佛说人生的四大富足,你拥有了吗

人活著,总希望能过著幸福快乐的日子,但有些人观念、...

修持名念佛法门的四个要求

佛说阿弥陀经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僧人受具足戒前所问遮难的内容及其意义

僧团为简别出家者是否有资格求受具足戒,事先提出一系...

为什么不结婚

为什么不结婚?这问题,我遇到了许多朋友,都曾这样问...

姻缘

一个书生爱上了一个姑娘,起码到了生死相许的份上了,...

严持戒律对临终往生很关键吗

问: 学佛人平时严持戒律,对临终往生很关键吗? 大安...

还有明天

话说有一天阎罗王召开地狱的干部会议,商讨如何才能让...

【推荐】用什么心态来面对所缘境,这才是重点

我刚出家的时候,经常听老和尚开示说:佛法的修学是心...

临终助念的时机该怎么把握

问: 有一种说法,认为人断气之后,智慧高出断气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