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念佛消业的故事

净界法师  2024/04/2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念佛消业的故事

当我们的心灵不断的忆念阿弥陀佛的功德、忆念我们未来净土的功德,会有什么好处呢?这个地方有两个:第一个讲到现世的安乐,第二个讲到究竟的解脱。

先看现世的安乐,看经文: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

这段经文我们分成两段:第一段先法说,第二段再讲出一个譬喻。

我们一个人的心力,我们要把心灵的力量放进去,放什么力量呢?这个地方讲两种力量:第一个忆佛,第二个念佛。

忆指的是一种观想,你经常要去想像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你经常要把心中的净土想出来,然后不断的告诉自己──这个地方是以后我要去的,我一定要往生,我一定可以往生。

其实一个人要把净土经常放在心中,这一点我们显教做得太差,你看密宗对自己本尊的功德、法身的功德、净土的功德,他画一个唐卡,他不断的修本尊相应法:我一定要去这个地方、我一定要去这个地方。你要把你的愿景在心中画出来,忆念佛陀的功德、忆念净土的功德。

念指的是明记不忘,就是执持名号,那是完全修止了,专注在佛号上。我们对阿弥陀佛功德的启发,包括了忆佛与念佛两种的方式,我们一般人可能偏重念佛,忽略了忆佛这是很可惜的。

那么你不断的忆佛、念佛,你现前,指的是你现生的利益;或者当来,指临命终的时候;现在见佛、或者当来见佛,必定可以见佛。见了佛以后──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

见佛有什么好处呢?你不必假借其他什么持咒、拜忏的方便,你自然可以得到心开。这个地方的心开指的是业障消除。

你看我们这一念心,我们一般人很难打开,就是你很多业障盖住。说有些人刚出家的时候,念佛的时候打瞌睡、做早晚课也昏昏沉沉、暗暗钝钝的,你就是那个业障把你的心包住了,所以心没有开。

那念佛的人慢慢慢慢就可以把这个业障打开,这种打开的方法,当然不是你的力量,而是透过你忆佛、念佛,启动佛力帮你打开的。

讲一个譬喻: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就好像一个人经常做香的人,他身体上没有香气,但是他可以把外在的香气引到自己的身体,变成自己身体的香气,就是仰仗他力让自己有香气,这个叫做香光庄严,有香气、光明。这个地方讲到一个很重要的观念──我们的成佛之道啊,要灭除很多很多的障碍,烦恼障、业障、报障,你有两种选择来完成你的使命:

第一个、你完全用你心灵的力量。我们前面讲到,你心中发愿,培养一个美好的思想,单独的面对你烦恼障、业障、报障,这是一个选择。

第二个、你想说何必这样子呢,阿弥陀佛存在这么多力量,我可以拿来善巧运用,我可以把阿弥陀佛的功德转成自己的功德,可以把他力引导进来嘛。

以我打佛七的经验,我现在平均一年打三次佛七、一次佛三。我觉得念佛法门跟其他的持咒有一个很大的差别,你念佛人到第二天、第三天的时候,你马上感到内心一种寂静的力量产生,法喜寂静,而且身心非常的调柔舒畅,一般持咒很难做到这一点。

我刚开始也不觉得为什么,后来我最近在编四十八愿的讲义,编到第四十五愿的时候,我找到答案了!

第四十五愿说:设我得佛,十方菩萨闻我名号,皆悉逮得清净解脱普等三昧。

一个菩萨修菩萨道的时候,能够闻我名号,能够不断的用欢喜心、专注的心、来忆念我的名号,你就能够成就清净解脱的普等三昧,这三昧的力量就是一种调柔寂静的力量。

所以诸位打佛七的时候感到调柔寂静,这个不是你自己心力创造出来的,那是你心中跟那个摩尼宝珠接触的时候,佛这个摩尼宝珠有四十八种力量,其中一种力量就是清净解脱普等三昧,释放给你的,他力的加被啊。当然也是要你心灵的力量释放出来,你要忆念佛,佛才能够产生反应。如果我们能够善用佛力,其实你在生命当中你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产生更好的效果,我们不一定要一个人面对自己的业障,不必这样子辛苦的。

举一个《净土圣贤录》,往生女人第九,念佛消业的实际公案:

在净土宗里的中册,它讲到明朝有一个居士叫做杨选一。这个居士在地方上做一个小官,娶了一个太太以后,两个人都学佛了,他太太比他还学得认真。杨夫人平常把家事忙完以后,就专心的念佛。

后来这个夫人到了三十一岁的时候,生下了一个男孩子,之前是生了几个女孩子,生下这个男孩子以后,她就跟杨先生说:我的责任已经了了,我已经给你一个后代了,从今以后我要专心的念佛了,希望你能够成全我。这位杨先生也不错:好吧,我们家那么大的三合院,你找一间空房子住吧,好好的念佛。

这个杨夫人就找一间空房子住,开始很专心的念佛,那时她可以说是心不离佛、佛不离心,念得非常的法喜。但是念没有多久,她的背上长一个脓疮,像鸡蛋一样的脓疮,化脓流脓流血出来,找医生看都没有用。但是这个杨夫人知道找医生没有用以后,她就很虔诚求佛力加被:阿弥陀佛有四十八种力量,我一定要把这四十八种力量引导到我的生命里面来。

有一天晚上她做一个梦,梦到一个很大的鬼,拿一把刀子要杀她,她就赶快跑,跑到一个地方,出现一个更大的神像、放大光的神像,她就跑到他后面去了,这个神像就把这个鬼赶走。从那次梦境醒过来之后,她背上的脓疮就慢慢的好转、慢慢的干枯,最后脱落就完成好了。

经过这件事,以后她就有信心了,她也没有做什么,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嘛。后来她念了没多久就往生极乐世界,临走之前还把她先生叫过来,说:有四个童子要迎我到净土去了,跟他道别,然后就安然的往生了。

诸位都知道,我们修行当中,最难处理的是冤亲债主,你要处理冤亲债主不是有慈悲心就可以,你还要有功德力。说你欠他一百万,你还不起,有一个大富长者说;没问题,这件事我帮你负责,你欠一百万,我给你五百万,行吧?可以。所以如染香人身有香气就是说明:我们不一定要自己创造香气,重点是你要把这个香的香气,引到你的身体里面来,这才是重点。你再怎么修行,你修得过阿弥陀佛吗?不可能嘛,他是佛,你是众生。

我们重点不是说我们要跟阿弥陀佛比,而是说你怎么把阿弥陀佛已经成就的功德,转成你的力量?这件事很重要,是成败的关键!我们今天面对很多的烦恼障、业障、报障,但是你怎么样把阿弥陀佛的力量转成你的力量,这个很重要!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十念往生者,都是宿世善业强

一切法都是从心想生,临终能够遇善知识,十声往生,这...

如何是念佛止观

念佛止观就是执持南无阿弥陀佛名号。 何为止?就是遮止...

分段生死对我们的修行障碍太大了

我们要有一个观念:在诸位心中,你现在的念头多分来说...

你的佛号不能都是在散乱心中念

我们不断地修习专住,首先产生心轻安。你的心会产生两...

华开花落水流无声|纪念妙湛老法师往生一周年

恩师上妙下湛老和尚,生于一九四四年四月九日,俗姓叶...

净土宗的「一心不乱」

一心不乱,是净业行人常常见到的一个名词。原文出处,...

一生成佛的捷径

净土法门,三根普披,利钝全收。即便等觉菩萨也不出净...

善人与善根人的区别

善人和善根人,什么叫善根人他曾经修过行,曾经见佛闻...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 大般...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

瑜伽师地论(100卷)

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悲华经

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沉着冷静是人生永远的财富

人的一生总要遇到一些惊险的事情,往往出其不意,防不...

石头本无意,何必自生怨

一个小沙弥在化缘的时候与一位农妇吵了起来,最后发展...

【推荐】苦从哪里来?

有一次,佛陀在恒河中游北岸的末罗国游化,来到一个叫...

冷灰灰不冷

自古以来道家修炼人都把发火,气恨视为修炼者之大忌。...

【佛教词典】鞞杀社

(杂语)Bhai?ajya,译曰药。寄归传三曰:鞞杀社译之为...

【佛教词典】和光同尘

(术语)老子曰: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门。佛者假之...

至心到这种程度,就能获得善相

【尔时。坚净信菩萨摩诃萨问地藏菩萨摩诃萨言。所说至...

佛不教比丘对在家人展现神通

有一次,佛陀来到了摩揭陀国游化,住在那烂陀城郊的芒...

净土法门特点是不经过中阴身的,往生在即时

那么在信愿执持名号当中,有散心念,有定心念。我们就...

论人当取其长,做事先审其害

论人当节取其长,曲谅其短;做事必先审其害,后计其利...

一棵芒果树

对于一位以觉醒修行的人来说,并不需要有某些人的很多...

大安法师:修苦行和往生没有直接关系

修苦行和往生没有直接关系,但有间接关系,这是因为往...

相状是虚妄的,障碍是自己捏造的

佛为什么说观相元妄,观性元真?这个地方我们讲一下。...

一诚法师与江西佛教

一诚法师,俗姓周,法号一诚,字悟园。1927年农历2月2...

隐密暴露

世间每一个人都有每个人的隐密,而隐密也有善的也有恶...

弥陀名号是实相身

第三个偈颂,是法藏菩萨讲:我到了成就佛道、佛果的时...

以孝亲之心礼诵,功德更大

【原文】: 令严临终,神识清爽,念佛而逝,可生西方。...

观无常是断除烦恼的殊胜法门

在寺院里,经常有好多游客或是居士来求教,问题多是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