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不眠夜长,疲倦道长,愚生死长,莫知正法

妙境法师  2025/07/1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不眠夜长,疲倦道长,愚生死长,莫知正法

“不善不生,善法不灭。”

罪过的事情不要现起;有功德的事情不要灭,叫它现起而不消失,应该是这样子。“不善不生,善法不灭”。

我再讲个故事,讲“不善不生,善法不灭”的故事。

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在大众里正在说法的时候,来了一个狮子,到佛边它就蹲在那里。佛看见这个狮子,佛就说了四句话:“不眠夜长,疲倦道长,愚生死长,莫知正法。”说这么四句话。对这个狮子说,就是“愚生死长,莫知正法”;前面两句是另外的事情,“不眠夜长,疲倦道长”这两句话是另有所指,我也顺便解释它的意思。

释迦牟尼佛成道六年以后,回到国家去见净饭王。净饭王看见儿子回来了心里很欢喜,但是也有个不欢喜,什么不欢喜呢?他看见儿子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放大光明,他心里很快乐;但是在佛陀周围的这些弟子,净饭王不欢喜,这些弟子多数原来都是外道、修苦行,太阳晒得皮肤都黑黑的、还瘦瘦的,不庄严。佛是非常庄严,但是弟子在周围坐在那里不庄严。

净饭王就对佛说:“我想要叫释种姓里边的年轻人出家,好不好?”佛说:“好!好!”于是乎释种姓里选了五百人,就是年轻人,又白又胖,出家。出家以后,佛派舍利弗尊者、目犍连尊者带领这些王族的年轻人到王舍城去,离开迦毗罗卫国远远的,离开他的家远远的,到王舍城那里去,这两位大阿罗汉负责教导他们修学四念处。

这些王子都是富贵的人,在家的时候,走路的时候有车,也不那么辛苦,睡觉一睡睡到大天亮,都是很自在的。一出家了,不能坐车了,徒步走,乞食要徒步走,但是这时候吃饭少了,不像在家的时候随时愿意吃东西就吃东西,吃饭吃多睡眠就多。出家以后,吃饭少,走路要自己徒步走,所以这个情形就是“不眠夜长”,夜间没有那么多觉睡了,就感觉夜很长,天还没亮;你若是一觉睡到大天亮,也不感觉到长。“疲倦道长”,现在从郊外远远的到城市里乞食,要走一大段路的,走、走,不习惯走路,要走路就感觉疲倦,就感觉到这个道路这么长,还没走到,还没到地方。这两句话指这些王子出家以后的生活情况。

第三句话是“愚生死长,莫知正法”,这句话什么意思呢?就指这个狮子说的。佛说:在毗婆尸佛的时候(毗婆尸佛到释迦牟尼佛是九十一劫),在毗婆尸佛的时候,毗婆尸佛出现世间,和释迦牟尼佛一样,到处宣扬真理、教化众生。当时有一个婆罗门读书很多,社会地位也很高,国王、大臣、长者、居士都尊重他。他虽然没有官位,但是受到社会大众的尊重,到什么地方大家都恭敬尊重他;因为他是有学问的人,很多人都是他的学生,受到这样的荣誉也有道理。那么他这个时候听人说,毗婆尸佛出现世间宣扬真理。“什么真理?”他心里想一想:“我也去听一听,看看毗婆尸佛究竟说什么。”他就来了。

他到毗婆尸佛这里来的时候,毗婆尸佛正是给大比丘说法。说法的时候,大家都注意听佛说法,心里面不乱,一心不乱地听法,不知道他来。可是他到这儿来的时候,大家注意听法都不睬他,他心里面不是味道:“到什么地方人家都恭敬我,我到这儿来没有人睬我!”心里不舒服,就忿怒了,他就说一句毁谤大众的话,说了一句话。这些出家人都是剃光头的,他就说:“你们这些秃驴不懂礼貌!”说了这句,心里恨恨地就走了,也没有听法就走了。

释迦牟尼佛说,他在毗婆尸佛的时候曾经有这么一件事,他死掉以后就变成狮子了。从毗婆尸佛到释迦牟尼佛已经九十一劫,到释迦牟尼佛还是狮子!就是九十一劫这么长远的年代一直地做狮子。为什么会这样子呢?“愚生死长”,他糊涂啊!毁谤这些出家人、骂这些出家人,就这一句恶口造的罪,使令他这么长久的时间做狮子,“愚生死长”。“莫知正法”,就不知道诸法的真理,不明白道理,糊涂,一定到处都要受到人家的恭敬,心里面才感觉舒服,其实这不合道理,不应该这样子。他就是恶口,用瞋心、忿怒造这么一个恶口的罪业,这就是不善。有这样的罪业生出来,就是自己创造了这么长久的狮子的生死,死了以后又做狮子、死了以后又做狮子,做这么长久。

所以我们佛教徒“不善不生,善法不灭”,罪过的事情不要做,不要造有罪的事情;“善法不灭”,常常地做很多很多的善法,做功德的事情。当然凡夫就是这样子,常常心里有烦恼;一时的有理智,不要做罪过的事情;但是有烦恼来了,不能自主,还是要造罪;造罪,那只好忏悔了!头几天我也说过,你若是读诵《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也可以,学习《维摩诘所说经》也可以,你修诸法实相观──观空无我,就能灭一切罪的!还是可以灭罪。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我们最坏的毛病,就是爱说别人的坏事情

我们最坏的毛病,就是爱说别人的坏事情,看别人有一点...

生死甚难厌,佛法复难欣

生死甚难厌,佛法复难欣。这两句话对我们现在人来说,...

生死是一念妄心捏造出来的

如劳目睛,则有狂华。 讲出一个譬喻说,为什么有些人在...

心常耽五欲,迷荒不能觉

一位国王,为了抵御邻国侵扰,而训练一批精锐的良马,...

靠佛号加持,真发厌离心

一、厌离心来自智慧的关照 信、愿、行,愿这个科目就是...

胎生是什么因缘而投胎

看四生成就。先看详示胎生。 见明色发,明见想成,异见...

怎么才能摆脱生死业力的恶性循环

佛陀他是一层一层的摄事入理。其实这个摄事入理不但是...

佛教的三种忏悔方法

忏悔,在佛教来说,是有方法的;也唯有讲究方法;依靠...

六度集经

六度集经卷第一 布施度无极章第一(此有一十章) 闻如是...

【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要解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

佛说百佛名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

杂譬喻经

(一) 昔有比丘聪明智慧,时病危顿,弟子问曰:成应...

知因达果

梁武帝很相信志公禅师,而其他一般人也很相信他,不论...

苦不在外境,而在心有烦恼

修行本来就要有随遇而安的功力,在燠热酷暑的环境,要...

莲宗九祖蕅益大师画传

一、持咒祈子,大士授生 蕅益大师,名智旭,号西有,...

念佛贵在专

清代有一位圆融大师,字竺峰,俗姓姚,湖州清德人氏。...

【佛教词典】发思巴

(人名)或作八思巴,八思麻。华言圣童也。西藏新志中...

【佛教词典】大自在天

梵名 Mahe?vara,巴利名 Mahissara。音译作摩醯首罗、...

念佛人一天的修行

人的爱好、秉性、工作、家庭等千差万别,所立功课不应...

兔王舍身供养梵志

久远之前,释迦牟尼佛的前身行菩萨道,由于宿世余业的...

禅房的深夜静悄悄

泰国的昧明禅师近日颇受弟子们的非议和斜视值更的僧侣...

应该念阿弥陀佛还是观世音菩萨

问: 我学佛是因为观世音菩萨示现了一下。我现在应该念...

证严法师:做大地的园丁,环保地球

1、心理环保 刚才手语队表演一个呼吸的地球和大地的园...

初学佛女众几种不如法的表现

不少学佛的女众,是在现实遇到困难或感受到苦痛以后,...

【推荐】一念虔诚皈依的心启动了弥陀本愿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欢喜踊跃,...

纯素能更有效治疗糖尿病

科学家与研究人员在经过严谨的研究后,发现低脂纯素的...

时时修正我们的思想

如果土壤中没有种子,就不会有禾苗破土而出,也不会有...

骨肉原是一体,何苦把至亲变怨敌呢

私下刚决定堕胎---远方长老就来电话有个孩子向他求救!...

是否不能妄生度众生之心

问: 弟子冒昧请法师开示,在听法师讲的《佛说阿弥陀...

恨了邻居十年,我收获了什么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那是心作地狱,是心是地狱。有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