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你的心房清理了吗

心律法师  2011/03/3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电脑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清理垃圾,才能保证电脑运行速度;汽车行驶到一定里程必须要做保养,以免出现故障;人饿了要吃饭,可乐要喝水,生病了要治疗,才能保持身体机能的正常运转。

每年过年的时候,人们都会大扫除,把家里彻底清扫一下,以干净清新的姿态迎接新的一年。

当你在清扫、收拾的时候,看着归置出来的一些废旧物品,打包起来居然是一堆堆的,是不是惊讶自己在过去一年内,竟然累积了那么多的东西?你是不是有些后悔自己平时不花些时间整理,淘汰一些不再需要的东西,以至于积累成了这么大的负担?

这样,你会不会在下一年里记得,随时清扫,淘汰不必要的东西,不给自己留下负重的积累?

如果, 你又能引申到生活中,你就会想到,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在人生路上,人们在不断地累积东西,诸如名誉、地位、财富、亲情、人际关系、健康、知识等等,这些东西是你应该积累的;但还有一些东西,诸如烦恼、忧愁、挫折、沮丧、嫉妒、消极压力等等,这些东西,是应该早就丢弃得,却而未丢弃,长期积累,你的情绪、你的心态能好得起来吗?能不影响你的工作学习生活吗?

大家都喜欢房子清扫过后焕然一新的感觉,在除掉家中的尘埃与污垢,把一切整理就绪之后,不仅仅环境变了,人的心情也变了。

那么,你喜欢不喜欢把自己的心房也清扫干净后的感觉呢?你在每天的忙碌中,是否可以抽出一些时间清扫自己的心房呢?

在人生诸多关口,我们几乎随时随地都得做“清扫”,念书、就业、结婚、生子、换工作、退休……每一次转折,都迫使我们不得不“丢掉旧的你,接纳新的你”,把自己重新“扫”一遍。

不过,有时候某些因素也会阻碍我们放手进行扫除。譬如,太忙、太累;或者担心扫完之后,必须面对一个未知的开始,而你又不能确定哪些是你想要的。万一现在丢掉的将来又捡不回来,怎么办?

的确,心灵清扫是一种挣扎与奋斗的过程。不过,你可以告诉自己:每一次的清扫,并不表示这就是最后一次,而且,没有人规定你必须一次全部清扫干净。你可以每次扫一点,但你至少应当立刻丢弃那些会拖累你的东西。

生命里填塞的东西愈少,就愈能发挥潜能。

生命的进行就如同参加一次旅行。你可以列出清单,决定背包里该装些什么才能帮助你到达目的地,但是,记住,在每一次停泊时都要清理自己的口袋:什么该丢,什么该留,把更多的位置空出来,让自己活得更累松,更自在。

心律开示:时常清理自己的心房,多留出一些空间,好让宽容、善良等美德能时时入驻,你的人生就会快乐很多,幸福很多。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事与愿违时要好好检讨自己的心念

别埋怨自己命运坎坷,先检讨自己负面(黑暗)的心念。...

心如虚空,量周沙界

韩国代表佛宝的通度寺(因收藏佛陀穿过的袈裟),拥地...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原文】 观经云,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凡忆佛,念佛,...

念佛时要全佛是心,全心是佛

必须令其全心是佛,全佛是心,心佛无二,心佛一如。《...

行菩萨道要谨防五种心魔

人与人之间慧性平等。身外境界的好坏是由分别智来判断...

不修功德、多有罪过

不修功德、多有罪过,看见天、看见云彩也忧愁,听见其...

人言我好坏,不生喜怒心

别人讲我们不好,不用生气难过。说我们好也不用高兴,...

折伏现行的烦恼,化解心中千千结

所谓把佛号念好,折伏现行烦恼。不只是说你在风平浪静...

般舟三昧经

般舟三昧经卷上 问事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

【注音版】地藏菩萨本愿经

根据弘化社《地藏菩萨本愿经》流通本印本校对注音。...

大宝积经

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

【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制售淫书黄碟的报应

他专门精于绘制彩色的色-情画,凭着这一手技术就到省...

施污垢布 得最胜福

当时舍卫国有一个长者,妻子生一女儿,美秀无双。她刚...

舍利弗的眼珠

我们想靠自身修行得到正定聚是很难的。正定聚是十信位...

能做到这五件事,病人便能早日痊愈

往昔,佛陀行化于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日,世尊...

【佛教词典】魔乡

相对于净土而言,乃指六道轮回而污浊迷惑之娑婆世界。...

【佛教词典】五种寂静

【五种寂静】 p0263 显扬二十卷十八页云:寂静差别者:...

【净土圣贤录漫画】身患重疾无痛苦,端坐莲华往生去

往生圣贤传--朱氏...

【推荐】造寺供养舍利,非比丘正业

《僧祇律》记载这段迦叶尊者在佛陀圆寂之后,对比丘们...

执着金台来接引可往生否

问: 若有众生执着佛持金台莲花来接引,此众生可往生...

一个能让家人吃素的好办法

佛法是最讲孝道的,佛弟子最究竟的孝道,是度化父母能...

【推荐】修行楞严,成就解脱

念《楞严经》,持《楞严咒》功德很大,能消除业障,增...

国师与皇帝

清朝顺治皇帝有一天特召迎玉琳国师入宫,请示佛法,顺...

大安法师:如何依止善知识修学佛法

问: 我们常常听到依止一位善知识修学佛法,应该是百...

印顺大和尚:师父圆寂日正是12年前带我出家时

师父,我来了昨日21时,印顺来到弘法寺后山本焕长老化...

修行的第一件事就是改造我们的业力

在祖师大德的判教当中,把我们整个大乘的成佛之道分成...

如亲四怨的冤家

什么叫做如亲四怨呢?大概意思就是说看上去好像亲人一...

皈依与出家有什么区别

凤凰网: 谢谢宗舜法师刚才对佛教给我们的解释。社会...

谁主宰吉凶

一位修行僧来到施主家,见对方正用杨枝漱口,并把牛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