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行菩萨道要谨防五种心魔

证严法师  2017/12/2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行菩萨道要谨防五种心魔

人与人之间慧性平等。身外境界的好坏是由“分别智”来判断,若能融会“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的观念,则是平等慧,智与慧结合起来才是真正的大慈悲。慈悲之行,须以智慧来推动,才能精确无偏。

除了慈悲、大爱,更需要有信心,不可以有疑惑。人若有疑虑,则心志不坚,会时常犹豫:“做利益众生的事,是不是在人群中攀缘?是否只修福没有修慧?是不是能够解脱六道轮回呢?”既然本着大爱投入人群,若还有这些疑虑,心就无法坚定,而且在人群之中难免烦杂,就会想找一处清净的地方,久而久之即慢慢脱离人群。一旦脱离人群,想要发挥这份大爱,就没有机会了。菩萨必须在人群之中行六度万行,若不在人群之中,如何引导众生发菩提心?又如何救拔众生苦难,给与众生快乐?

菩萨安住于发心道处。我们学佛就要一心一志,不要起疑惑,一有疑惑烦恼,绝对无法精进;对人起疑心,对道起疑心,做人就不会成功。总而言之,我们必定要有信心,才能够精进于菩萨道上,才能够完成正确的大爱。

我们既然有了这份爱,就不能够有“我慢”。慢心会使众生远离我们,而我们也无法投入人群,傲慢是大爱之敌;若有傲慢的形态,就无法亲近众生,发挥度化众生的功能。

所以,发愿行菩萨道,要谨防五种心魔——贪、嗔、痴、慢、疑,这是立志、立愿、立行的大敌。心魔起时,众道减损,所谓“魔起道不存、道起魔消灭”,若想成道,就要先灭除这五种心魔,使它无法与道并存。学佛不离生活,生活不离学佛,在日常生活中,要力行菩萨道,不可灭失了道心,不要生起这五种心魔。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证严法师文章列表

【推荐】理直要气和,得理要饶人

人性本善,每个人与生俱来都有善良本性,但是在尘世中...

当心碰到外尘时,才是真正修行的开始

当你发现一切事物都是不完美时你会想要出离,心会变得...

一切不离自性,自己的心就是真佛

禅堂里是讲心地法门,没有什么好讲的,扯来扯去是消磨...

心态重于环境

每天上午的同样时间,一位富翁都会乘车经过一个公园。...

礼拜自己心灵的庄严

在五台山曾经认识一位日本来的大学生游客,他告诉我他...

心中有事世间小,心中无事一床宽

人是很不明理的,常常为了一点芝麻小事,而背负了很长...

圣严法师《帮忙保平安》

有次我去拜访一位相当有钱的居士,他家门口有保镳站岗...

修行人不与俗人混

佛在法句经里面说,不与俗人混,不与僧相杂。出家无欲...

【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经

楞严经卷第一 楞严经卷第二 楞严经卷第三 楞严经卷第...

佛说施灯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舍...

佛说佛名经

佛说佛名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婆提城祇树给...

佛说月光菩萨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与大苾刍众,而...

证严法师:信仰虽异爱心皆同

不同宗教信仰的人在一起时,难免有彼此知见的差异。佛...

不怕错,只怕不改过

佛说:「有二健儿:一者自不作罪;二者做已能悔。」意...

证严法师《心灵十境》

一、欢喜地 学佛,一定要经过「菩萨十地」这十个阶段...

证严法师:珍惜食物,挽救未来

全球各地频传粮荒,然而富裕地区的人们似乎毫无所觉,...

【佛教词典】金刚丑女

(人名)佛在世时,波斯匿王夫人摩利生一女,安波阇罗...

【佛教词典】义类

(一)梵语 artha-gati。事物之意趣、意义、种类。[俱舍...

圣严法师《心无挂碍》

菩萨因为已到无所求无所得的程度,那是依靠般若波罗蜜...

汪汪叫的禅悦日子

有一个青年刚刚结婚,小夫妻新婚燕尔,浓情蜜意,日子...

我为不信佛的父亲助念

父亲生前不信佛,临终非常苦,在医院里接受种种治疗后...

知错能改的村长

有句话说「心净则土净」。一念心平静,就是心灵的清净...

三年苦功抵不住亲情一句,实为可悲啊

正在机场候机室里看书时,一位白发斑斑的长者,坐到隔...

跟人结怨痛苦过日,不如原谅包容过日

在日常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古人常说:...

这些词语竟然都源于佛经,你都知道哪些

赵朴初先生说:我们日常流行的许多用语,如世界,如实...

你的心房清理了吗

电脑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清理垃圾,才能保证电脑运行...

【推荐】为什么我们平时要念佛

有的人一听到别人跟他说 阿弥陀佛,他就说:不好意思啦...

烧一万个元宝,就可以免除灾难吗

问: 有个自称天人的人,说我孩子过去世是个猎人,将来...

念佛人该如何办丧事

接手书知汝母已于初二日念佛往生,不胜伤叹。虽然,汝...

素食之妙

当今素食话题越来越热门。或为健康,或为环保,或为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