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学佛人的十八项过失

2012/08/2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一) 为了成就世间法而息隐住山,乃学佛人之过失。

(二) 身为领众而只作自利之事,乃学佛人之过失。

(三) 佛学虽博而不怯罪行,乃学佛人之过失。

(四) 口诀虽丰富但身心却流于凡俗,乃学佛人之过失。

(五) 持戒虽然谨严,心中贪念却极大,乃学佛人之过失。

(六) 觉受和证悟虽好,却不能调伏自己的身心,乃学佛人之过失。

(七) 已入法门,但于入世之爱憎不能断舍,乃学佛人之过失。

(八) 身虽出世行于佛道而勤事稼穡,困于农务,乃学佛人之过失。

(九) 虽解义理而不修持,乃学佛人之过失。

(十) 虽已立誓修持而不能贯彻始终,乃学佛人之过失。

(十一) 职务虽在法中,而法行却不能成长,乃学佛人之过失。

(十二) 食物虽然自然而来,心还是放不下要去东谋西找,乃学佛人之过失。

(十三) 由善业(定慧)所获之威力,用来医疾延命 ,乃学佛人之过失。

(十四) 为了财物而教人口诀,乃学佛人之过失。

(十五) 以机心来自赞毁他,乃学佛人之过失。

(十六) 能传授口诀给别人,自己的身心却不能与法相应,乃学佛人之过失。

(十七) 自己不能独自安住,又不知随顺处众之道,乃学佛人之过失。

(十八) 于乐不能容受,于苦不能忍耐,乃学佛人之过失。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明影法师的的学修经历

我学佛20多年了,从1993年的下半年开始,基本上是全身...

修行最重要是明心见性了解真妄

古德说:不识本心,修法无益。我们的法门有很多选择,...

每日积阴德的方法

怎样积阴德?人生要得幸福善报,就一定要积德行善;善...

圣严法师《永不疲倦》

不寐夜长,疲倦道长,愚生死长,莫知正法。(大智度论...

怎样才能留住你的护法神

依《阿含经》表示,每个人一出生时,就有鬼神随侍左右...

出世与入世

无相禅师行脚时,口渴寻水,这时看到一个青年在池塘里...

莲池大师的自规自警

提起莲池大师,大概在佛门弟子中没有几个不知道他的鼎...

了幻法师《超越情爱好修行》

自笔者的《佛法与婚姻》一书2005年流通以来,收到不少...

【注音版】慈悲药师宝忏

慈悲药师宝忏...

【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

(印光大师校印版本)...

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与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

修行犹如洗厕所

每次佛学讲座或法会完后,待信众们差不多全部离开了,...

心中觉悟心自安

一、慈悲为本,为善心安 慈悲是佛道之根本,慈爱众生...

【推荐】本焕老和尚最后的开示与4个心愿

2012年4月3日是本焕长老圆寂的第二天,本焕长老的衣钵...

人之所以活的累就是因为想的太多

一位搞研究的学者问:整天在紧张忙碌地工作,研究做课...

【佛教词典】界得

【界得】 p0864   如生支差别中说。 二解 瑜伽八十...

【佛教词典】四归法

指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归依戒。由此四归法而生佛...

五点计数念佛法的实际操作

有一个老和尚说,他讲一个譬喻很好,他说,出声念就是...

圣严法师《出家人的孝道与责任》

许多父母认为子女出家,比往生还令人难以接受。他们宁...

真正修道人,不被物欲所牵

真正修道人不一定要在这个田地、资身用具上去预作策划...

菩萨成就国土,要有两种准备

这一科是与之授记。舍利弗尊者在方便品明白了权实不二...

信仰的虔诚与否与贫富无关

( 导语: 不论世俗之中还是在佛门里,人们通常都会看...

罗睺罗的眼泪

佛陀说:「当知瞋心,甚于猛火。」人时常因为瞋怒而乱...

水喻成功人生的三种境界

一位年轻的商人被搭档出卖,人财两空,痛不欲生,决定...

鸠摩罗什大师--七佛译经师,凡情难测度

大师从弘始三年入关到弘始十一年圆寂只有短短八年的时...

如何让自己一心不乱,增强记忆力

问: 一、在修行的过程中如何让自己一心不乱?二、怎...

一亿村的故事

以前有个名为一亿村的地方,拥有一亿元财富的人,才有...

人人都可以轻松背楞严咒

许多人都知道持颂楞严咒是很殊胜的,但往往一提起楞严...

如何看待破戒僧和皈依僧

问: 对于破戒僧只能做到表面恭敬,做不到由衷地恭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