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猎人与老和尚

证严法师  2011/07/0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戒”就是规矩,要预防非份的念头,不该有的观念不要产生,不该有的行为、不该说的话、不该做的事、心中不该留的念头,这些都要去除,才不会产生错误,伤害我们的心身。所以“戒”可以提醒、保护我们。

有的人却认为:何必要守戒?只要对自己有利,为了生活,有很多时候是没办法守戒的。所以,听了再多的法也依然故我,不肯奉行戒法。

从前在一个小山村里,有一位和尚常常苦口婆心地在山村的树下讲经,村里的人忙的只顾去忙,而有空闲的人,一定会去树下听和尚讲经。其中,有一位年轻人也常坐在树下听老和尚说法。他听来听去,觉得老和尚说的莫非都是教人什么事不能做,什么事应该要去做,所以,并不很用心听。

有一天,老和尚又说:“身、口、意三业要依戒而行,守好本份。有五种重要的戒律一定要守,这五种戒就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饮酒、不妄语”。这位年轻人听了,认为:“这怎么可能?要我不去打猎,那就无法生活了。而且我打猎,别人也没说我不对啊!要我守不杀戒是不可能的。”因此,他听了一半就走了。隔天早上他依然故我,背著一只枪上山去打猎了。

但是,直到近黄昏时,他都没有遇到一只山兔或山鼠,他很失望,心想:“为什么今天没有遇见猎物呢?”当他极度失望时,太阳也将近下山了。突然他听到草堆里有动静,仔细一看,原来在大树下的草丛里有一只鹿!

他看到那只鹿的角很漂亮,而且鹿很肥,鹿毛又有光泽。他很高兴,因从来没有看过这么漂亮的鹿,他赶紧摆好架势,对准鹿头要开枪。但是,那只鹿也眼睁睁地看著猎人,四眼相对,猎枪对准著鹿…,猎人和鹿对视很久却一直没有开枪。因为打猎的人有一个规矩:不能打已死的动物。

猎人注意看著鹿,但它却一动也不动,他想:“这只鹿是不是死了?为何连眼睛都不眨一下?”所以他就走过去看看,但是鹿还是丝毫没动。他很疑惑,再走近用脚踢那只鹿,鹿被踢了一下,立刻拔腿就跑,躲到草堆里,又跑到树后面去了。猎人也赶快追呀!追到树旁边时,突然看到老和尚坐在树下。

猎人看到老和尚就把枪放下,坐在老和尚旁边问说:“天色已暗,老和尚您为什么还坐在这里?”老和尚说:“我想死在这里。”猎人惊讶地问:“您好端端地,为什么想要死?”老和尚语意深长地说:“我讲经是希望大家能去恶从善,能够戒杀,守好规矩和本份。像你,听经这么久了,我说的话,你却不听,那我说了也没用。我说的话既然不能让人受用,那出家有什么用?既然不能达成教育的任务,那做人还有什么用呢?到不如死了算了。”

这位猎人听了既惭愧又感动,双手捂住脸,眼泪不断从手缝中流下来。他哭著说:“老和尚,我一直不知道您这么用心良苦,我不知道您这么关心我们,实在很对不起您。”

他哭得很大声,很激动,拿起枪往树干用力地打,因此树皮被打落,枪也被打断了。他双手紧握住已毁的枪,甚至用手打树,打得手都流血了,然后放下枪杆,跪在老和尚面前说:“我以前错误的人生就像这支枪一样完全断了,从今天起,我要用心血改掉我过去的错误,请老和尚收我为徒弟。从此我要好守规矩和戒律。”

老和尚很高兴,牵起他说:“做人要守本份、守规戒,才不会造成人生的错误;知过必改就是好人。”于是两人就下山了。猎人果真跟著老和尚出家了,后来成为一位很成功的戒师,严守戒律,讲经时绝不离戒法。因为他认为“戒”才是真正修行人的方针,也是人类普遍需要接受的教育。

戒就是规矩,戒就是教法,所以,学佛若不能好好守持规矩,守好本份,那就谈不上修行了。而戒要用在日常生活中,“戒”是时时刻刻、分分秒秒不能离开的心念。大家要时时用心,心不离戒,戒不离生活。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证严法师文章列表

如果不犯这个戒,财宝则永远没有短缺

【复次。善男子。若菩萨摩诃萨。能尽形寿离不与取。即...

这些在家居士团体,易养成我慢之心

优婆塞与优婆夷是佛门四众弟子,译为近事男与近事女,...

关于吃素的两个认知

慈悲心的直接的表达就是不杀生,我们住在沿海地区的众...

布施满百年,不如一日一夜持戒功德

《经》云:有善男女,布施满四天下众生四事供养,尽于...

杨梓茗居士《肉食之害》

很久以来,我们都以为要吃肉才能得到营养,动物都是生...

五戒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五戒是一切种类戒的基础。一个人能够受三皈五戒,就可...

受戒后在心中会产生什么效果

我们受了戒以后,内心当中一个最大的差别,就是我们内...

持戒近善、转短命为长寿之法

僧不二将投师受戒。菩萨曰:惜哉惜哉!堂堂相貌,表表...

佛说十善业道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

教观纲宗

教观纲宗 (原名一代时教权实纲要图。长幅难看。今添四...

梵网经菩萨戒本

【依东林寺版本】 (举香赞) 炉香乍热。法界蒙熏。诸...

【注音版】佛说雨宝陀罗尼经

佛说雨宝陀罗尼经...

说话的艺术

舍卫城内的大长者家,近来喜气洋洋,好事连连:长者的...

除粪人尼提

在佛陀住世的那个时代,舍卫大城中有一位贱民,名叫尼...

强盗弟子

一天晚上,七里禅师正诵经时,一个强盗破门而入,手持...

潜伏在你身边的「菩萨」们

宋朝太平兴国年间,有一位法名辨聪的僧人,游方到五台...

【佛教词典】梵天界

指色界之初禅天。略称梵界。系堵塞诸烦恼海之本源者,...

【佛教词典】不贵尚

【不贵尚】 p0320 瑜伽八十四卷二十页云:不贵尚者:令...

不要和诱惑较劲

一天,大鱼问小鱼们:在一个钓钩上挂着一条又肥又嫩、...

参禅的人要把种种妄想分别都放下

禅宗一法,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绕圈子,不走弯路。...

唐代高僧怀感大师

在佛教的教法中,净土法门是貌似简单、容易,几乎没什...

业障深重要念什么佛

问: 业障深的人应该念什么佛? 宽见法师答: 不管念...

如何把握我们的命运

一、什么是命运 有人说:心决定性叫心性,性决定命叫性...

好机会在哪里呢

某国王有甲、乙二位大臣,甲大臣为国王所喜,乙大臣却...

人生就是一场戏

电视的荧光幕什么都没有,电视一开,什么都有;电影的...

少说与多说

少说抱怨的话,多说宽容的话,抱怨带来记恨,宽容乃是...

布施获福无量

目犍连尊者的弟弟是城中的大富长者,他的金银财宝、仆...

世间三种最胜香

过去,佛陀居住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天,阿难...

圣严法师《不怕念起,只怕觉迟》

问:不怕念起,只怕觉迟。这句话似乎用在禅修居多,只...

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

首先四念处是非常重要的,四念处,就是四种,念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