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一念仁善顿改贫夭

2011/07/1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裴度是唐朝人,年轻时,一贫如洗,在乡下的私塾中以教书糊口维生。他的学问虽然渊博,无奈时运不济,屡试不中。

有一天,他走到街上,经过一座寺院,看见一行禅师正在替人相面。他等大家都走了以后,才去请教自己的面相。一行禅师熟视良久,说:“你天生贱相,今生不但没有希望考取功名,而且眼光外浮,纵纹入口,是一种乞食街头、饥饿而死的相!我看你甭考了!”

裴度听了,心里非常伤心,整天垂头丧气,连教书都无精打采。

数天后,裴度到香山寺去漫步,看见寺里有一位妇人跪在佛前,喃喃祈祷,祷告完毕,匆匆离去。裴度看见案桌上有一个包袱,解开一看,是非常贵重的物品,一个翠玉带和二个犀带。他想:这一定是刚才那一位妇女所有,于是坐着等待失主。

到了下午四点钟,那位妇女满头大汗,气喘吁吁,匆匆地进门,扫视案桌一遍,不禁哇然大哭。

裴度上前问她,妇人哭着说:“家父病重,家产当尽,昨日我请到名医,略有起色,所以今天早晨,我赶去亲戚家,借到一条玉带,准备典押借款,做医药费。我行经此寺,顺便入寺祈祷,不料心急匆忙,忘记携走玉带,等我到了典当,才发现遗失玉带。我没有钱,家父一定无法活命,尚有家母和弟妹待养,我不知道怎么办才好!”说完,又大哭起来。

裴度奉还原物,妇人拜谢而去。

裴度回家途中,又遇到一行禅师。才走离数步,一行禅师呼唤裴度转身,对他说:“你必定做了一件很大的阴德,我看你的容貌,蛇入口变为玉带纹,不但不会饿死,而且将来有无量的福报,可能会出将入相!”

裴度怕一行禅师讽刺,回答:“爱说笑!大师说话怎么前后矛盾呢?”

一行禅师回答:“七尺长的身体不如一尺长的脸,一尺长的脸不如三寸长的鼻子,三寸长的鼻子不如一点心!”

裴度笑着说:“人心怎么相呢?”

一行禅师回答:“要知天上意,须在云中取;要知心内事,须辨眼中神。你积了阴德,目光不浮,紫气贯睛,口角纹长过陂池这部位,而且胡子均匀变美。做了阴德,脸上的相便会有所改变,你必定享受极贵的福禄无疑!”

于是,裴度就把刚才在香山寺,拾还玉带的事告诉一行禅师,禅师也嘉许他的善行。

那一年,裴度便考取进士,由于官运亨通,过了十多年,他升任“博办大学士”(相当于今天的副行政院长),不久,又升为首相。他升任首相的经过非常曲折:裴度起初奉朝廷的命令,出使蔡州,向诸军宣达政令,回到朝廷后,裴度向朝廷呈奏攻取叛贼的书状。

王承宗和李师道等叛贼计谋阻扰蔡州的援军,因此暗中潜伏京师,刺死掌握大权的重臣,而且杀害了宰相武元衡。他们三度用剑袭击裴度,第一剑,砍断了鞋带;第二剑刺中裴度的背部,却只划破了他的内衣;第三剑轻微刺伤裴度的头部,恰巧他戴了毡帽,所以剑伤不深。正当叛贼追杀裴度时,裴度的随从王义,抓住叛贼而呼叫,叛贼回身用刀砍断王义的手,裴度才能逃脱。由于裴度逃走过于仓促,不小心掉落沟壑中。叛贼以为裴度已经死了,所以才舍离而去。

皇上说:“裴度能够脱险,全是天意(其实是他的福报)!”于是命令裴度为“淮西招讨使”,而平定了淮西的内乱,并且封他为“晋国公”,经常奉命出使边地诸国。四夷的君长,一定会询问裴度的年龄相貌,由此可见中国和夷族对他是多么敬畏和佩服!

裴度事奉四位皇帝,始终表现了很好的品德。他有五个儿子,也都被朝廷赐封爵位。

评:裴度在香山寺拾获贵重的玉带,看见遗失玉带的妇女来了,才把玉带奉还她。那位妇女感动得流出眼泪,拜谢他,裴度笑着说:“你还是尽快回去救令尊吧!”后来精通面相和命理的人告诉他:“阁下积了阴德,前程万里,不是我所能预知的!”

裴度遇到叛贼,三度被砍杀而没死,这岂不是韩愈所说的:“盗贼砍不死,是神在扶持吗?”其实,这正是裴度良好的品德所造成的。

为什么裴度还玉带这件事能使他转短命为长寿,变贫穷为富贵,而且得到这么大的福报呢?

因为君子和小人的差别就在一个贪念。裴度的心比较清净,不但对他人所遗失的贵重物品无动于衷,即使生死的问题,他也能置之度外。他心量宽广,所以福德也广大。如果他真的以归还别人的遗物,心中一直庆幸自己拥有很好的德行,甚至向人大肆吹擂,那么他所得到的福报也就微少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十善业道之不偷盗

《地藏经》云:「若遇盗窃者,说贫穷苦楚报。」 世间上...

勿恃富豪而欺穷困

勿恃富豪而欺穷困, 你不要恃仗自己是富豪,而欺负那些...

「勤劳」出穷人

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而现在我们很多人整个的行为变...

改名是否就能改命

问: 在网上看见改名改命的宣传,如若改名等易经方法...

贫穷困苦种种逼迫,你该怎么办

【复次。若未来世诸众生等。虽不为求禅定。智慧出要之...

勿以贫贱而轻视小的施舍

释迦牟尼在印度北部游历传教,一日于林中树下静坐,头...

前世吝啬今世贫穷

在舍卫国里有一个贫穷的老人,年龄已经一百岁了。他拄...

改变命运的方法

大家都想改变命运,不想改变命运的人恐怕很少,因为人...

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

百喻经

百喻经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译...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夫满教难思,窥一尘而顿现;圆宗叵测,覩纤毫以齐彰。...

在家菩萨戒本

在家菩萨戒本(六重二十八轻读诵仪轨) 香赞 炉香乍热...

感动打猎者的狼

一辈子靠打猎为生的祖父突然决定封枪,再不打猎,原因...

为富不仁待人刻薄者的悲惨果报

笔者有一位家住南部的教授朋友(姑隐其名)有一次告诉...

世间的四种修行人

一日,佛陀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为比丘们开示法要...

天地广阔,不要画地自限

天地广阔,人不能只想着自己占有一席之地而自寻烦恼。...

【佛教词典】于染净无倒

【于染净无倒】 p0748   辩中边论下卷九页云:于染净...

【佛教词典】禁足

指九旬安居期间,严禁安居之众僧出于道场之外,此乃释...

念佛决定往生的依据

念佛之人,若是一心念佛,不念世间家业儿女,决定可以...

星云大师:如何做人处事

做人处事是人生的一门大学问,有的人活到七、八十岁,...

执著于苦的「有」,而看不到苦的「无」

佛教不是宿命论,它告诉人们人生是苦,是困难,是要人...

堕过4次胎,该如何忏悔

问: 曾经堕过4次胎,听说很损福报,现在身体特别不好...

五欲不能给人真正的快乐

五欲就是前面讲的财、色、名、食、睡,或者是色、声、...

怎样对待别人的过失

凡夫之人,那能无过。除非入正定聚的圣人,就不会有过...

培养第二念的反击力量

我们的修行,第一件事是什么,诸位知道吗?就是创造一...

佛陀出世必做的五件事

云何为五? 一者当转法 轮, 二者当度父母, 三者无信...

梦参法师:不要评论僧过

这些大德们,大和尚们,他个人如何,你不要管。特别是...

家人在家吃素,出门吃荤……

问: 南无阿弥陀佛,至诚顶礼宏海法师!家人十多年来,...

经行有六点好处

经行和静坐是禅修过程中最基本的主要形式,这在经律论...

四种真正的无上享受

每个人都希望能舒服地享受精神或物质上所得到的种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