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世间的四种修行人

2015/11/3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世间的四种修行人

一日,佛陀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为比丘们开示法要:“比丘们!你们应当知道,世间上有四种鸟。有的鸟,声音美妙,形体丑陋;有的鸟,外形出色,声音难听;有的鸟,声音刺耳,形体也丑陋;有的鸟,形体好看,声音也悦耳。”

“什么样的鸟音声美妙,但是外形却很丑陋呢?如同拘翅罗鸟,这种鸟声音美妙,外形却丑陋;什么样的鸟外表出色,音声却不堪入耳呢?如同鸷鸟,这样的鸟外形出色,音声却不堪入耳;什么样的鸟不但音声刺耳,连外形也丑恶难看呢?如同兔枭,这样的鸟不但音声刺耳,连外形也丑恶难看;什么样的鸟不仅音声宛转动听,而且有着庄严的外表呢?如同孔雀,这样的鸟不仅音声宛转动听,而且有着庄严的外表。比丘们!世间上有这四种鸟,你们应当知道。”

“这世间上也有四种修行人跟鸟一样,你们应当知道。是哪四种呢?或有比丘相貌端正,来往出入、着衣持钵、举手投足之间,都能具足威仪,然而,却无法诵读佛法,对于初善、中善、竟善之理,不仅不能理解、依之实行,也没有勤于讽诵研读,这类修行人形好而声不好。”

“什么样的修行人声好而形丑呢?或有比丘出入往来、行住坐卧、着衣持钵时,虽不具备威仪,却擅于演说佛法;他们精进于持戒,能温习所听闻的法,并且多所闻知各种法义,能够通达初善、中善、竟善的义理,具足修持清净梵行,同时善于受持、讽诵诸法,此种修行人,声好而形丑。”

“哪一种修行人声丑,形也丑呢?有一种比丘,违犯禁戒、不思精进、不多闻佛法,即便闻法也很快忘失;虽然知道应该具足清净梵行,却不肯依法修行,这种修行人声丑,形也丑。”

“哪一种修行人声好,形也好呢?或有比丘威仪端正,出入往来、着衣持钵之时,不会左顾右盼;他们精进修行善法、具足戒行,对于微小的过错尚且心怀恐惧,更何况是大过失呢?同时广学多闻、忆持不忘,对于经典所说的初善、中善、竟善,诸所有法,能依之修行,也勤于讽诵研读,这类修行人声好、形亦好。”

“诸位比丘!你们应当知道这世间有此四种修行人。所以,比丘们!应当向声好、形也好的修行人学习,以他们为榜样,要如此去用功!”当时,比丘们听闻佛陀开示之后,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典故摘自:《增壹阿含经·卷十七(四谛品第二十五)》

省思:

昔日,马胜比丘以其端正的威仪,启发了舍利弗的善根,间接地度化了目犍连。可知佛法中“三千威仪,八万细行”的行门,不仅是修行的落实,更是无言的教化。“像佛形仪,具佛戒律,得佛受用。”这是说修行人当以佛的威仪为榜样,当以持守佛制的戒律为要务,当以体证佛的心法为受用。以“佛心为己心、佛言为己言、佛行为己行”,端正三业,严净身心,进一步发愿,将佛法的慈悲与智慧广传于世,引领有情众生一同走向离苦得乐的清净、解脱大道。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十不求行」帮助我们修养身心

《宝王三昧论》的十不求行能够很好的帮助我们修养身心...

出家与在家的比较

下边就是在家出家的问题了。这个我们也要讲一下,因为...

圣严法师《随相而离相》

船过水无痕、鸟飞不留影;成败得失都不会引起心情的波...

人身不用来修行,实在可惜

世间人迷惑了,就很苦。比如从健康来看。你想要健康,...

修行如弹琴

参禅的目的就是要开悟,但开悟有什么好处呢?佛教认为...

昌臻法师《正助双修与理事双修》

这一期念佛七明天就圆满了。为了便于大家讨论,今天提...

正信去邪知,亦保永世安康

过去,佛陀曾生为马王,名叫驱耶,常在海边渡引漂流之...

虚云老和尚的修行经验与学经的主张

修行首重见地。确立圆满的见地,是修行的第一步。这第...

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

【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弘化社32分本)...

【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佛说盂兰盆经...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

培养修行习惯的重要性

《释门自镜录》里记载,有一位叫法衡的比丘,他也是好...

把位置放低

有一个青年人,他对生活的不满和内心的不平衡一直在折...

给人感动也是一种布施

有一个妇人,年轻时就欢喜打牌,几乎到了一天不打牌,...

职场中难免伴随着心酸和泪水

阿兰一直觉得自己很幸运。大学的专业是自己喜欢的设计...

【佛教词典】非有非空

唯识论所说之中道。一切诸法有偏计所执性(凡夫迷于所...

【佛教词典】身处

谓如身根。应说其相。...

【推荐】人为什么会发脾气,原因在哪里?

我们没有一个人愿意发脾气,但是我们还是发脾气,控制...

净界法师:宁可在山中睡觉,也不要在都市办道

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个小国家,这个小国家有一个猎人,他...

求生净土的心念是否也属贪念

问: 求生净土的心念是否也属贪念,请法师慈悲开示。 ...

净界法师:十念必生愿

我们看第十八愿的:十念必生。前面的消除灾障、增长福...

念佛人不要反被聪明所误

公据何人问大苏,大苏就是指苏东坡苏轼,唐宋八大家之...

圣严法师的三个安心法

如何才能心安平安呢?圣严法师表示,现在社会普遍有种...

极乐净土,人人不再设防的世界

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之第三十九愿:受乐同于漏尽愿 第三...

圣严法师《与蚊子和平共存》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经验;你正要睡著的时候,一只...

尊重,从记住名字开始

面对一大堆人名,人们最关系、最感兴趣的,仍然是他自...

圣严法师:没有一个不变的「我」

在我们的生命过程中,心中诸多的烦恼现象,总是围绕著...

【推荐】佛教是不孝顺父母的吗

佛教是不孝顺父母的吗?的确,我国有些人士喜欢如此地...

现世因果报应故事十则

莫轻小恶以为无罪 不吃小亏终吃大亏 夏家嫂子买东西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