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佛陀十大弟子中阿那律尊者来由

2011/11/2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佛陀十大弟子中阿那律尊者来由

阿那律:又译为阿那律,阿那律陀,阿泥卢豆,阿楼駄,阿泥噜多、阿泥律陀。意译为无灭、如意、无障、无贪、随顺义人、不争有无、无灭如意、如意无贪。迦毗罗卫城之释氏,佛之从弟。为佛陀十大弟子之一,有“天眼第一”之称。

(一)五王子出家

阿那律是甘露饭王的次子,又译为阿少兔楼陀。汉译无贫、如意。以过去世,曾以稗饭施辟支佛,九十一劫人天之中受如意乐,故名。是摩诃男的亲弟,佛陀的堂弟。佛成道六年后,回到他的故乡迦毗罗维城说法教化。看到亲弟弟难陀沉溺于孙陀罗的姿色之中,如果由他继承王位,国一定很快就要灭亡。儿子罗侯罗又是一个孩子,也不能担负起治国的重任。唯有度他二人出家,将王位继承权让给有作为的人,国家才能得救。于是就度难陀和罗侯罗出家。他二人出家后,阿难、提婆达多、婆娑、跋提、阿那律五位王子也跟佛陀出家。

(二)倔强的性格

佛陀对释种出家的人,要求特别严格。一次佛说法,阿那律打起瞌睡,佛陀批评他说:“咄咄汝好睡,螺蛳蚌蛤类,一睡一千年,不闻佛名字”。阿那律听到佛的批评,跪下来求忏悔说:“从今后,尽形寿,不再睡眠。”没有多久,阿那律因不睡眠,患了眼病。佛知道后,关心地劝慰他说:修行不食固然不行,太过了也是不行。一切众生都要有食物才能生存,耳以声为食,鼻以香为食,舌以味为食,眼以睡眠为食。修道也是这样,涅槃以不放逸为食,无为境界以禅悦法喜为食。你应睡眠,保护眼睛。并请名医耆婆为他医疗。阿那律倔强地回答说:我发了誓,尽形寿,不再睡眠,依然不肯睡眠,不久,他的眼睛终于瞎了。在僧团内规定:比丘乞食回来,要将一份留给病比丘食用,衣服破了、脏了同住的比丘要予以补洗。后来阿那律的三衣破得实在不能再穿了,要求阿难为他缝制一套新的三衣。佛陀知道此事,亲自为阿那律制衣,而且剪裁和缝制的水平很高,深为舍利弗、目犍连、阿难等人所敬佩。从这一事件中,可以看出佛在僧团中,从不高人一等,与弟子的关系是慈爱和平等相处。

(三)天眼第一

佛为阿那律缝衣以后,对他双目失明,十分怜愍,教他修习金刚照明三昧。不久,获证天眼通。不论远近内外,肉眼看不到的地方,证天眼通的阿那律,一目了然。佛说弥陀净土,有的人不相信,请阿那律以天眼通观察一下,果然不虚,使那些怀疑的人生起虔诚的信心。

一次阿那律十分得意对舍利弗说:我的清净天眼,可以看见三千大千世界,我身体可以在广阔的天空中,自由地飞翔;我的不动正念,离染去执。舍利弗批评说:你说你的天眼可以看见三千大千世界,这是我慢心;你的身体可以在天空中飞翔,这是掉举心;你的心离染去执,这是狂妄心,有这三心的人,不能离烦恼得解脱。对舍利弗的批评,阿那律是虚心接受,从此再也不在别人面前说自己证得的境界。

(四)修学八大人觉

阿那律问佛如何修菩萨行,佛为说八大人觉法,令其修学。一、以无常观、苦空观、无我观、不净观来观察宇宙和人生一切事物。二、贪欲是众苦的根源,要断除贪欲才能解脱自在。三、断除无厌足心,安贫乐道,追求智慧。四、不间断地修福学慧,克服一切困难,战胜一切魔障,坚持到底,取得最后的胜利。五、学习一切知识,破除愚昧,并以自己学的知识贡献社会。六、对贫穷和愚昧的人,要给予物质上帮助,精神上安慰,不要嫌弃他们。七、不染世乐,过著清净安乐生活,不做五欲的俘虏。八、发愿普度一切众生,不做自了汉,将自己的一切悲愿救度众生。阿那律听了八大人觉法后,经常在定中思维,体证了宇宙人生的真理,找到了觉悟(成佛)的途径。

佛陀逝世的前夕,问诸弟子:我说的四谛、十二因缘,是我证悟的真理。它是世间的明灯,苦海的慈航,入道的法门,证果的要道。谁对此有什么疑问,赶快提出,当为解说。阿那律合掌恭敬地对佛说:我们都坚信四谛、十二因缘法是宇宙人生真理。在世界上日可令冷,月可令热,雪山可以变成大海,大地可以变成废墟。佛说四谛、十二因缘法,不可令异。阿那律的话安慰了佛一生说法的苦心,微笑地入灭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生老病死与成住坏空,促长了众生的出离心

长养六心,守道始终。 学佛求道者,六心当具。这六心指...

高僧得观音菩萨劝导,精勤修行净土法门

慧日法师,俗姓辛,东莱人(今山东掖县)。唐中宗时(...

弥勒菩萨应身——傅大士的故事

傅大士,齐明帝时东阳郡人。父名宣慈,母王氏,世业为...

悟公上人《大智禅寺开示》

【二○○五年十月十八日至十九日(圆寂前一个多月,当...

香积厨中出高僧

禅宗历代祖师都主张日常生活中行住坐卧皆是修行,而并...

禅宗五家七宗——临济宗

临济宗是继沩仰宗之后而成立的一个宗派,由于此宗的开...

圆瑛大师与他的四大高徒

近现代,中国汉传佛教有五大高僧之说。他们是虚云、圆...

僧济法师的往生故事

东晋慧远大师在东林寺率缁白二众一百二十三人结白莲社...

【注音版】金光明最胜王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

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

百喻经

百喻经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译...

【注音版】大悲咒修持仪轨

大悲咒修持仪轨...

跨越心灵的栅栏

有这样一则故事:有一位从战俘营逃出来的人,战后去拜...

香积厨中出高僧

禅宗历代祖师都主张日常生活中行住坐卧皆是修行,而并...

蚂蚁的哲学

光滑的墙壁上,一只蚂蚁在艰难地往上爬。爬到一大半。...

元代高僧中峰明本禅师

各位吉祥,阿弥陀佛。 我们中国的佛教行门就是修持的方...

【佛教词典】金刚铃菩萨

为密教金刚界三十七尊之一,四摄菩萨之一。位居金刚界...

【佛教词典】句偈

(术语)文句,偈颂也。止观七下曰:一一句偈,如闻而...

【推荐】最大的成功莫过于豁达的胸怀

楼下有个杂货店,开店的是位老人,面容慈祥,性情开朗...

善导大师--临睡观念佛法

净土人,凡欲入观及临睡时,一心合掌,正面西向,若坐...

七事得梵天福报

培福、种福不仅是世俗人的希望,即使是修行人也必须时...

万法皆空为何还要常行供养

【原文】 问曰:华者事也,理在何焉?信之与毁,交报在...

不能离开事相来谈事外之理

舍利弗,其佛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这句经文当下令我...

心如虚空,量周沙界

韩国代表佛宝的通度寺(因收藏佛陀穿过的袈裟),拥地...

别人与你谈论是非,该如何对待

某某师到客堂来,常常一坐就开始论人众是非,且往往耗...

佛说一切法,为治一切心,心静欲自消

四十二章经的三十一章,心寂欲除,这个心寂灭了,自然...

人的命运有两种

人的命运有两种: 一种是定数, 人一出生,来到这个世...

修行人要放得下丢的开

不管他人说长说短,说是说非,用功得有主宰,有主宰有...

漫谈日常修行

我们禅宗的根本法门的教外别传,直指人心,明心见性,...

不要自心生自鬼

月前,本寺一位修行者往生了。 有位小法师,来寺挂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