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受持三戒

2010/07/2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舍卫城中有一良家子弟听了佛陀的说法,便皈依三宝,出家修行。当时有一位尊者为他解释戒律道:“法友啊!这个名为一种戒,这个名为二种戒、三种戒、九种戒、十种戒、多种戒。这个名为小戒,这个名为大戒,这个名波罗提木叉的制戒,这个名为根本的制戒,这个名为行为的净戒。”

他听后想道:“戒的名目实在不少,我要受这样多的戒,恐怕不容易吧!不能完全守戒,出家还有甚么意义呢?不如将来成家,做些布施善行,养育妻子比较好。”

他这样想后,就回答尊者道:“尊者啊!我不能守这许多的戒,不能守戒,出家又有何益?我还是还俗生活,将这 衣钵奉还吧。”

“既然你要还俗,去向佛陀告辞吧。”说着,便带他去见佛陀。

佛陀见了他们,问道:“比丘们啊!你们为何无端将这比丘带来?”

“佛陀!这位比丘说他不能守戒,交还衣□,所以我们将他带来了。”

佛陀说道:“比丘们啊!你们何故对这位比丘说那许多的戒,他只能随力遵守,你们以后不该如此说法,现在将这比丘交给我吧。”便对那位比丘道:“比丘啊!你不必守那么多戒,有三种戒,你一定要遵守。”

比丘道:“佛陀呀!那三种戒要遵守呢?”

“以后你只须守身、口、意三门,谨防身口意的恶业,现在你可以回去了,不要还俗,好好受持这三种戒便能解脱快乐。”

比丘于是心满意足,向佛陀发愿必定守好此三戒后,礼拜佛陀,随着众比丘修行去了。

这比丘守着三戒,心里想道:“诸位尊者用各种名目对我说戒,因为他们不是佛陀,所以不能使我领悟。而佛陀将那么繁多的戒归为三门传授我,我这才明白,原来佛陀真是位无上法王。”从此顿增慧见,过了几日,遂证得阿罗汉果。

聚集在讲堂的比丘众闻此消息,互相谈论道:“法友啊!佛陀对那位准备还俗的比丘,将一切戒律归为三门授给他,使他得阿罗汉果,佛陀真伟大啊!”

正当大家团坐着赞叹佛陀功德时,佛陀来了,问道:“比丘们啊!你们聚集在一处谈些甚么呢?”

他们就将这事告诉佛陀,佛陀道:“比丘们啊!沉重的包裹分做几个背起来就轻了,过去在波罗奈城的乡村中,有一个农夫,一日,他在田地上耕作,那块田地是村落的遗址,村中有一富翁,去世前曾把一金块埋在地下,粗如大腿,长约四肱。农夫在地上耕作,他的锄头忽然触着那金块,挖不下去了。他以为是树根,把泥土挖开来一看,原来是一个大金块,他悄悄地将泥土掩盖上,这天就改在别的地方耕作。

太阳下山时,他将牛轭、锄头放在一边,心想:将金块掘出来吧。于是试着用手去扳,却一动也不动,便坐下,心里计算道:“我将一部分支持生计,一部分仍旧埋起来,一部分投资做买卖,一部分布施行善。”想罢,便将金块敲成四份,金块轻了,就很容易地取出。运回家后,分作四份放好。后来,他布施行善,生生世世投生于善处。”

有智慧的人,化繁为简;愚痴的人,化简为繁。守戒应该把握戒体的精神,而不是在戒相上执着。持戒本来是为了获得解脱,如果因为固执于戒条,反而失去自由,就不是持戒的本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天下万事,都有一定的法理

【原文】 律藏不许未受戒者看,一则恐其未明远理之人,...

《八敬法》是佛法中很特别的地方

前几天,有几位女众想出家,我说你要想出家就得把《八...

说四众过罪的四个条件

说四众过罪,它罪业的成立有四种条件: 第一个,因:要...

开饭店雇人杀生,同时要说假话,这样犯戒吗

问: 弟子开一个饭店,开饭店当然以赢利为目的,弟子...

《在家菩萨戒浅说》之不说四众过

优婆塞戒,虽为身命,不得宣说比丘、比丘尼、优婆塞、...

不饮酒戒

酒会乱性,使人失去理智,不得清醒糊里糊涂,一旦酒精...

在寺院当义工,接受寺院所送物品是否犯戒

问:道场分给师父们的水果、饮料等,师父们可以给居士...

为什么要戒杀

为什么戒杀一切皆惧死,莫不畏杖痛 世间一切,没有比...

佛说盂兰盆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大目乾连始得六...

【注音版】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解深密经

解深密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最...

不为美食所欺

在王宫里,养了许多大大小小的鸟。这些鸟是要做什么用...

「孝子」是「孝顺孩子」

前一阵子,慈济医院的志工说了一个让人非常感慨的个案...

芒鞋布衣

有一次,世尊从舍卫城到吠舍离,在路上他看到一些弟子...

禅师的笑

唐代一个疯和尚名叫寒山禅师,别人看他语无伦次,东一...

【佛教词典】话则

说话之法则,转指古人悟道之因缘、古则公案。又称话头...

【佛教词典】摄受

摄受者,谓不善及善有漏法能摄受自体故,即是异熟因,...

为人处事要讲究方法

佛陀说法,讲究应机,提倡随机施教。 比如,对小孩,...

剃度出家是世上最高贵、最难得的选择

普天之下的丛林寺院,拥有着堆积如山的饮食,只要手托...

如何与佛愿相应

佛,梵语具云佛陀,译为觉者。觉悟了人生宇宙真理实相...

我们都在写历史

佛光山开山以来,许多年轻人跟随我奉献青春岁月,日夜...

你的贪嗔痴多久能平复

你忽然遇上很大的刺激,心中很烦很气,你看看这个气多...

大安法师:为什么发不出厌离心

净土三资粮信愿行中,愿的本质内涵就是厌离娑婆、欣求...

怀孕的胎儿有缺陷该怎么办

问: 我和妻子都信佛,妻子怀孕五个月了,胎儿都能动...

说不如行

有一天,一位经常跟随佛陀到处弘法的弟子忽然对佛陀说...

向观音菩萨求子是如何应的

问: 恳请师父解惑,我理解:此心作观音菩萨,此心是观...

末法最后住世一百年的佛经

佛教的法运分三期正法五百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

【推荐】这样的考验荒诞且不道德

丹麦著名医学家、诺贝尔得主芬森晚年想培养一个接班人...

修楞严三昧,开显智慧光明

二、佛,了了常知,不可昏昧。 佛者觉也,修持首楞严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