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为什么要戒杀

2013/12/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为什么要戒杀

为什么戒杀——一切皆惧死,莫不畏杖痛

世间一切,没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了。即使小如蝼蚁,遇水尚且奋力挣扎;人们往往宁受刑罚,也要全命而归。但人类却经常忘记自己受到杖打刀割的疼痛苦楚,为满足一时贪欲而宰杀畜生,乃至残害同类。黄山谷偈言:“我肉众生肉,名殊体不殊;原同一种姓,只是别形躯。苦恼从他受,甘肥为我须;莫教阎老断,自揣应何如?”将杀生的过恶阐释得极为彻底。《法句经》中的“一切皆惧死,莫不畏杖痛”,更以平实易懂的方式,让大家明了杀生的残忍。

消极的戒杀——恕己可为譬,勿杀勿行杖

《大智度论》中对于戒除杀生有着具体说明:“……若实是众生,知是众生,发心欲杀而夺其命,生身业,有作色,是名杀生罪。其余系闭、鞭打等,是助杀法。复次,杀他得杀罪,非自杀身。心知众生而杀是名杀罪,不如夜中见人,谓为杌树而杀者,故杀生得杀罪,非不故也。快心杀生得杀罪,非狂痴。命根断,是杀罪,非作疮。身业是杀罪,非但口教敕。口教是杀罪,非但心生两恶。如是等,名杀罪相,不作是罪,名为戒。若人受戒,心生、口言:我从今日不复杀生!若身不动,口不言而有信,而独心生自誓:我从今日不复杀生!是名不杀生戒。”

积极的戒杀——能常安群生,不加诸楚毒

杀生,广而言之,不仅止于刀杖加害。日常生活中,恶言厉色也能伤人于无形。所以,积极的戒杀还要进一步覆护众生,安养有情,例如给人欢喜、给人信心,乃至于为亲友排难解纷,劝以和敬之道等等。此外,最重要的是培养慈悲胸怀,用正确的观念待人处世。

戒杀的功德——现世不逢害,后世常安隐

戒杀不但可以培养慈悲心,减少世间暴戾,更能带给我们吉祥幸福的人生。在许多经典中都提及戒杀的功德,为使大家有所了解,兹归纳如下,并与杀生罪业相对照:

一、杀生者,心常毒念,思惟恶事;戒杀者,心怀慈愍,喜悦长驻。

二、杀生者,众生憎恶,眼见不喜;戒杀者,一切众生,皆乐依附。

三、杀生者,睡时心怖,觉亦不安;戒杀者,得无所畏,安乐无怖。

四、杀生者,命终之时,狂怖恶死;戒杀者,命欲终时,不忧不悔。

五、杀生者,身坏命终,堕三涂中,若出为人,短命多病;戒杀者,常生人天,受胜妙乐,乃至成佛,住寿无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受持五戒的意义与功德

佛教的五戒:就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

骨肉原是一体,何苦把至亲变怨敌呢

私下刚决定堕胎---远方长老就来电话有个孩子向他求救!...

不持戒只修善,容易招感不清净果

又《业疏》云:若不持戒,得财施者,多贪不净,以利求...

犯戒有五衰耗

佛说凡人犯戒,有五衰耗。何谓为五? 一者求财,所愿...

持戒的人能圆融一些吗

问: 关于荤腥的问题,这一阶段都在困扰我。我婆婆也是...

对动物慈悲

古时候的印度,人民拜他们的神时,一般都杀动物当做祭...

琉璃王与释迦族

从前佛陀在舍卫国时,波斯匿王的次子琉璃,于二十岁时...

戒法、戒体、戒行与戒相

戒法 戒法者,佛为优婆塞优婆夷所制之五戒八戒,式叉摩...

佛遗教经

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

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断际心要 河东裴休集并序 有大禅师。法讳希运。住洪州...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香赞: 炉香乍(zh) 爇(ru) 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

【注音版】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地藏十轮经...

福德是承载世间富贵之根基

国庆长假,待客之余,读书、写字、坐禅、念佛。 品读《...

佛说生病十因缘

《佛医经》提出,人得病有十因缘: 一者久坐不饭,二...

早晨第一杯水该怎么喝

健康的肌体必须保持水分的平衡,人在一天中应该饮用7...

先超越妄想,再面对妄想

圆顿止观就是顿观。如果你觉得人生怎么处理都不是办法...

【佛教词典】木律僧

犹如木偶之律僧。贬称谨守戒律而不知活用之持律者。 p...

【佛教词典】寂种

指声闻、缘觉二乘欣乐趣入涅槃寂静之种性。辨显密二教...

林则徐:十无益格言

1、【父母不孝,奉神无益】 一个人,假如连父母都不孝...

出家人必须能节俭,乃能安其淡泊之生活

雪窦寺寺训:俭勤诚公 今夜召集诸位职事茶话,特拈四字...

感受是跟你的业力有关系

诸位要知道一个事情,当你看到某一个人,你起快乐的感...

你有三分的修行,佛菩萨就会给你七分的感应

世尊!若有菩萨得闻是陀罗尼者,当知普贤神通之力。若...

喝了水果酵素算犯酒戒吗

问: 现在流行一种水果酵素,是用水果发酵而成的液体...

人生和晚上做梦一样,哪有一法可得

心在不停的生住异灭,色身在不停的变化,新新不住。就...

星云大师:如何「看心观静」

《楞伽经》云:「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

怎样得到观音菩萨的感应,使事情能够如愿呢

端坐普陀常入禅,众生有叩遍垂怜; 欲知感应玄妙义,试...

净土法门的易行和利益体现在哪里

原文: 须知信愿念佛,求生净土,乃佛法中之特别法门。...

佛教中「卍」字由来

卍字是在佛像及佛教文物中常见的符号,读作万或室利靺...

别让理想毁了人生

这是一片广袤的田野,土地肥沃,水草丰美。为了灌溉庄...

24小时念持地藏圣号的方法

地藏菩萨告诉我们,你念我的名号念到夜分了。次至夜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