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忘恩负义的樵夫

2012/03/1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从前,有一个樵夫,入山砍柴,不觉天色将晚,急忙收拾,直奔归路。

不久天下大雨,樵夫迷失了道路;在万分焦急中,他东奔西走,寻觅隐藏的地方。于是,无意中他走人一石窟中,环顾一看,一只大熊,正卧睡在角落里,樵夫吓得浑身颤栗!

但是天黑了,外面又下大雨,樵夫往哪儿逃走?于是,兀然僵立在那儿。 谁知大熊却对他很友善,一点儿害他的样子都没有。因此,他慢慢感到精神松弛而不害怕了,当晚,就在那里住下来。可是,连绵不断的大雨,日以继夜下了七天,这期间大熊就像人一样,常以许多甘果美水供养樵夫。

七天过后,天晴了,大熊便把樵夫带出石窟外,指示他的出路。在分别时,大熊连连对樵夫叩头,像是有什么事要拜托的样子,樵夫也像懂得,就抚摸着大熊安慰道:“大熊!你是怕我把你的住址告诉别人吗?你放心,你救了我,你住的山洞我一定不会告诉别人!”

大熊欣然点头,表示安心感谢。

哪知樵夫走出崎岖的山路不远,即遇到一个手持弓箭的猎者,猎者询问道:“樵夫!你从什么地方来?有没有看见野兽?”

“呵!我是看见一只大熊的,但是他有恩于我,我不能告诉你大熊的所在!”

猎者逢迎谄媚道: “你是人类,它是畜类,应该人类相亲,为什么要去庇护一只大熊呢?你应当告诉我它的住处,有了财利,我当然与你共分!”

樵夫一听财利,眼睛一亮,动了贪念,便把大熊的住处告诉猎者。

猎者闻言大喜,随即依照指示,直奔前去,不一刻即将大熊擒住杀了,分了许多熊肉要给樵夫。

正当樵夫伸手要取熊肉时,忽然,两只手臂竟断落了。

猎者见状,万分惊恐,忙问道:“你有什么罪过?忽然这样?”

樵夫含泪哀号道:“这只熊待我如同慈父亲子,我今忘恩负义,出卖了它,该受这种罪报!”

猎者听了此话,心生恐惧,不敢食熊肉,便把它带到僧团,预备布施僧众。

但是佛陀对大家说道:“这是菩萨,未来出世当得做佛,不要食它的肉!”

于是,大家建塔,把它供奉起来。后来,国王听说那人忘恩负义,就下令不准忘义负恩的人住在国内!

如熊的畜类,尚知行善,何况人乎?弱肉强食,妄自杀生,真是人不如熊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推荐】深圳最大海鲜酒楼改卖素餐 看老板改变的心路历程

刚到新梅园圆通素食城(深圳店)时,感觉很是惊讶。一...

一只猫的故事

女儿从北京回来,除了带给两老一些礼物外,还有一只猫...

杀生是这个时代的劫难

关于杀业,在戒律里面规定得非常具体,它的成立首先要...

肉食文化何其残忍

在当今世界肉食文化还占有绝对的统治地位。长期以来,...

悲智双全的小猴子

在一座山林中,有只小猴子,非常天真、无邪、清净,对...

在家出家都要报答四恩

四恩是哪四种恩呢?对在家居士来说,就是天地、君、亲...

自杀的人一定是愚痴糊涂人

自杀的人一定是不了解宇宙人生真相的人,是无明的人,...

割耳救雉

智舜禅师,唐代人,一向在外行脚参禅。有一天,在山上...

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

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 阙译人名今...

无量寿经优波提舍愿生偈

世尊我一心  归命尽十方  无碍光如来  愿生安乐...

【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礼佛大忏悔文...

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世尊思惟观察。愍未...

改过修行,终得往生

比丘尼了定,俗姓崔,安徽人。幼时跟着做官的父亲在江...

为什么你活着的时候要作恶

清代著名学者纪晓岚,在他的《阅微草堂笔记(卷十四)...

巢窟不可爱,终将败坏

佛陀时代,有一位比丘于清晨前往河边洗浴,后至岸边歇...

违约的代价

很久以前,在印度的荒野里,一只狮子王正跟象王斗得不...

【佛教词典】羯句摘剑龙

(异类)龙名。大日经疏二曰:商佉龙,羯句摘剑龙。...

【佛教词典】条部毗尼

亦名:调部毗尼 资持记·释释相篇:“条部者,律中僧尼...

发心宜事理圆融

自性迷就叫众生,自性悟就是佛。既然是迷的众生,也是...

暂念弥陀圣号,便胜百年布施功德

为什么要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呢?因为在这娑婆世界修行,...

三大计划解决婆媳矛盾

我们的先辈在处理人际关系中所提倡的设身处地,以己度...

如何让孩子戒掉手机瘾

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困惑:孩子很迷恋手机,时常拿爸爸...

达摩祖师度鹦鹉

参禅,乃释迦牟尼佛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所传之徽妙心...

梦参老法师略传

梦参老和尚生于公元一九一五年,中国黑龙江省开通县人...

为何结果是一个往生西方,一个生天道

问: 我们以真实的信心念这句名号,就往生到一个好地方...

内心安详即大富之业

富不限于财物的富有,道德学问的修养是无形、无价的财...

蚕和蜘蛛的故事

这是一只蚕和蜘蛛的故事。 蜘蛛对蚕说:「你和我虽然...

凡念佛人,但宜至诚恳切,一心正念

原文: 凡念佛人,但宜至诚恳切,一心正念。绝不妄想见...

慧眼观六道

悉达多太子在菩提树下静坐四十九天,于最后一天夜里悟...

造塔礼拜脱猴身

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位弟子是阿罗汉,名叫作须曼。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