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杀生是这个时代的劫难

如孝法师  2015/07/0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杀生是这个时代的劫难

关于杀业,在戒律里面规定得非常具体,它的成立首先要具备杀心、杀缘。杀心就是你动了杀死对方的心,杀缘指的是拿起东西去杀人,把行动落实在方法上,不仅是指拿起刀杀,还有咒杀,随喜杀。这些都和杀业有关系,只不过根据最终的结果,就像量刑一样——如果被杀的人死了就犯了杀戒;如果你动了杀心,也用了方法,但是这个人没有死,那就是另外一种状况。

游戏中杀人虽不足以让你失去人身,却会在你的意识层面留下种子。这些种子像毛毛细雨,汇聚成河。你天天打游戏,最后闭上眼睛去禅坐,脑子里全都是杀杀杀……所以,当你临终的时候,看到的幻境都是恐惧的,因为在这种因缘下,你的心是在感受着杀的果报。由于心累积的这种业力,马上就会使你进入到恶道。

平常人造杀业,可能一生造一次,法律会惩罚他,所以没有太多的机会不断地造杀业。除非那些职业杀生的人,一般来讲他们命运都不太好。如果心里不断地串习这种杀念的话,确实很麻烦,对我们的生命影响最起码不是正向的。

杀生是一个劫难,是具有这个时代特色的一个劫难。在中国唐朝,乃至于几个朝代,朝廷会在正月、五月、九月这几个月中全民禁止屠杀。而在这个时代,杀生得到了社会的认同,甚至把它职业化了。大批量的养殖,大批量的屠杀,也是近百年的事情。所以,人首先是观念上的破坏,之后才会出现这种大量的行为。

动物其实和人一样,它能投生为动物,也有着很大的业障。可是作为人类,没有权力主宰它们的生死。因为它们也有生命的自由,所以这就是杀生为什么违背自然法则的原因。

人认为动物可以吃,在我们中国的历史上,甚至人吃人的时候也很多,这都叫做劫,都是因为无明黑暗造成的。它不断地出现,波浪式地前进。无明和智慧,仁慈和暴虐,正义和邪恶总是交织在一起。

所以有的时候,人类会失控,朝着一个方向走。这个世界,80%的人总是受10%的人的影响,不是受10%智慧者的影响,就是受10%愚痴者的影响,人类总是出现这样的结果。

孟子曰:“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可是,这个恻隐之心不去培养,不去发愿,一旦境界现前,人真的是无能为力,所以才会有很多惨不忍睹的事情发生。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破妄说灾福

夫佛祖正法,以本性弥陀为体,念佛信愿为宗,自行化他...

见别人杀生无法救护,该怎么办

问: 见别人杀生,虽想救护,但力不从心,该怎么办?...

活驴现杀,受现世报

从我记事起我们家就和动物打交道,记得我上小学时我们...

如法放生需要遵循的行为原则

放生是指解救处于生命危险和恐惧之中的众生,使它们免...

禁火莫烧山林

禁火莫烧山林,就是禁止放火,不要烧毁山林。那么从下...

印光大师嘉言录--告注重因果

甲、论因果之理 ● 因果一法,为佛教入门之初步,亦为...

做了一点点好事,就想把一切灾难都免了

【如修多罗中,或说有退堕恶趣者。非其实退,但为初学...

吃肉是否容易刺激过去的业现前

问: 请问师父,以唯识的观点,现世还在吃肉的众生,...

【注音版】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

无量义经

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

【注音版】金光明最胜王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

为何一顿饭的功夫即可供养十万亿佛

问: 极乐世界的人何以只须一顿饭的功夫即可供养他方...

一念净心成正觉

若人静坐须臾顷,胜造浮图七宝塔, 宝塔究竟化为尘,一...

贪淫好色的十二个比喻

本文从经典中选取了十二个形象的比喻,目的在于揭露美...

人死了不是烧点纸就能解决问题

鬼的定义是什么呢?鬼类中的饿鬼比较多,鬼当中也有大...

【佛教词典】内无色想观外色

【内无色想观外色】 p0367 大毗婆沙论一百三十六卷十二...

【佛教词典】触光柔软愿

即愿佛之光明照触十方世界众生,令得远离罪恶、身心柔...

读楞严经、持楞严咒的功德

读《楞严经》,持《楞严咒》,功德很大,因为《楞严经...

人生怎么样才能圆满

不害诸有情,修慈悲喜舍,证无量梵住,圆满不为难。─...

说得一丈不如行得一尺

出家人天天讲修道,如何谓之修道呢?修是修造,道是道...

没有信愿,持名不是真效果;没有持名,信愿得不到真感通

净土法门一直讲到说是感应法门,这个成就不是靠你的禅...

印光大师是怎样弘法利生的

【师之耳提面命,开导学人,本诸经论,流自肺腑。故不...

工作如何才能不手忙脚乱

人不可能离开工作,而且愈是有理想,愈是对生活保持积...

怎样做才能够不打妄想而安住佛号

一般来说,我们这一念心跟佛号接触的时候,中间有一道...

谁偷了摩尼宝珠

一位威仪庠序的比丘沿路托钵,来到穿珠师的家门口,技...

何谓「中阴身」

人死之后,到哪里去呢?人死之后,在还没有投胎转世之...

有些人念《地藏经》为什么有这种感觉

你说业能转不能转?一念善心起,百万障门都消失;一念...

引发人性中的贪婪

第一次看到这个故事,当时只是抱着姑且看看的心态,但...

三种念佛方法可对治妄想

这里有几种念佛方法,都可以对治乱想,防止思业。我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