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修善如爱己

2012/04/1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昔日,佛陀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弘法时,波斯匿王不仅非常护持佛法,也经常听经闻法,静坐思惟种种道理。

‘世间上的人,如何才是真正地爱自己?如何又会伤害自己呢?’一日波斯匿王打坐时,心底浮现这个问题,彷彿幽幽淼淼的湖面,微微泛起一丝涟漪,思绪沿着这一抹波光缓缓荡漾开来……‘如果身、口、意三业都能遵循善法,远离恶法,就是爱惜自己;相反地,放任身、口、意做诸恶事,就是在伤害自己吧!’波斯匿王微睁开眼,心想:‘世尊就在我们身边,随时可以听法、请法,真是无上的福报呀!’波斯匿王来到只树给孤独园,长跪顶礼佛陀。

‘世尊,弟子在静坐时思惟着,世人如何才能真正爱惜自己、珍重自己?如何又是伤害自己、作贱自己呢?依弟子所见,一切要从观照自己的身口意三业做起……’波斯匿王娓娓道出自己观行的体会,佛陀慈悲地聆听,并且赞叹说:‘诚如大王所言,世人如果放纵身口意,做诸恶事,真正受害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为什么呢?若危害他人,虽然结下怨仇,却不一定马上会遭受报复、伤及自身的危险;但若起了恶心,就破坏了自心清净,恶言恶行也毁害了自己的威德和诚信,所以说造诸恶业,最直接受伤害的正是自己。乃至于,为了满足自己种种私欲,造作杀生、偷盗、邪淫等诸多伤害他人的恶行,不但损害自己的福德善缘,层层的罪刑恶果更将自己推向黑暗深渊。

‘所以懂得爱自己的人,身口意常修善业,甚至能放下世间的情爱──舍宅、妻小,以及一切世人汲汲营营的五欲之乐,一心精进行道,看起来好像有福不会享、不懂得疼爱自己,实际上是真正看透了生死轮回的本质为苦──虽有父母兄弟亲友,恩彻骨髓,一旦老病死苦无常来临,谁能相代?行者了知生命的可贵,不求短暂生灭的逸乐,能把握因缘勤修十善,早日度脱苦海、登上解脱自在的涅槃彼岸。有如此觉悟的行者,才是真正懂得爱自己的人!’

佛陀举了一个譬喻,智者当谨防身口意,犹如将军固守城池一样,当知城外的荒郊野地里,伺伏着无数的盗贼,觊觎着城里的一切财宝,因此时时刻刻勤于操兵演练,不让贼人有机可乘;倘若掉以轻心,即使只是片刻松懈,一旦城门失守,贼人伺机大举入侵,遭受生命财产的苦难损失,将难以弥补。所以爱惜自己,要从谨慎持守身口意做起,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才能拥有真正的快乐。

比丘们及国王听到佛陀这番开示,都有所体悟,欢喜踊跃,信受奉行。

典故摘自《别译杂阿含经·卷三》

省思:

一切有情,最珍爱的莫过于自己,但是真正懂得爱惜自己者,凡人有几?‘急急忙忙苦追求,寒寒暖暖度春秋’,道不尽的辛酸无奈,汲汲营营的无外乎坐享荣华富贵的梦想。然而佛陀舍弃了这世间最尊最贵的一切,出家修行,寻求什么呢?《佛说无常经》云:‘外饰庄彩咸归坏,内身衰变亦同然,唯有胜法不灭亡,诸有智人应善察。’透彻了悟一切有为法的虚妄不实,大觉慈尊指出了一条不生不灭的究竟之道:‘恒用戒香涂莹体,常持定服以资身,菩提妙华遍庄严,随所住处常安乐。’律心无过、律口无失、律身无犯,断恶修善,破惑显真,才能真正开显生命的真实价值。明明白白一条路,千千万万不肯修,岂不辜负己灵,辜负最爱的自己!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杀生可以致富,那是前世的福德因缘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时,告诉诸比丘们...

不可口是心非

不可口是心非。 不可就是禁止,不可以。口是心非就是:...

用妄想造业 得虚妄果报

但是我们为什么经常被妄想缠绕,挥之不去呢?就是我们...

所谓的善恶,都不是本来面目

修行的第一个就是靠语言文字的佛法产生观照,所以叫做...

佛陀度化玉耶女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弘法。当时,给孤独长...

佛教徒找工作应该注意什么

一次,文殊菩萨化现人身路过一个屠夫家门,看见有几个...

心念决定业力的强弱与方向

业力的形成是由心念决定的。心念是邪恶的,不管做什么...

同一件事为何有人升华有人堕落

问: 法师,同样是一件事,有的人因为这件事升华,有...

【注音版】佛说弥勒下生经

佛说弥勒下生经...

【注音版】往生普佛仪规

往生普佛仪规...

【注音版】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

【注音版】佛说梵网经

佛说梵网经...

丰子恺放生趣闻

丰子恺先生是我国有名的漫画家,他去世已多年,遗留给...

精诚的道心

有一位修行人自小不曾娶妻,父母双亡后,更是抛家散财...

怨怨不休息,无怨能胜怨

世尊有天对比丘们开示: 过去久远前,在此舍卫城有位国...

出家犹如脱海险喻

过去,有位智光长者请佛陀为大众宣说出家与在家之胜劣...

【佛教词典】宿住随念智力

宿住随念智力者,谓于一切种宿住随念智无著无碍现行中...

【佛教词典】三处总摄一切黑品白品

【三处总摄一切黑品白品】 p0224 瑜伽八十七卷二十页云...

初机学佛决疑

客:我没有时间看经听讲,请用速效的方法,答复几个问...

世间苦事无量,佛法能使人离苦得乐

要说佛法能使人离苦得乐,先来说明苦,迫恼身心,使人...

众经之王--华严经的不思议功德

如果我们跟全圆的华严经比较就会发现无量寿经也全体具...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真的具足了信愿

问: 弟子听您讲经已经几年的时间了,在您的教导中越...

受五戒后饮酒需要重新受戒吗

问: 弟子已受过五戒,但在年终的年会上不得已喝了酒...

研读经教时,需要注意什么

原文: 看经须是周遍广博,方得融贯,不致偏执。盖经有...

味欲的过患

四、诃味欲者:所谓苦、酸、甘、辛、碱、淡等,种种饮...

真正的财神法

财富不是求来的,而是种来的。财为养生之源、护身之本...

圣严法师《化自私的欲望为奉献的愿望》

佛教的观念认为,人生除了生、老、病、死四大基本苦恼...

华严字母的殊胜之处

华严字母经过一千多年的传承,已成为佛教梵呗的一颗明...

念佛的现世感应

极乐世界虽去此百万世界,论其迹则不胜其远,然佛之慧...

普贤菩萨行愿无穷 分身尘刹度众生

普贤菩萨,行愿无穷,分身尘刹,随缘教化众生。据史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