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受八关斋戒法

2014/07/0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受八关斋戒法

念诵仪轨:

一、发愿

归命一切佛,惟愿一切佛菩萨众,摄受于我。(一说一拜)

弟子○○,至心发愿,于一日一夜中,受持八戒,《观无量寿经》云:若有众生,一日一夜,持八 戒斋,以此功德回向求生极乐,行者临命终时,得面见阿弥陀佛及诸圣众,放光接引,乘宝莲花,生七宝池。我愿如此,得以亲近弥陀,乃至圆成无上菩提,往十方界,化诸有情,同离恶趣,同归弥陀愿海。(一说一拜)

我今归命胜菩提,最上清净佛法众,我发广大菩提心,自他利益皆成就。忏除一切不善业, 随喜无边众福蕴。先当不食一日中,后修八种长养法。(三说三拜)

二、忏悔

我弟子○○若身业不善、口业不善、意业不善:贪欲、嗔恚、愚痴故,若今世、若前世, 有如是罪。今日诚心忏悔,身清净、口清净、心清净,受行八戒,是则布萨。(三说三拜)

三、三皈(得戒体)

我弟子某某,惟愿一切佛菩萨众,摄受于我。我从今时,发净信心,乃至坐菩提场,成正等觉,誓归依佛,两足胜尊。誓归依法,离欲胜尊。誓归依僧,调伏胜尊。如是三宝是所归趣。(三说三拜)

四、明戒相

1. 如诸佛尽形寿不杀生,我弟子某某一日一夜不杀生亦如是。

2. 如诸佛尽形寿不偷盗,我弟子某某一日一夜不偷盗亦如是。

3. 如诸佛尽形寿不淫欲,我弟子某某一日一夜不淫欲亦如是。

4. 如诸佛尽形寿不妄语,我弟子某某一日一夜不妄语亦如是。

5. 如诸佛尽形寿不饮酒,我弟子某某一日一夜不饮酒亦如是。

6. 如诸佛尽形寿不坐卧高广大床,我弟子某某一日一夜不坐卧高广大床亦如是。

7. 如诸佛尽形寿不着香华缦,不香涂身,我弟子某某一日一夜不着香华缦,不香涂身亦如是。

8. 如诸佛尽形寿不歌舞倡伎,不往观听,我弟子某某一日一夜不歌舞倡伎,不往观听亦如是。已受八戒,如诸佛尽形寿不过中食,我弟子某某一日一夜不过中食亦如是。

我弟子某某,受行八戒,随学诸佛法,是名布萨。(三说三拜)

(注:某某:为自己的法号或名字。)

五、回向

我持戒行,庄严其心,令心喜悦,广修一切相应胜行。求成佛果,究竟圆满。(一说一拜)

愿生西方净土中 九品莲花为父母

花开见佛悟无生 不退菩萨为伴侣

(注:布萨:梵语。长养善法,净除不善之意。)

八关斋戒如何持法?

佛陀曾对持八关斋戒的在家弟子们说:‘身为佛弟子,在家持八关斋这一天,早上起来的时候,就要对家里的人说:今日我们持斋,家中今一日且莫饮酒,莫斗诤,莫对我说钱财之事,希望家中每一个人,意之所念,口之所说,常如阿罗汉;阿罗汉无杀意,我家之人,亦如阿罗汉无杀意,亦无捶打成系缚畜生之意业。希望一切众生,亦如阿罗汉。此是第一佛戒。’

佛说:‘斋戒之日,要意念清净如阿罗汉;贫穷者毫不贪心,亦不恋慕世间名利;富有者当念布施,而行布施。此是第二佛戒。’

佛说:‘在持斋之日,要如阿罗汉一样清净,阿罗汉不畜妇女,亦不念妇女,毫无淫意,不与行淫。此是第三佛戒。’

佛说:‘在持斋之日,要如阿罗汉一样清净,不妄言、不绮语、不两舌、不恶口、不伤人意,说话要不离佛经,当不说话的时候,要护念诸善。此是第四佛戒。’

佛说:‘在持斋之日,要如阿罗汉一样清净,不饮酒、不念酒、不思酒,更不用酒为恶。此是第五佛戒。’

佛说:‘在持斋之日,要如阿罗汉一样清净,意不再念歌舞,亦不闻不喜音乐,身不着香花之气。此是第六佛戒。’

佛说:‘在持斋之日,要如阿罗汉一样清净,不卧高广华床,要用草席以及粗鄙之卧具。此是第七佛戒。’

佛说:‘在持斋之日,要如阿罗汉一样清净,日中一食,不得过年,日中以后,至次日天明,不得再食,但可饮汤水果浆之类。此是第八佛戒。’

佛说:‘凡持此八斋戒者,正如头发有垢之人,自沐其头,沐后自觉头上轻安。持此之后,自觉清凉舒畅,心有恶意,逐渐消失,善意生起。’

佛说:‘凡持此八斋戒者,正如身上有污垢之人,入水洗浴,垢去身轻,今持斋戒一日一夜,明日身心安泰,俗务渐除,解脱心生。’

佛说:‘凡持此八斋戒者,正如明镜之上,积其尘垢,一日一夜,磨去尘垢,镜其复明,今日持斋戒,明日心清明,逐渐即得光明。’

佛说:‘凡持此八斋戒者,慈心复生,将哀愍天下众生,乃行佛道之始,终至于成佛也。’

有关‘过午不食’:

1. 何谓‘食时’?

佛制可正式用斋的时间:从明相出(一早天亮到可见自己手掌上粗纹)至日正午, 名之为‘时’(食时);从日稍侧乃至次日明相未出名为非时(非食时)

2. 何谓‘非时浆’?

于‘非食时’专门用来‘止饥’或‘治病’的各种浆。

过午之后,可饮用:糖水、蜂蜜水、果汁(滤过无渣)、姜汤、盐水、茶(但茶有助消化,容易饿,令持午更不易。肠胃不佳者亦不宜);不可饮用:豆浆、米浆、牛奶等。

经云:受持八关斋戒,除五逆罪,其他诸罪,悉皆消灭。

受持八关斋戒,更修定慧,得证四果阿罗汉。

受持八关斋戒,念佛发愿往生极乐世界,得中品中生,乃至上品上生。

受持八关斋戒,为修定慧故。又能忏罪、消灾、增福增慧故。

每逢六斋日,应于一昼夜中受持八关斋戒,所得福德胜过余日。

六斋日:每月初八、十四、十五、廿三、廿九、三十(若该月只有廿九天,就廿八、廿九)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知识文章列表

略述在家戒律的现代意义

在这个科技与经济高速增长的现代社会,人类的物欲也在...

佛门戒律中的「三聚净戒」

《菩萨戒义疏》云三聚戒:聚、集也,戒、禁戒。此三种...

在家佛前自受五戒仪轨

(一)唱香赞:炉香乍热,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

为什么要恭敬尊重并不持戒的出家人

问:为什么我们要恭敬、尊重所有的出家僧人呢?含(受...

星云大师《受持五戒祈愿文》

慈悲伟大的佛陀! 我们烦恼无明的众生,每日放纵身口...

持戒念佛--明学长老的坚守

持戒与念佛的统一,一直是净土祖师倡导的宗风。慧远大...

《梵网经》和《优婆塞戒经》的菩萨戒有区别吗

问: 请问师父,《梵网经》菩萨戒和《优婆塞戒经》菩...

演莲法师《在家菩萨戒浅说》不虚说戒

第三 不虚说 优婆塞戒,虽为身命,不得虚说我得不净观...

百喻经

百喻经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译...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如是我...

【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咒

大佛顶首楞严咒...

【注音版】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女众入寺应注意的事项

梵语优婆夷,中文意译为清信女,即在家学佛的女众。不...

赵朴初老居士《佛教常识答问》

第一章 佛陀和佛教的创立 1. 问: 什么是佛教? 答:...

五盖四障与八寻思

菩萨四十六轻戒之三十七于他有苦不为拔 《集颂》:疾病...

僧人受具足戒前所问遮难的内容及其意义

僧团为简别出家者是否有资格求受具足戒,事先提出一系...

【佛教词典】五轮际

(术语)谓最下之虚空轮也。璎珞本业经上曰:下至五轮...

【佛教词典】住相

(术语)四相之一。使法体于现在暂时安住,各行自果者...

功德宝山神咒的功德利益

「功德宝山神咒」的解释,我们还是讲最主要的内容啊。...

峨眉山万年寺北宋普贤铜像

峨眉山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相传为普贤菩萨应化的...

印经说法有五种福报

(一)长寿: 因为人们听经和读经以后,不造杀业,所...

净土法门为什么殊胜

问: 净土法门为什么殊胜? 大安法师答: 要了脱分段...

【推荐】人生迷茫时,向圣贤借一点智慧

一、向孔子学习谦虚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 过于自...

地藏菩萨跟其他的菩萨有何不同

【又是菩萨。名为善安慰说者。】 地藏菩萨跟其他的菩萨...

燕窝:燕子的代价与无言血泪

母燕在快要下蛋的时候,才去建自己的窝。第一次建好的...

到底怎样才算是正见

有一次,尊者迦旃延问佛陀说:世尊!您所说的正见,到...

我所鸟

佛陀与大比丘一千二百五十人来到祇树给孤独园,当时有...

《心经》对人的启示

《心经》的全称为《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该经是佛教经...

印光大师:劝病苦念观音圣号

●凡极难医之病,均以念观音为治。果虔诚,必有奇效。...

念佛宜早不宜迟

青少年是早上8、9点钟的太阳。人生最美的是少年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