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五盖四障与八寻思

仁清法师  2019/07/0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五盖四障与八寻思

菩萨四十六轻戒之三十七于他有苦不为拔

《集颂》:“疾病、根残、体缺肢,远行、疲困身苦四。五盖四障八寻思,不赖他胜心三苦。嫌恨、恚恼不济扶,是犯非犯同前论。”

前条重点在病,此条重点在苦,当然病本身就是苦。

“根残”和“体缺肢”都是残废,“根残”多指“耳聋、眼瞎”;“体缺肢”指手、脚等的肢体残缺。

“五盖四障”是指:欲贪、嗔恚、昏沉睡眠、掉举恶作、疑五种“盖”和“所知障、烦恼障、业障、报障”四种“障”,其中“昏沉睡眠、掉举恶作”属于“愚痴”类。它们不仅是世间烦恼、苦的源泉,也是修行出世间的障碍。

“八寻思”就是八种妄想、妄念。

一是“欲”,就是贪欲。

二是“恚”是心里不高兴、嗔恚。对人、对事情心里愤恨、记仇。

三是“害”,想对冤家进行加害

四是“亲属”,就是亲里觉,对自己的亲属,想帮、想救。这里不是指菩提心的作用,而是一种亲情的缠敷。

五是“国土”,就是想家乡。怀念故土。

六是“不死”,就是想不死,求长生,这里指违背因果的、了脱前的不现实的不生不死。

七是“他轻鄙”,老是感到别人不尊重他。

八是“资财族姓觉”,就是总想自己资财丰盈、族姓强盛。

“不赖他胜”就是嫉妒,不能忍受别人比自己强。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知识文章列表
仁清法师文章列表

在家菩萨戒的戒条

六重戒、二十八轻戒(亦称在家菩萨戒,凡受菩萨戒,须...

五盖

1.贪欲盖: 指贪爱五欲妙境,能使众生心性迷惑,令善...

梵网经菩萨戒的求受资格

一、但解法师语,尽受得戒 我们先引用一段经文啊,看经...

受菩萨戒后给家人做荤菜可否

问: 受菩萨戒后给家人做荤菜可否? 大安法师答: 受菩...

菩萨戒是尽未来际永为道种

尽未来际,不是尽形寿。尽形寿是指声闻戒。 尽未来际,...

对治禅修中的五盖

学习坐禅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由一般性到特殊性。一般...

没有远离这「五盖」,休想得定

修禅定的方法有很多种。按照佛教的禅定修法,不管修哪...

净界法师:瑜伽菩萨戒本

我们每一个人内心深处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就是希望我们...

佛说出家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

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

三劫三千佛缘起(出《观药王药上经》) 宋畺良耶舍译 尔...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夫满教难思,窥一尘而顿现;圆宗叵测,覩纤毫以齐彰。...

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弘传序(唐终南山释道宣述) 妙法莲华经者...

十恶

佛教有命浊的说法。人类共同的恶业增长、炽盛,会引起...

斌宗法师《涅槃是什么》

前言 修学佛法最后的归趣在求证涅槃,那么学佛修行的...

寺院普佛的意义

普佛属于佛教忏仪的一种,内容包括香赞、佛号、忏悔文...

佛学之宇宙论——九地

依三界施设九地,欲界一地,色界四禅分为四地,无色界...

【佛教词典】自恣五人僧法

亦名:五人自恣法、五人众法自恣 子题:所为人不入僧数...

【佛教词典】无义语

(术语)义者义利也,无益之语谓之无义语。晋华严经二...

【推荐】人生迷茫时,向圣贤借一点智慧

一、向孔子学习谦虚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 过于自...

整个《法华经》譬喻品就讲这两件事

这个地方是第一个,火宅喻。其实火宅喻是包括了两个部...

不除妄想,不求一心,全体背谬

玉峰法师行持虽好,见理多偏。即如念佛四大要诀,其意...

先超越妄想,再面对妄想

圆顿止观就是顿观。如果你觉得人生怎么处理都不是办法...

张抡的奏折

宋代官员张抡。不清楚他的出身。官至浙西的副都总管。...

星云大师《谈情说爱》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信徒: 我们前天讲的是谈天说地,...

小富由勤,大富由命

普天之下,熙熙攘攘,来来往往的,都是为了一个利字。...

生命存在,究竟有何意义

「生命存在,究竟有何意义?」许多人在一生之中,会不...

「一心生二门」和「入不二法门」两个「二」相同吗

问: 请问法师,一心生二门的二和入不二法门的二,两个...

不随逐欲望就是修行

有些人他往往错误地认为,只要我们的所作所为跟佛法有...

净慧法师寄语2012

今天是2012年的第二天,新年伊始,万象更新,祝与会的...

四种布施时的想法,果报各不相同

世尊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时,有一位名为四姓的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