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诵经时要注意这10个问题

2017/01/2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诵经时要注意这10个问题

1、读佛经律时应焚香端坐,如对圣容,不可靠背交足,有失恭敬。欲读经,必先静坐片刻,默念偈云:【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诵经时,除双脚不可交叉外,也不可边诵经边吃东西。

2、读经宜字字理会义解,与心相应,不可草草涉躐。

3、读书当覆以经盖,以免灰尘积落。经上有灰尘当以净布拭之,不可用口吹尘。经典上不可放置世俗典籍及杂物,当敬法如敬佛。

4、个人诵经以不妨碍他人为宜,团体则应随众诵念。

5、读经中止,当以纸条记之,不可折叠经页。

6、专供读诵之经本,不可写字。万不得已,以铅笔为记,熟诵之后必须擦净。讲课之经本则不妨于消隐处笔记。

7、诵经时,有人造访或问话时,可以合掌答礼,或以纸条记之,将经典合起,起身迎客,千万莫未将经典合起,即对着经典谈论世俗话,或大笑不已,这是亵渎法宝的行为。若咳嗽需以袖掩口。也切莫因未诵完而心生烦恼,当知:

诵经的目的,是为了开智能。

念佛的目的,是为了培养信心愿力。

吃素的目的,是为了培养慈悲心。

8、读经时忽生杂念,则应将经本合上,待杂念消去后再读。

9、摆放经书时,不可一半在桌内,一半在桌外,当端正之。对经书、架裟、衣钵、锡杖、念珠、佛尘及一切法器,皆当恭敬处置之。

10、经书损坏应当修补,如实在无法修补时,可以焚烧之,将余灰洒于清净之处,勿使人践踏到。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知识文章列表

合掌的十六种含义

合掌的礼仪,我们几乎是天天要用的,如在圣像前要合掌...

唯识学的精华

一、广阔的人生和宇宙观 佛学在分析世出世间的森罗万象...

朱斐:与大学生谈如何学佛

今天,欣逢贵社(指普觉学社)第二届第二次社员大会,...

决不可拿僧宝开玩笑

佛、法、僧三宝,名虽有三,然体性同一。一切佛像为佛...

佛教徒为什么不吃荤腥

问: 吃酒肉的危害是什么? 成刚法师答: 刚才跟大家...

从心里恭敬理解出家人

理解出家人吧!当今许多人对佛教不甚了解,对僧人存在...

在家众可否在寺院用斋

【原文】: 俗人本非应斋食者。然须借问,能斋与食;不...

一句弥陀就能成佛,为何还要讲法四十九年

问: 法师,既然一句阿弥陀佛能往生成佛,世尊为何讲法...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序 朝议大夫直龙图阁权江淮荆淛等路...

【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

(印光大师校印版本)...

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与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

【注音版】净土十疑论

净土十疑论...

观音菩萨的由来

佛教中的观世音菩萨是在亚洲大乘佛教信仰圈中,最为人...

法相宗的概况

佛灭八、九百年间,弥勒菩萨应无著菩萨的请求,从兜率...

佛学常见辞汇(三画)

【三力】 1.一、我功德力,即自身的修行;二、如来...

比丘的五类

在毗奈耶杂事卷一三中,比丘分为五类:经师、律师、论...

【佛教词典】沙门

亦名:桑门、沙门那、乏道、贫道、息恶 子题:入非家 ...

【佛教词典】体露金风

禅林用语。体露,全体露现而显出事物之真貌;金风,指...

圣严法师《尊重他人,和敬为先》

记得我小时候,有一次我哥哥从上海带了一串香蕉回家。...

五种错误的闻法方式

持文不持义: 如果仅仅为了词句的美妙动听而受持,却不...

今闻地狱心惊毛竖,发露忏悔愿罪消灭

敬白道场说众等,今为施主某甲及诸众生,归命十方诸佛...

扮新娘

三十多年前,在我办的佛学院里,有一个比丘尼,四方脸...

往生被能否重复使用

问: 陀罗尼被(往生被)能否重复使用? 慧律法师答:...

守财狗

通常静坐是为了训练自己精神集中,洗涤习气,每天若以...

【推荐】光阴不虚度、精神不浪用

我们怎么面对时间和精神?世间最可珍重的莫过于精神,...

散心称名,能否除罪?能否往生?

问:散心称名,亦除罪否。 说这散心能不能除罪呢?你说...

因小拂逆便生瞋恚,岂非自小其量

【原文】 我若因小拂逆,便生瞋恚。岂非自小其量,自丧...

生忍与法忍

「羼提波罗蜜」,羼提即忍辱,忍字心上一把刀,要做到...

善良被人利用,该怎么办

佛弟子相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总还是更为善良一些的,更...

契悟当下这一念心

现代人总觉得生命很短暂,所谓「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