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五戒与十善的关系

界诠法师  2021/05/1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五戒与十善的关系

十善含摄在五戒之中,故常有五戒十善并称。修五戒十善,同得人天果报。十善亦为五戒之分化,离五戒并不别有十善。以类别而言,十善分属身、语、意三业。持修十善之行,乃为生于善道之行,谓十善业道,反之为十恶业道。

业行的体相差别,非常深广复杂。但一切业行,以十业道为根本。十业道中有善有恶,恶的名十恶业道,善的名十善业道。十恶业道即:杀生、偷盗、邪淫、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欲、嗔恚、邪见。与十恶业道相反则为十善业道。

五戒中的妄语,实则含摄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之三善。两舌是挑拨离间;恶口是毁谤攻击、骂詈、讽刺、刻薄语言等;绮语是花言巧语,言不及义等语。可知五戒概括了十善的身语二业的七支善戒。至于意业所属的贪欲、嗔恚、邪见三支,如不假身语二业的表现,便不成其为善恶之造作。意业三支,由身语七支所摄受,意业支配身语二业,身语二业表现意业,意业不能不假身语二业而有所造作。身语二业,若无意业为其造作恶的主宰,所造恶业。亦不成重罪,甚至无罪。所以,五戒即具十善。

五戒中的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即十善中的身三业,为救生、布施、梵行。五戒中的不妄语,即含摄十善中的口四业,为诚实语、和诤语、爱软语、质直语。五戒中的不饮酒,可为十善中的意三业,即为不净观、慈悲观、因缘观。因酒能令人昏沉迷惑而失理智、贪、嗔、邪见亦为如是。

十业之果报

行十不善业的果报,在《华严经》中说得非常明了。即:“十不善道,是地狱、畜生、饿鬼受生因;十善业道,是人天因。十不善道,上者地狱因、中者畜生因、下者饿鬼因。

于中杀生之罪能令众生堕于地狱、畜生、饿鬼。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短命,二者多病。

偷盗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贫穷,二者共财不得自在。

邪淫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妻不贞良,二者不得随意眷属。

妄语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多被诽谤,二者为他所诳。

两舌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眷属乖离,二者亲族弊恶。

恶口之罪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常闻恶声,二者言多诤讼。

绮语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言无人受,二者语不明了。

贪欲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心不知足,二者多欲无厌。

嗔恚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常被他人求其长短,二者恒被于他之所恼害。

邪见之罪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生邪见家,二者其心谄曲。”

行十善道,能成就人天乃至无上菩提。《十善业道经》说:“人天身、声闻菩提、独觉菩提、无上菩提皆以十善业道为根本而成就。”修持五戒十善,有出离心,方可证得贤圣果位。如果但求人天福报,或其戒力薄弱,可不堕于三途,待因缘成熟,发出离心,越出三界。或持一二戒,亦可保住人身。以其所持戒力强弱,决定果报之殊异。满持五戒,可生欲界第六天,多半是生到四天王天及三十三天。生色界及无色界为禅定之力,非此能得。作为佛弟子不应求人天福报,应求出世无漏圣果。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知识文章列表
界诠法师文章列表

斌宗法师《涅槃是什么》

前言 修学佛法最后的归趣在求证涅槃,那么学佛修行的...

什么时候适合通读大藏经

问: 什么样的人,在什么时候适合通读大藏经?通读大...

每天都要上香吗,还是心到就可以了?

问: 师父,像我们初学佛法的人,是每天都去上香拜佛...

要正确理解佛法,不要投机取巧贪快速

我们修行期间,往往会投机取巧,贪图速达,就是快一点...

念佛与持咒有何不同

念佛与持咒,本来源于修定的方法之一,然在净土教法及...

弘一大师晚晴集

1、若失本心,即当忏悔,忏悔之法,是为清凉。(金刚...

如何择法择师

问: 如何择法择师? 智慧法师答: 《瑜伽师地论》里...

佛教不是偶像崇拜者

佛教不是偶像崇拜者,如果要说佛教有崇拜的话,那么,...

【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普贤行愿品...

【注音版】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大宝积经

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

浴佛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峯山顶,与大苾刍众千...

如是我闻

我们在每部经典的开头,都看到这样四个字:如是我闻。...

什么是般舟三昧

各位有缘,阿弥陀佛,在净土法门中,有一种特别的修法...

八关斋戒的含义是什么

初名云戒、云斋、云关者,众名乃异,莫不摄净归心也。...

哪些人不可以出家呢

要想成为僧人,首先必须出家。是否任何人都可以出家呢...

【佛教词典】八倒

(名数)凡夫二乘迷执之八种转倒也。常乐我净为凡夫之...

【佛教词典】摄衣作法界中村相

亦名:作法摄衣界中村相、衣界中村相 子题:村、净人居...

常啖人间肉鲜美,谁知盘盏肠食毒

【猪肉】 味苦,性微寒,有小毒。牡曰,牝曰彘,子曰豚...

看到同修不好的言行时,当如何去做

问: 祖师说真正修道人,不见他人过,我是一个小道场的...

圣严法师《提升人的质量》

人的质量,就是人的品格、品德、气质。气质是可以改变...

做梦的五个原因

总是被问梦见什么什么是怎么回事,好像佛教就是要帮别...

有一念的大悲心,就可感得无边的果报

种种的方法,个人的用心不同,经常用这个心,你就是菩...

能够调伏自己,就战胜了所有的外境

正修当中有一个偈颂,先看一个偈颂。 《行论》云:恶有...

邪淫给家庭社会带来的惨痛教训

根据百科全书对婚姻的定义,是一男一女彼此相爱,并愿...

工作生活忙碌,怎样达到念佛三昧

问: 如果工作生活忙碌,怎样达到念佛三昧? 大安法师...

为梁武帝说法七昼夜的僧达法师

南北朝时的高僧僧达法师,曾受到当时四个皇帝的礼遇,...

念佛的十种功德

若人受持一佛名号者,现世当获十种功德利益:一、昼夜...

树立素食的正知见

问: 请益法师一个问题,世间有这样的观点,认为维生素...

现报、生报、后报

现报 就是我这一世行善或者作恶,就我这个业报身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