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什么叫涅槃?大小乘涅槃有什么差别?

净界法师  2021/06/2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什么叫涅槃?大小乘涅槃有什么差别?

我们再看看什么叫涅槃,涅槃,梵语,此云“寂灭”、“无生”。谓由断除烦恼,尽除生死,所显清净无染、不生不灭之境界,于中具足无量无边微妙功德,尽未来际,恒自受用寂静无为之法乐,名为“涅槃”,亦名“断德”。

涅槃翻成中文有两个意思:第一个,从它因地的作用来说,叫寂灭。因为他消除了心中的烦恼,他没有烦恼的躁动相,叫寂灭;

第二个,从果地的受用叫作无生。因为他已经不再招感三界的生死——生命的那个生的力量,十二因缘那个生的力量被破坏了。他在因地断除烦恼,在果地了脱生死,所以他有一种清净无染、不生不灭的境界。他有什么好处呢?他是恒常受用这种寂静安稳的快乐,叫作涅槃。

所以一个修行人,开始在观照内心、调伏内心的时候,你的生命会有两个东西出现:

第一个,你的智慧慢慢地取代你的感情,你不再用感觉来引导你了,会用智慧来引导你。

第二个,你的身心会比较寂静、安稳。就是菩提涅槃这两个功德慢慢生起了。

我们来看看涅槃有三个差别。

一、有余依涅槃,子缚已断,果缚犹在。

二、无余依涅槃,子果俱亡,灰身泯智。二乘圣人。

三、无住处涅槃,般若大悲,万德庄严。佛、菩萨。

这个涅槃有三种,前面两个是小乘的涅槃。

我们先看有余依涅槃。我们先解释有余依这个“依”。这个依止就是所谓的色身。阿罗汉有两种:一种是他成就阿罗汉果以后,他的色身还在。也就是说,他的心已经成就了我空的菩提,他的智慧已经成就了,这种我执也被破坏了,但是他的生命还没有结束,他过去生的业力还在,这个叫“子缚已断”。“子缚”就是指他的因地的烦恼被破坏了。但是“果缚”犹在,他这个业报身还在。

那么这会有一些微细的问题,比方说他去托钵,天气热他可能会中暑;比方说他吃了坏东西,会拉肚子。当然他内心没有痛苦的感受,因为他内心已经有这种菩提的智慧来摄受他,所以他对那种感受的取着已经破坏了。虽然没有感受,但是他有那个相状出现,他也会示现很多的病痛出来,他该生病还生病,但是他不起烦恼,这个就是所谓的“有余依涅槃”。

第二个,子缚跟果缚都消失了,灰身泯智了。阿罗汉,从他证得阿罗汉果的那一天开始,我们看《阿含经》,阿罗汉的心只有一个,就是赶快趋向涅槃城,他对色身是极度的厌恶,但是佛陀规定不能自杀,所以阿罗汉只好等时间。他真的等得受不了了,他就入灭尽定休息一下,然后灭尽定时间到了,他又出来托钵,托完钵吃饭就打坐。

等到时间结束的时候,阿罗汉起大欢喜——“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皆办,不受后有”,他讲完四句偈以后,用三昧真火把身体烧掉,然后就进入偏空涅槃,就完全休息了,叫灰身泯智。灰身,就是他的三昧火把身体烧掉了,泯智,就是他的我空的智慧,把他所有的内心分别给停下来。所以,二乘的圣人一旦入了涅槃,他就跟众生完全没有接触了,就一潭死水了,只能够自受用。

我们看第三个,大乘的无住处涅槃。这个无住,包括不住生死,他也不住涅槃。他那个涅槃当中有般若的大悲跟万德庄严。大乘的涅槃,它有两个不同:第一个,他在入了涅槃以后有身心世界,就是他有生命的现象。一方面他有身,他一定有一个法身。有法身,他也就会有应化身跟报身,三身都具足。

另一方面,他有一个依报的国土。一定有身土的;第二个,他有一个大悲心来摄受众生。所以,大乘的涅槃,它是有自受用的万德庄严,跟他受用的般若大悲。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知识文章列表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五戒受持不住能舍戒吗

问: 弟子无意中破了五戒的酒戒和食鸡蛋。如果受持不住...

星云大师《日常修行》

修行非口号、形式,而是要将佛法运用到生活里。修行离...

不要向鬼神外仙请教

因为我们本师已经入涅槃了,把三藏十二部教典留在世间...

四事之教

释迦牟尼佛与大比丘众五百人,在古印度毗舍离城的祇园...

出家有些什么样的条件

关于剃度出家世人的看法非常矛盾,有人认为是了此残生...

须跋陀罗--佛度化的最后一位弟子

古时在印度阿那跋达多的水池边,住着一位已经一百二十...

念咒可以结手印吗

问: 念咒可以结手印吗?比如准提咒。 宏海法师答:...

如何看待某人是菩萨再来

问: 请问法师,接触佛法以来经常听到这个人是法身大...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

楞严咒注音版

楞严咒注音版...

【注音版】劝发菩提心文

劝发菩提心文...

佛说长阿含经

长阿含经序 长安释僧肇述 夫宗极绝于称谓,贤圣以之冲...

慈悲三昧水忏的来源

《慈悲三昧水忏》共上中下三卷,今收于《大正新修大藏...

中国的佛塔有几种类型

1、楼阁式塔: 在中国古塔中的历史最悠久、体形最高大...

五逆重罪与无间地狱

《集颂》: 杀母弑父害罗汉,破僧出佛身中血。 随犯一...

八关斋戒

八关斋戒是佛陀为了使在家信众有机会学习出家生活,藉...

【佛教词典】总苞众义支

【总苞众义支】 唯识宗所依经论的‘十支论’之一,即《...

【佛教词典】慧安

(一)(582~709)唐代僧。荆州支江(湖北)人,俗姓卫...

为临终的病人指一条路

宋代有个荆王夫人也是站着走的,有人神游极乐世界,还...

学佛学什么

一、学习佛法以增进道德戒学 佛教的戒条有很多种,但...

何谓「转轮圣王」

好,各位,阿弥陀佛!大家吉祥。 今天在这里想跟大家谈...

「上根人」看电视,「下根人」进禅堂

修行,最主要一个根本的东西就是要有信心、要有道心。...

一生中这八种朋友是必不可少

有这样一句歌词:朋友多了路好走。于是,我们便急着把...

专注做事少成见

在修行中我们的智慧是因为我们的成见给障碍了。要想开...

万德洪名为何对每个人的加持力不一样

净土宗在整个大乘八宗中的特色,就是它是一种佛力加被...

如何顺利完成一昼夜经行念佛

大家到东林寺参加昼夜经行,首先要遵守经行的秩序。经...

你的遭遇就是你的思想行为的结果

断天人贫,这个断天人贫呢,你做种种的恶事,做这五逆...

宋代高僧遵式法师

几乎每一位高僧大德,常讲到说他的弘化事业,能够教化...

往生极乐的九字真言

我们要先声明,这里所说的真言,不是密宗行人所持的咒...

人生旅途要随缘

生命是一个缘生的历程。有过去的因,还得有现在的缘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