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天台八教丨通教

2021/07/1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天台八教丨通教

通教是化法四教中的第二教,主要以五时中方等与般若二时中所宣说的因缘即空、无生四谛为教旨。有关通教“通”的含义,高丽谛观法师在《天台四教仪》中说:“通前藏教,通后别圆,故名通教;又从当教得名,谓三人同以无言说道,体色入空,故名通教。”这一段文字与智者《法华玄义》中有关通教的解释相类似。

总结来说:其一,从根机方面而言,修学通教的菩萨有利根、钝根二种,钝根菩萨与前面藏教中人同证但空之涅槃,称为通前藏教;利根菩萨在修学时能体悟当体即空,了知不但空之义,通于后面别教、圆教所诠的中道实相之理,称为通后别圆。因为通教菩萨能通前通后,所以称之为通教。其二,从修学教法而言,藏教的三乘,声闻学四谛理,缘觉学十二因缘,菩萨学事六度,他们是各个不同;通教三乘是共学四谛、十二因缘、六度,在三法中皆见当体即空之理,所以称之为通。

智者大师晚年所著的《维摩经玄疏》以及《四教义》中,又将通教分为八个方面来说明:(一)教通,此教为三乘通稟;

(二)理通,三乘同見偏真之理;

(三)智通,三乘同得巧度之一切智;

(四)断通,三乘同断见思之惑;

(五)行通,三乘同修見思無漏之行;

(六)位通,三乘同经历乾慧地乃至辟支佛地等位次;

(七)因通,三乘同以九无碍为因;

(八)果通,三乘同得九解脫及二种涅槃。又此教称通教,而不称共教,是因为通教的教义不仅近共藏教,也远通别、圆二教,因此以通教为名。

在《四念处》一书中,还进一步阐发了通教学人的三个含义:第一,因果皆通,指的是三乘人,他们共学行因,得果也相同。第二,因通果不通,指利根菩萨,他们因时虽然三乘共学,果时却被分別接入別教、圆教。第三,通別通圆,指本身就是别教、圆教根机的菩萨,他们虽学通教,也能藉由通教当体即空之理为方便,而证入别教、圆教中道之智解。

通教的教法主要以空为主要,三乘同修般若,共观因缘即空之理。如果说,藏教中是以分析的方式,将一切色心之法层层分析、分解(析空观),从而得出我空法有的结论;那么通教则是不经分析,以当下了悟的方式体证一切空(体空观),也即是当下我空、法空。通教是通往大乘之始,因此是正化菩萨,旁化二乘。

天台判藏、通二教皆为界内之教,同断见惑与思惑,能见偏真之理,出离三界的分段生死。至于两者的不同,则是按照钝根与利根进行划分,藏教为钝根,析色见空,所以称为界内之拙度;通教是利根,能观当体即空,称之为界内之巧度。同时,通教因能通于大乘,其中的空中包含中道之理,因此通教利根菩萨能依于这中道之理,得以接入别、圆二教,这用专有名词可以称之为别接通,圆接通,因为具有这种功用,通教理所当然的被视为大乘初门。

通教的修行阶位,有乾慧地、性地、八人地、见地、薄地、离欲地、已办地、辟支佛地、菩萨地、佛地之十地,最利根机者,在进入第四地后就会被接入别、圆二教中;中根者,第五、第六地时被接,下根者第七或第八地时被接。通教如其名,是通小乘、大乘的一个中间阶段,要么退后入小乘,要么往前去大乘,因此并没有真正的第九地或第十地的菩萨、佛,这称之为有教无人或果头无人。

以上是通教的主要内容,按天台四教四种佛的说法,通教的佛,是坐七宝菩提树下,以天衣为座,现带劣胜应身成佛。通教的法,是无生四谛,以一切空为根本。通教的僧,是通三乘,正化菩萨,旁化声闻。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知识文章列表

天台宗的基本架构

天台宗创立于陈、隋之交,兴盛于唐、宋之际,是汉传佛...

要用哪种思考模式来离开娑婆世界呢

在《法华经》的思想,天台教观有三种方法离开三界,会...

一心三观是天台宗最好的武功秘籍

这个一心三观是天台宗最好的武功秘籍。诸位!你想想看...

藏教修行位次——名字即佛

二、名字即佛。 名字即者,学名字也。知一切法,从因缘...

天台八教丨顿教

天台教法,主要有化法、化仪两大类的教化方式。藏、通...

天台八教丨五时八教的名称由来

说到天台宗,最具代表性的一个名词应该就是五时八教,...

天台宗传法仪轨

一、迎师 传法时至,鸣钟三下。诸师及观礼随喜者齐集法...

净土念佛与天台止观相成

佛法自汉流入震旦,前后所明,共为十大宗,欲求其洞彻...

地藏菩萨本愿经

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

【注音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普门品(日诵式版本)...

【注音版】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

佛教中的九种食

佛教认为食有长养、资益之义、包括物质与精神两方面。...

比丘十八物

所谓比丘十八物,又称头陀十八物,即是指古代大乘比丘...

佛学之宇宙论——九地

依三界施设九地,欲界一地,色界四禅分为四地,无色界...

徐恒志居士《佛教常识问答》

徐恒志老居士简介 徐恒志居士,1915-2007,原籍浙江镇...

【佛教词典】众生

(术语)梵语萨埵Sattva,仆呼善那。新译曰有情,旧译...

【佛教词典】诸佛相望有等有别

【诸佛相望有等有别】 p1360 俱舍论二十七卷四页云:诸...

不思议业力,虽远必相牵,果报成熟时,求避终难脱

过去,在一座佛寺前的市集上,有一些做生意的摊子,其...

阿弥陀佛令一切众生毕竟大乐

净土法门,阿弥陀佛所启建的这样的一个大愿,施设净土...

幸运和不幸,都曾光顾过你

大卫的叔父在波士顿,是个商人,要让他在自己店里工作...

心善是最大的福田

那年,他只15岁,父亲与人合伙开办不久的工厂不幸倒闭...

感恩包容分享结缘——禅与现代人的生活

一、大乘佛法核心智慧与慈悲 我们今天所在的这个地方,...

星云大师《如何启发聪明智能》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很聪明,有智能,但是聪明智能不是你...

龙树菩萨:广大发愿颂

所有一切众生类,过未现在世无尽, 而诸佛刹广无边,彼...

寺院晨钟暮鼓的仪轨

佛钟包括大钟和小钟,它们的鸣法非常的繁杂,不同的佛...

佛法是心法

释迦牟尼佛(公元前565~公元前486年)发现了人生规律...

善男子善女人的含义

善男子(梵kula-putra;巴kula-putta;藏rigs-kyi b...

鞭打白骨,为时晚矣

修行人出外行脚云游,看到一个人在路旁焚香、供花、献...

生命的真相是什么

生命的真相是什么?生命不过是灵魂随业流转而不断生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