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一心三观是天台宗最好的武功秘籍

净界法师  2021/11/2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一心三观是天台宗最好的武功秘籍

这个一心三观是天台宗最好的武功秘籍。诸位!你想想看,中国的祖师何其多,哪一个祖师被称为东土小释迦?以释迦佛尊称的有没有?华严宗的杜顺大师、法藏大师,唯识宗的玄奘大师、窥基大师,三论宗的嘉祥大师,哪一个祖师堪称小释迦?没有!只有智者大师。为什么?因为他对中国佛教贡献太大,他提出一心三观的思想,可以说把整个多元化、错综复杂的修行做一个简单的整合。

他就告诉你,第一个,遇到问题,不要站在妄想的角度。因为你一站在妄想,你落入情绪,你就很容易做出偏激的行为,要么做得超过,要么做得不够。

所以第一个,先恢复平常心,先观想自己本来没有这个妄想,先安住一念心性。然后就修空观、修假观。这个妄想该破坏,有些时候不是直接破坏,有时候先直接生起一个善念,它这个妄想自己会破坏掉。所以它这个操作有很多方法。

总而言之就是破坏门跟建设门,有所破坏,有所建设,就是顺入中道。怎么操作,诸位就各凭本事,这个原则就是这样。你凭自己的经验,有时候会说,遇到这个事情我老是打压它,不对;有时候你告诉自己,我生起一个理想抱负,它自己会消失掉。有时候生善会有帮助于灭恶,假观也会帮助你修空观。所以这个有很多经验,也没办法传授,你自己看着办。

总而言之,你自己操作久了,会有一套你自己的善巧。大方向就是安住一念心性,空假二观交互作用。重点在于想办法减少娑婆世界的妄想,想办法增加净土的念想,这个是重点。

附:

三观:指天台宗三观,即:空观、假观、中观。空观是观诸法缘生无性,当体即空;假观是观诸法虽同幻化,但有假象和作用;中观是观诸法非空亦非假,亦空亦假之中道实理。修此三观,能破三惑,证三智,成三德。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不乐于五蕴则解脱

昔日,佛在毗舍离猕猴池侧重阁讲堂时,有四十位比丘住...

如何才能超越色阴的障碍

再看辛三的悬示色阴尽相。这个地方佛陀先预先地显示这...

功夫做的纯熟,妄想烦恼就会辗转消失

不是说很舒服、很容易的就把自己所干的事情干好,就是...

不要责怪妄想,要用佛法来引导它

十法界是怎么分立的?大家的心都是清净本然,都是具足...

为什么会有大海平地呢

这一念迷情妄动以后,产生了三种相续,所谓的世界相续...

全真在妄,所有真实功德就在妄想当中

蕅益大师这个地方给我们一个什么样的观念?就是说我们...

生命是让你来历练的,把今生当真,临终往生就很难了

《楞严经》在看今生,是认为今生的生命,是没头没尾,...

如何处理修行中生起的种种妄想

同参道友们来问话,不要客气,直道些好。本来诸方丛林...

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

【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弘化社32分本)...

【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佛说盂兰盆经...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

有六种祸患会致钱财消散通往恶道

【原文】 又,居士子!有六患,消财入恶道,当识知。何...

遇到抢救不过来的患者可以为他念佛吗

问: 末学在医院上班,遇到抢救不过来的患者该怎么办?...

【推荐】折福太深,福尽而死,故当惜福

有人说:我自己赚的钱我自己花,不把钱花光享受,不是...

聪明人为何反被聪明误

我们人在世间基本上都是追求说这个人很聪明,往往还会...

【佛教词典】兴化

(人名)魏府兴化山存奘禅师。临济玄之法嗣。后唐庄宗...

【佛教词典】天乐

(杂名)天人之伎乐也。法华经化城喻品曰:四王诸天,...

大安法师出家因缘及体会

在这个功利盛行、宗教与道德长期被边缘化的社会能踏上...

四位比丘尼的往生事迹

彭际清居士说:在我的家乡吴县,十多年来往生有证明的...

妙高禅师

妙高,字云峰,长溪人,他家世世以儒学为业,他母亲临...

我们的眼睛总是在「看」

我们天天学戒律,佛教我们防非止恶。吃饭、穿衣、说话...

极乐世界的往生者有重量吗

问: 佛经中有描述,极乐世界的地面有落花,诸上善人踩...

厌离娑婆和厌世嫉俗是一回事吗

问: 顶礼法师。厌离娑婆的厌和厌世嫉俗的厌是一回事吗...

说诚实言--佛教戒规

在《佛说阿弥陀经》中,佛陀反复提到了诸佛说诚实言一...

惟有能忍才能止诤

有一次,佛陀在俱啖弥的地方说法的时候,弟子群中发生...

【推荐】佛教中开光的真正含义

开光,即便是在非佛教界人士那里也不是一个陌生的词,...

普陀山的不可思议

说到普陀山的境界真是不可思议! 山上有前寺后寺,前寺...

如何面对适应新的工作环境

在当今时代,改换工作、生活环境已很常见。如何面对新...

真如缘起的三种问难

《大乘起信论》的真如缘起,特别是在唐朝有三种问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