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何谓「一实相印」

2021/10/1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何谓「一实相印」

一实相印是大乘不共之教理。《大智度论》云:“三世诸佛,皆以诸法实相为师。”《法华经》云:“无量众所尊,为说实相印。”实相具说即诸法实相,真实不虚。诸经论所说的空性、无我、真如、法界、法性、一乘、中道、圆成实、胜义谛等,名相虽异,无非是显示这诸法平等一味的实相。无相之相名实相,离言法性,即诸法之体性,离言辞相,离心念相。如来说空、真如、法界、涅槃等名言,都是假名施设,随世俗假立名相,以文字方便宣说,令众生依此假名言而悟入真实相。

真空

佛依此实相印,随顺众生根器,演说无量教法,或说空或说有,都是对治众生颠倒妄执。有一类众生执一切法为常为我,所以佛说无常、无我、空。此空非是断灭的恶取空。《大集经》云:“如是迦叶宁起我见积若须弥,非以空见起增上慢,所以者何?一切诸见以空得解脱,若起空见则不除。”《中论》云:“诸佛说空法,为离诸见故,若复见有空,诸佛所不化。”《无上依经》云:“阿难若有人执我见如须弥山大我不惊怪,亦不毁訾,增上慢人执著空见如一毫发作十六我不许可。”佛法重在转迷启悟,转染还净。因为众生有种种有见而执著彼此,所以佛说空以对治,令离此有见。

空,不是抹杀一切,意为推破情执。以有空理,才能建立实现觉悟自在,如非空而一成实有,又何须佛法?学佛修行又有何意义?但佛典的种种名言是从有边说,此有为假有幻有。为对治断灭恶空者,而说涅槃之妙有。

妙有

依三性三无性明妙有义。三性即遍计执、依他起、圆成实。

遍计所起执:遍是周普义,计是量度义。于众缘和合的虚妄法上,起颠倒迷执,周遍计度。以能计之心,所计之境,所现无我法妄境,此境相无实体性可得,称为情有理无。依此说相无性,指所计执的法,皆假非实有故。

依他起性:从因缘生之有为法。依是依托,他指因缘,依托众因缘而生起之义。依此立生无性,指诸法由众缘和合的存在,无实体性可生。

圆成实性:指诸法真如,圆满成就之义。真实是为简别诸法无常,而设此真如法性真实常住。依此立胜义无性,在依他起的法上。常远离前之遍计所执的实我实性,二空所显之理性。此理性即无生灭,绝诸对待,言语道断,为度生故假方便说,非可取可得。对遍计之妄有,说依他起为假有,令证圆成实之实有。此实有对妄有而立,妄去实亦不立。

三性的关系是:无为法的真如,在有为法中,除了有为法,也找不出无为法的真如。即是圆成实性,就在依他起性中,对依他起法,不起妄执,知其性空义,即圆成实性理。于依他起法上起执着分别,则成遍计执。于千差万别的诸法而悟入不生不灭的法性,即证圆成实性。

立三性意在显三无性,令知诸法毕竟空故。遍计执是妄有无实体相,令知相无性;依他起是假有无实法可生,令知生无性;圆成实是对妄有而立实有,此是真空之妙有,令证胜义无性。即知诸法的存在是缘生的幻有幻相,便可体悟真空之实相,此实相理非言语所能宣之,故说胜义无性。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知识文章列表

家里哪个位置供奉佛菩萨像好

问: 家里哪个位置供奉佛菩萨像好? 正如法师答: 家...

【推荐】人生的真相

在一个寂寞的秋天的黄昏,无尽广阔的荒野中,有一位旅...

戒定慧

(一)修戒 戒的定义是不当作的不能作,应当作的不能...

佛教徒如何对待所谓的「瑞相」

佛在经典中告诉我们:自誓受戒的时候,一个先决条件就...

不买点供品,佛菩萨就不加持你了吗

诸佛菩萨加持力,那得你自己发心,还有你得求他。有人...

一心念佛就在即心即佛

离相是谈空,离一切相,当下是要即一切法的。宗门下的...

为什么要念「南无阿弥陀佛」

我在前面的博文 南无阿弥陀佛是什么意思 中提到: 南...

阿弥陀佛为什么不示现,让大家生起信心呢

问: 我学净土法门,也念佛。我觉得如果阿弥陀佛能经常...

【注音版】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注音版】慈悲药师宝忏

慈悲药师宝忏...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

【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印光大师校印本)...

李炳南老居士《佛学常识课本》

小序一 佛法是什么?他原是一种觉悟学。吾人处在宇宙...

何谓「四大皆空」

一般人因为不认识佛教,再加上以讹传讹,经常对佛教的...

净宗五祖-少康大师

1.生平 少康大师(?---805年),俗姓周,浙江省缙云县...

各宗要略——禅宗

源流 佛教分显密和教宗之别。宗指禅学,禅宗是以心传心...

【佛教词典】玉华寺

位于陕西鄜州宜君县西南。即玉花寺。又称玉华宫寺。始...

【佛教词典】十斋日

十个行持八斋戒的好日子,即每月之一日、八日、十四日...

末法众生的障深慧浅

障就是障碍我们修行的东西。这个障有外面的障碍,有里...

星云大师《愿心的升华》

心灵境界的不断提升,使我的生活领域更加海阔天空!仅...

对义工的六点建议

现在真是个多元化的时代,社会上有许多可敬的义工,遍...

一个佛教徒的嘴巴

有一只老虎王有一天跟其它的老虎说:从今天开始,看到...

影响健康的四种根本原因

第一种原因是物质的原因 现在我们的社会污染太大,我们...

怎样面对修行中出现的境界

问: 弟子有一次在诵念观世音菩萨名号时,感觉进入了...

一句佛号作大舟,载运往生极乐国

生值佛世难。只有生在佛世,才有机会见到佛。而法是从...

小军比丘出家缘

佛在世的时候,有两个婆罗门,哥兄弟两个人。两个人,...

把三界的苦「观」出来

我们对于痛苦应该持什么态度呢?你不能逃避,也不能断...

儒家对中国传统孝道的解释

孝顺父母,是我们的传统美德。从佛家的观点来说,孝顺...

当代素食观念与餐饮业经营

如果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中国谈论素食,许多中国人可...

圣严法师:四众佛子共勉语

这二十句共勉语,并没有前后一定的连贯关系与次第,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