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阿赖耶识

星云法师  2010/06/1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阿赖耶识」是印度的语言,中文的意义就是「我」的意思。人有八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前七识都有死亡、毁坏的时候,只有第八阿赖耶识的「我」,是吾人的真心本性,它可以随着我们流转五趣六道、轮回天上人间,是永恒而不会消灭的。

阿赖耶识这个「我」的生命,就像念珠的线,把一颗颗的念珠串起来;阿赖耶识把我们一期一期、一阶段一阶段的生命衔接起来。在三世流转的生命里,虽然因为人有「隔阴之迷」,因此不知道前世、来生,但生命的业力流转,那是丝毫不差的。

玄奘大师形容阿赖耶识是「去后来先做主翁」。意思是说,人到世间上来,阿赖耶识比眼耳鼻舌身意先进入母胎;人死之后,阿赖耶识是最后离开的识,它是我们生命的主体。阿赖耶识有四种比喻,恰好说明它的功能与特色:

一、阿赖耶识像一块田地:田地是生长禾苗的地方,播了什么种子,就生长什么果实。阿赖耶识带着前六识所造的业,不管善的、恶的,经过第七识传送给它,它都会一一接受。然后在八识田中随着业力成长,是善是恶、是幸是不幸,前面的诸识都不管了,只有第八识像一块田,让种子发芽,成为果报。

二、阿赖耶识像一个仓库:仓库是存放东西的地方,金银财宝可以存放在仓库里,桌椅条凳也可以存放在仓库里。阿赖耶识就像仓库一样,存放贪、执所造作的成果,在这间仓库里,都不会被人盗取,也不会烂坏。只要等到时机因缘成熟,就会显现报应,那就是吾人在人间产生苦乐人生的主因了。

三、阿赖耶识像一片大海:在唯识家看来,阿赖耶识就像大海一样,河川溪水流到大海,大海不会嫌弃、排拒;即使把肮脏的垃圾丢到大海,也不会污染大海的清洁。就等于人在世间所造作的业力,尽管生命的主体阿赖耶识要去受业报,但业报是有尽的,生命的存在是永恒的。所以人有生死,那是业报的现象;但是真实说来,生命主体的阿赖耶识,生也未曾生,死也未曾死,它永远与时空同在,与自然共存。

四、阿赖耶识像一条命根:阿赖耶识就是吾人生命的主体,这个主体的命根就如木柴烧火,木柴烧了一根再烧一根,一根又一根的木柴尽管不同,但生命的火炬会一直延续。这就如同我们在五趣六道里流转,尽管张三、李四,猪、马、牛、羊,生命的形体不一样,但是生命的火都是一样地燃烧,所以真正的生命是不死的。

所谓「木有本,水有源」,生命其来有自,并不要神明创造,也不要上天给予,那是自然的循环、自然的业报。所以吾人在世间,只要管好自己的身口意三业,行善做功德,就算这些不是真实的,但是会影响我们的主人翁阿赖耶识去受报,因此人生的幸与不幸,就看自己的业报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星云大师文章列表
佛教知识文章列表

自性的映现

莲池大师《自知录》上说:「怨天尤人最损福,一次减三...

唯识五重观

再介绍唯识的观法:唯识五重观。怕初听同学不了解,我...

大安法师2024年正月初三开示|一念与十界

南无阿弥陀佛!各位法师,各位居士: 《彻悟禅师语录》...

六即佛之观行即佛

念念照常理,心心息幻尘;遍观诸法性,无假亦无真。 五...

回光返照,做你该做的事

回光返照、正念真如。这时第六意识开始修观─回光返照...

正确的面对业力

我们学了唯识学以后,我们看到我们无穷无尽的过去,我...

八岁龙女,即身成佛

在《妙法莲华经提婆达多品》中,有一段叙述八龄龙女即...

心念是吉凶祸福的根源

为什么会有吉凶祸福的现象呢?原来只要我们一动念,我...

佛说当来变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

肇论

肇论序 小招提寺沙门 慧达 作 慧达率愚,通序长安释...

佛说法灭尽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拘夷那竭国如来三月当般涅槃与诸比丘...

百喻经

百喻经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译...

有五根,何等为五

一时,佛住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

僧鞋的来由

在佛教的发祥地印度地处热带,所以一般人都以为释迦牟...

三皈依的含义

三皈依即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的皈字是反黑...

三法印

第一法印是诸行无常。 没有任何东西能够连续两个刹那...

【佛教词典】四门游观

(故事)释尊为悉多太子时,游观四门,见生老病死四苦...

【佛教词典】三时

(一)指教法发展之正、像、末三时,即正法、像法、末法...

【佛教图片】六祖惠能大师画传

1、惠能大师(公元638年—公元713年),中国禅宗六祖,...

微笑的冶金术

一位从事冶金行业的老板去拜谒一位禅师,他问:禅师你...

从四点来看感应的真义

很多接触宗教的人,都希望他所信仰的宗教,能给予他感...

十方国土中进食的方式多种多样,不可思议

本品中舍利弗又打了一个妄想饭点到了,大家的午餐怎么...

民国四大高僧之印光大师

各位有缘,大家吉祥。我们如果上点岁数,在农村生活过...

为什么会感觉到空虚

有人发短信问我:人为什么有时会感觉到空虚呢? 顾名...

佛陀所谓的两阶段救拔

这一段是讲到〈譬喻品〉,所谓的三界火宅。那么三界火...

不至心念圣号,是不是就没有功德

地藏菩萨是普遍加持的,但是在这个地球上的六十多亿人...

真正用功的人,有功夫的人看一眼就知道了

再说调心。这个心就是当下这一念,我们在堂中用功办道...

念佛和八十八佛哪种忏悔力量大

问: 念佛需要拜八十八佛忏悔业障吗?不是至心念佛能...

弘扬佛法首先要弘扬儒家文化吗

问: 有人说,没有儒家文化,佛家文化就没有基础,弘...

如何消除业障与消业的征兆

一切法由心想生。罪由心起,必将由心忏悔。只有心地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