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佛陀所谓的两阶段救拔

净界法师  2021/11/1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佛陀所谓的两阶段救拔

这一段是讲到〈譬喻品〉,所谓的三界火宅。那么三界火宅佛陀用两段来说明,一个是长行,第二个是重颂。长行的意思主要是讲到释迦牟尼佛跟弟子之间相互的一个互动关系,说我们每一个众生都有两套“房子”:

一套是真如之宅,我们众生本具的真如佛性。因地叫做一念心性,果地叫做清净法身。这个房子不但高大,而且具足功德庄严,这是我们原来的家。

另外一套房子就是三界之宅。我们由于过去的业力,会在三界得一个五蕴的色受想行识的果报体,这个是我们现在的家。这个家的特色是,它有快乐,但也有痛苦。我们为了追求快乐,必须受到老病死的折磨。

所以我们基本上就两个“家”:一个是我们真正的家,一个是我们暂时住的房子。

我们凡夫的心态是这样,我们喜欢在三界之宅待着。为什么呢?虽然有老病死,但是它有种种的快乐,有种种的游戏。所以我们虽然受了老病死的折磨,但是我们不怕。这是我们凡夫的心态,只看眼前,不看未来。所以佛陀慈悲就来到了我们三界之宅,陪着我们成长,陪着我们,告诉我们说,这个房子你别待了,你还是回家吧,家里面有功德庄严。

但对我们凡夫来说,功德庄严是比较遥远的,追求快乐对我们来说是比较贴近的。这是根机的问题。所以佛陀说,好,你享受快乐也没事,那你就边享受快乐边学佛。所以佛陀就施设种种的法门来教导我们如何回家。佛陀生生世世,一而再、再而三地来到三界,示现八相成道。而我们就在三界里面,一方面享受世间的快乐,一方面修学佛法。

直到有一天,佛陀离开我们一段时间以后再回到三界,突然间产生了变化,佛陀看到这个三界起火了,这个时候“生大惊怖”。也就是说,佛陀一开始都是鼓励我们直接回家,但是当佛陀看到火以后,他深入地思惟一件事情,说是“若但赞佛乘,众生没在苦,破法不信故,坠于三恶道”。也就是说,当我们的三界果报体从寿命八万四千岁一直递减到两万岁以内,乃至于到八十岁的时候,这个三恶道的危机出现了。

诸位!佛陀可以陪我们成长,但是佛陀画一条底限,就是你不准给我堕三恶道。这是佛陀的底限。所以佛陀看到三恶道的危机出现的时候,就生起大惊怖,然后改变了他的教育策略。佛陀暂时不要我们回家了,佛陀就跟我们说,你不就是要快乐吗?我的佛法里面多的是快乐,比方说涅槃寂静乐。

你要是喜欢修小乘法,我们也有,你安住在寂静当中,身心世界也出现无量的快乐让你享受;你要是发了菩提心,走大乘佛法,我们也有菩提觉法乐,大乘的法乐让你修学。所以佛陀不再讲“功德庄严”这四个字了,开始用快乐来摄受我们。为什么?因为时间紧迫,大火已经生起,三恶道危机出现了。

诸位弟子们知道我们不用追求功德庄严,可以追求快乐,那刚好满足我们的心愿。所以这个法一旦投机,他就会主动地去追求。所以大家就争相走出三界之宅,来到了空地。从三界的火宅到真如本性,佛陀设立了一个中间的休息站,就是“我空”的真理。这个地方没有火,但是也没有功德庄严。所以佛陀的意思怎么样?先免除灾难,保住不堕三恶道,保住你的善根。

三乘的弟子来到了空地以后,就坐在空地休息,至少没有火了!他们就跟佛陀说,您当初答应我们的羊车、鹿车、牛车呢?佛陀这个时候从仓库里面开出了又高又大的大白牛车。他说你上去坐,我当初答应你的快乐也是有,另外还有功德庄严。佛陀意思就是说,其实享受快乐跟成就功德庄严是不冲突的。所以三乘的诸子搭上了大白牛车,就快乐地回家了。

这个就是佛陀所谓的两阶段的救拔:第一阶段先免除灾难,离开三界;第二阶段就是等赐大车,直趋佛道。前面的长行文就是在讲这个观念,佛陀为什么要“为实施权”,又如何“开权显实”。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火宅尘劳,何时是了

火宅尘劳,何时是了?安乐得一日,便是千万日样子也。...

【佛学漫画】《法华经》故事之富翁穷子喻

一切有情众生皆是佛子,具有佛性并且皆可成佛,然而有...

不能忽略权法的重要

我们看第三个,辛三的说法教化。看经文。 华光如来,亦...

怎么才称得上「真佛子」

舍利弗尊者本来是认为三乘法门各走其道,彼此不能相通...

火宅三车喻

有一位大长者,年事已高且家财万贯,拥有无数的田宅仆...

【佛学漫画】《法华经》故事之髻中明珠的譬喻

髻中明珠的譬喻...

成佛之道的两个阶位

智者大师把整个成佛之道简单地判作两个阶位:一个是般...

做人不痛苦?那是火宅啊

问: 西方极乐世界固然很好,但我也很珍惜现在。虽然遇...

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

【注音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注音版】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华严经·净行品

(据《华严经疏钞》分段)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

忽于中夜,遥见远方街巷亲族眷属,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辛九,逼心飞出夜见远方。 这个逼心,就是说那个止观的...

为什么为人处事要诚实信誉

问: 为什么为人处事要诚实信誉? 方海权答: 经中说...

定不定业对净土宗的往生有什么启示

定业就是说,这个业的结构非常坚固,它有主动得果报的...

尊重他人的秘密,务必要守口如瓶

生活中,我们不仅要保存自己的秘密,也要尊重他人的秘...

【佛教词典】火吽

密教护摩法之异名。火,指火法,即护摩法。吽(梵 hū...

【佛教词典】憍奢耶衣

憍奢耶,梵语 kau?eya,巴利语 kosseyya,系指野蚕之茧...

天下第一大傻瓜

有一首偈说: 瞋是心中火,能烧功德林;欲行菩萨道,忍...

夫妻之间的真情真爱

晏子德才兼备,他辅佐了齐国三代君王,身居高位,俸禄...

如何为儿孙谋划久远的福利

人未有不为自身及与子孙谋者,而谋之之道,固宜参详。...

圣严法师《把孩子「过继」给观音菩萨?》

一位居士曾经问到:一些父母生下孩子后,为了使孩子平...

善用其心,善待一切

动和静,昏和散,这是一切事物乃至生命存在的基本形态...

修持以净心为要,处世以慎言为先

自己的修持以心地清净为最重要,处世接物以言语谨慎为...

婚姻美满之道的三个步骤

佛在《玉耶女经》里说到,上等的夫妻关系是互相欣赏,...

道证法师:用坐电梯来比喻净土法门

下面我们打个比方来说净土法门。净土法门是『坐电梯』...

功德回向的原理和意义是什么

问: 功德回向的原理和意义是什么?各种不同的功德偈...

爱人者人恒爱之

人们常问:天堂、地狱在哪里?就在人间! 如果每一个...

破斋酬业的故事

破斋酬业,这是《现果随录》里面记载的,也是安士居士...

戒律不是束缚而是自由

自由一定建立在因果法则之上。好比农夫有自由决定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