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第六

繁體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第六

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

◎发趣品第二十

佛告须菩提:「汝问:『云何菩萨摩诃萨大乘发趣?』若菩萨摩诃萨行六波罗蜜时,从一地至一地,是名菩萨摩诃萨大乘发趣。」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从一地至一地?」

佛言:「菩萨摩诃萨知一切法无来去相,亦无有法若来若去、若至若不至、诸法相不灭故。菩萨摩诃萨于诸地不念不思惟,而修治地业亦不见地。何等菩萨摩诃萨治地业?菩萨摩诃萨住初地时行十事:一者、深心坚固、用无所得故。二者、于一切众生中等心,众生不可得故。三者、布施、施者、受者不可得故。四者、亲近善知识,亦不自高。五者、求法,一切法不可得故。六者、常出家,家不可得故。七者、爱乐佛身,相好不可得故。八者、演出法教,诸法分别不可得故。九者、破憍慢,法生慧不可得故。十者、实语,诸语不可得故。菩萨摩诃萨如是初地中住,修治十事治地业。

「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住二地中常念八法。何等八?一者、戒清净。二者、知恩报恩。三者、住忍辱力。四者、受欢喜。五者、不舍一切众生。六者、入大悲心。七者、信师恭敬谘受。八者、勤求诸波罗蜜。须菩提!是名菩萨摩诃萨住二地中满足八法。

「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住三地中行五法。何等五?一者、多学问,无厌足。二者、净法施,亦不自高。三者、净佛国土,亦不自高。四者、受世间无量勤苦,不以为厌。五者、住惭愧处。须菩提!是名菩萨摩诃萨住三地中应满足五法。

「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住四地中应受行不舍十法。何等十?一者、不舍阿兰若住处。二者、少欲。三者、知足。四者、不舍头陀功德。五者、不舍戒。六者、秽恶诸欲。七者、厌世间心,顺涅槃心。八者、舍一切所有。九者、心不没。十者、不惜一切物。须菩提!是名菩萨摩诃萨住四地中不舍十法。

「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住五地中远离十二法。何等十二?一者、远离亲白衣。二者、远离比丘尼。三者、远离悭惜他家。四者、远离无益谈说。五者、远离瞋恚。六者、远离自大。七者、远离蔑人。八者、远离十不善道。九者、远离大慢。十者、远离自用。十一者、远离颠倒。十二者、远离淫怒痴。须菩提!是为菩萨摩诃萨住五地中远离十二事。

「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住六地中当具足六法。何等六?所谓六波罗蜜。复有六法所不应为。何等六?一者、不作声闻、辟支佛意。二者、布施不应生忧心。三者、见有所索心不没。四者、所有物布施。五者、布施之后心不悔。六者、不疑深法。须菩提!是名菩萨摩诃萨住六地中应满具六法、远离六法。

「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住七地中应远离二十法所不应着。何等二十?一者、不着我。二者、不着众生。三者、不着寿命。四者、不着众数乃至知者见者。五者、不着断见。六者、不着常见。七者、不应作相。八者、不应作因见。九者、不着名色。十者、不着五阴。十一者、不着十八界。十二者不着十二入。十三者、不着三界。十四者、不作着处。十五者、不作所期处。十六者、不作依处。十七者、不着依佛见。十八者、不着依法见。十九者、不着依僧见。二十者、不着依戒见。是二十法所不应着。复有二十法应具足满。何等二十?一者、具足空。二者、无相证。三者、知无作。四者、三分清净。五者、一切众生中慈悲智具足。六者、不念一切众生。七者、一切法等观,是中亦不着。八者、知诸法实相,是事亦不念。九者、无生法忍。十者、无生智。十一者、说诸法一相。十二者、破分别相。十三者、转忆想。十四者、转见。十五者、转烦恼。十六者、等定慧地。十七者、调意。十八者、心寂灭。十九者、无阂智。二十者、不染爱。须菩提!是名菩萨摩诃萨住七地中应具足二十法。

「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住八地中应具足五法。何等五?顺入众生心。游戏诸神通。见诸佛国。如所见佛国,自庄严其国。如实观佛身,自庄严佛身。是五法具足满。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住八地中复具足五法。何等五?知上下诸根。净佛国土。入如幻三昧。常入三昧。随众生所应善根受身。须菩提!是为菩萨摩诃萨住八地中具足五法。

「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住九地中应具足十二法。何等十二?受无边世界所度之分。菩萨得如所愿。知诸天、龙、夜叉、揵闼婆语而为说法。处胎成就。家成就。所生成就。姓成就。眷属成就。出生成就。出家成就。庄严佛树成就。一切诸善功德成满具足。须菩提!是名菩萨摩诃萨住九地中应具足十二法。

「须菩提!十地菩萨当知如佛。」

尔时慧命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深心治地业?」

佛言:「菩萨摩诃萨应萨婆若心集一切善根,是名菩萨摩诃萨深心治地业。」

「云何菩萨于一切众生中等心?」

佛言:「若菩萨摩诃萨应萨婆若心生四无量心,所谓慈、悲、喜、舍,是名于一切众生中等心。」

「云何菩萨修布施?」

佛言:「菩萨施与一切众生,无所分别,是名修布施。」

「云何菩萨亲近善知识?」

佛言:「能教人入萨婆若中住。如是善知识亲近谘受恭敬供养,是名亲近善知识。」

「云何菩萨求法?」

佛言:「菩萨应萨婆若心求法,不堕声闻、辟支佛地,是名求法。」

「云何菩萨常出家治地业?」

佛言:「菩萨世世不杂心出家,佛法中出家,无能障阂者,是名常出家治地业。」

「云何菩萨爱乐佛身治地业?」

佛言:「若菩萨见佛身相,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终不离念佛,是名爱乐佛身治地业。」

「云何菩萨演出法教治地业?」

佛言:「菩萨若佛现在、若佛灭度后,为众生说法,初中后善,妙义好语净洁纯具,所谓修多罗乃至忧波提舍,是名演出法教治地业。」

「云何菩萨破于憍慢治地业?」

佛言:「菩萨破是憍慢故,终不生下贱家,是名破于憍慢治地业。」

「云何菩萨实语治地业?」

佛言:「菩萨如所说行,是名实语治地业。是为菩萨摩诃萨初住地中修行十事治地业。」

「云何菩萨戒清净?」

「若菩萨摩诃萨不念声闻、辟支佛心及诸破戒、障佛道法,是名戒清净。」

「云何菩萨知恩报恩?」

「若菩萨摩诃萨行菩萨道,乃至小恩尚不忘何况多,是名知恩报恩。」

「云何菩萨住忍辱力?」

「若菩萨于一切众生无瞋无恼,是名住忍辱力。」

「云何菩萨受欢喜?」

「所谓成就众生以此为喜,是名受欢喜。」

「云何菩萨不舍一切众生?」

「若菩萨念欲救一切众生故,是名不舍一切众生。」

「云何菩萨入大悲心?」

「若菩萨如是念:『我为一一众生故,如恒河沙等劫地狱中受勤苦,乃至是人得佛道入涅槃。』如是名为为一切十方众生忍苦,是名入大悲心。」

「云何菩萨信师恭敬谘受?」

「若菩萨于诸师如世尊想,是名信师恭敬谘受。」

「云何菩萨勤求诸波罗蜜?」

「若菩萨一心求诸波罗蜜无异事,是名勤求诸波罗蜜。是为菩萨摩诃萨住二地中满足八法。」

「◎云何菩萨摩诃萨多学问无厌足?」

「诸佛所说法,若此间世界、若十方世界诸佛所说法,尽欲闻持,是名多学问无厌足。」

「云何菩萨净法施?」

「有所法施乃至不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况余事,是名不求名利法施。」

「云何菩萨净佛国土?」

「以诸善根回向净佛国土,是名净佛国土。」

「云何菩萨受世间无量勤苦不以为厌?」

「诸善根备具故,能成就众生亦庄严佛土,乃至具足萨婆若,终不疲厌,是名受无量勤苦不以为厌。」

「云何菩萨住惭愧处?」

「耻诸声闻、辟支佛意,是名住惭愧处。是为菩萨摩诃萨住三地中满足五法。」

「云何菩萨不舍阿练若住处?」

「能过声闻辟支佛地,是名不舍阿练若住处。」

「云何菩萨少欲?」

「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尚不欲,何况余欲,是名少欲。」

「云何菩萨知足?」

「得一切种智,是名知足。」

「云何菩萨不舍头陀功德?」

「观诸深法忍,是名不舍头陀功德。」

「云何菩萨不舍戒?」

「不取戒相,是名不舍戒。」

「云何菩萨秽恶诸欲?」

「欲心不生故,是名秽恶诸欲。」

「云何菩萨厌世间心、顺涅槃心?」

「知一切法不作故,是名厌世间心、顺涅槃心。」

「云何菩萨舍一切所有?不惜内外诸法故,是名舍一切所有。」

「云何菩萨心不没?」

「二种识处心不生故,是名心不没。」

「云何菩萨不惜一切物?」

「于一切物不着不念,是名不惜一切物。是为菩萨于四地中不舍十法。」

「云何菩萨远离亲白衣?」

「菩萨出家所生,从一佛国至一佛国,常出家剃头着染衣,是名远离亲白衣。」

「云何菩萨远离比丘尼?」

「不共比丘尼住,乃至弹指顷亦不生念,是名远离比丘尼。」

「云何菩萨远离悭惜他家?」

「菩萨如是思惟:『我应安乐众生,他今助我安乐,云何生悭?』是名远离悭惜他家。」

「云何菩萨远离无益谈处?」

「若有谈处或生声闻、辟支佛心,我当远离,是名远离无益谈处。」

「云何菩萨远离瞋恚?」

「不令瞋心、恼心、斗心得入,是名远离瞋恚。」

「云何菩萨远离自大?」

「所谓不见内法故,是名远离自大。」

「云何菩萨远离篾人?」

「所谓不见外法故,是名远离篾人。」

「云何菩萨远离十不善道?」

「是十不善道能障八圣道,何况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名远离十不善道。」

「云何菩萨远离大慢?」

「是菩萨不见法可作大慢者,是名远离大慢。」

「云何菩萨远离自用?」

「是菩萨不见是法可自用者,是名远离自用。」

「云何菩萨远离颠倒?」

「颠倒处不可得故,是名远离颠倒。」

「云何菩萨远离淫怒痴?」

「淫怒痴处不可见故,是名远离淫怒痴。是为菩萨住五地中远离十二法。」

「云何菩萨住六地中具足六法?」

「所谓六波罗蜜。诸佛及声闻、辟支佛住六波罗蜜中能度彼岸,是名具足六法。」

「云何菩萨不作声闻、辟支佛意?」

「作是念:『声闻、辟支佛意,非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道。』」

「云何菩萨布施不生忧心?」

「作是念:『此非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道。』」

「云何菩萨见有所索心不没?」

「作是念:『此非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道。』」

「云何菩萨所有物布施?」

「菩萨初发心时布施,不言:『是可与;是不可与。』」

「云何菩萨布施之后心不悔?」

「慈悲力故。」

「云何菩萨不疑深法?」

「信功德力故。是为菩萨住六地中远离六法。」

「云何菩萨不着我?」

「毕竟无我故。」

「云何菩萨不着众生、不着寿命、不着众数乃至知者、见者?」

「是诸法毕竟不可得故。」

「云何菩萨不着断见?」

「无有法断,诸法毕竟不生故。」

「云何菩萨不着常见?」

「若法不生,是不作常。」

「云何菩萨不应取相?」

「无诸烦恼故。」

「云何菩萨不应作因见?」

「诸见不可见故。」

「云何菩萨不着名色?」

「名色处相无故。」

「云何菩萨不着五阴、不着十八界、不着十二入?」

「是诸法性无故。」

「云何菩萨不着三界?」

「三界性无故。」

「云何菩萨不应作着心?云何菩萨不应作愿?云何菩萨不应作依止?」

「是诸法性无故。」

「云何菩萨不着依佛见?」

「作依见不见佛故。」

「云何菩萨不着依法见?」

「法不可见故。」

「云何菩萨不着依僧见?」

「僧相无为,不可依故。」

「云何菩萨不着依戒见?」

「罪无罪不着故。是为菩萨住七地中二十法所不应着。」

「云何菩萨应具足空?」

「具足诸法自相空故。」

「云何菩萨无相证?」

「不念诸相故。」

「云何菩萨知无作?」

「于三界中不作故。」

「云何菩萨三分清净?」

「十善道具足故。」

「云何菩萨一切众生中慈悲智具足?」

「得大悲故。」

「云何菩萨不念一切众生?」

「净国土具足故。」

「云何菩萨一切法等观?」

「于诸法不损益故。」

「云何菩萨知诸法实相?」

「诸法实相无知故。」

「云何菩萨无生忍?」

「为诸法不生不灭,不作忍故。」

「云何菩萨无生智?」

「知名色不生故。」

「云何菩萨说诸法一相?」

「心不行二相故。」

「云何菩萨破分别相?」

「一切法不分别故。」

「云何菩萨转忆想?」

「小大无量想转故。」

「云何菩萨转见?」

「于声闻、辟支佛地见转故。」

「云何菩萨转烦恼?」

「断诸烦恼故。」

「云何菩萨等定慧地?」

「所谓得一切种智故。」

「云何菩萨调意?」

「于三界不动故。」

「云何菩萨心寂灭?」

「制六根故。」

「云何菩萨无阂智?」

「得佛眼故。」

「云何菩萨不染爱?」

「舍六尘故。是为菩萨住七地中具足二十法。」

「云何菩萨顺入众生心?」

「菩萨以一心知一切众生心及心数法。」

「云何菩萨游戏诸神通?」

「以是神通从一佛国至一佛国,亦不作佛国想。」

「云何菩萨观诸佛国?」

「自住其国见无量诸佛国,亦无佛国想。」

「云何菩萨如所见佛国,自庄严其国?」

「住转轮圣王地,遍至三千大千世界,以自庄严。」

「云何菩萨如实观佛身?」

「如实观法身故。是为菩萨住八地中具足五法。」

「云何菩萨知上下诸根?」

「菩萨住佛十力,知一切众生上下诸根。」

「云何菩萨净佛国土?」

「净众生故。」

「云何菩萨如幻三昧?」

「住是三昧能成办一切事,亦不生心相故。」

「云何菩萨常入三昧?」

「菩萨得报生三昧故。」

「云何菩萨随众生所应善根受身?」

「菩萨知众生所应生善根而为受身,成就众生故。是为菩萨住八地中具足五法。」

「云何菩萨受无边世界所度之分?」

「十方无量世界中众生,如诸佛法所应度者而度脱之。」

「云何菩萨得如所愿?」

「得六波罗蜜具足故。」

「云何菩萨知诸天、龙、夜叉、揵闼婆语?」

「辞辩力故。」

「云何菩萨胎生成就?

「菩萨世世常化生故。

「云何菩萨家成就?」

「常在大家生故。」

「云何菩萨所生成就?」

「若刹利家生、若婆罗门家生故。」

「云何菩萨姓成就?」

「如过去菩萨所生姓,从此中生故。」

「云何菩萨眷属成就?」

「纯诸菩萨摩诃萨为眷属故。」

「云何菩萨出生成就?」

「生时光明遍照无量无边世界,亦不取相故。」

「云何菩萨出家成就?」

「出家时无量百千亿诸天侍从出家,是一切众生必至三乘。」

「云何菩萨庄严佛树成就?」

「是菩提树以黄金为根,七宝为茎节枝叶,茎节枝叶光明遍照十方阿僧祇三千大千世界。」

「云何菩萨一切诸善功德成满具足?」

「菩萨得众生清净,佛国亦净。是为菩萨住九地中具足十二法。」

「云何菩萨住十地中当知如佛?」

「若菩萨摩诃萨具足六波罗蜜、四念处,乃至十八不共法、一切种智具足满,断一切烦恼及习,是名菩萨摩诃萨住十地中当知如佛。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住是十地中,以方便力故行六波罗蜜,行四念处乃至十八不共法,过乾慧地、性地、八人地、见地、薄地、离欲地、已作地、辟支佛地、菩萨地,过是九地住于佛地,是为菩萨十地。如是,须菩提!是名菩萨摩诃萨大乘发趣。」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出到品第二十一

佛告须菩提:「汝所问:『是乘何处出?至何处住?』者。」佛言:「是乘从三界中出,至萨婆若中住,以不二法故。何以故?摩诃衍、萨婆若是二法,不合不散、无色无形无对,一相所谓无相。若人欲使实际出,是人为欲使无相法出。若人欲使如、法性、不可思议性出,是人为欲使无相法出。若人欲使色空出,是人为欲使无相法出。若人欲使受想行识空出,是人为欲使无相法出。何以故?须菩提!色空相不出三界亦不住萨婆若。受想行识空相不出三界亦不住萨婆若。所以者何?色色相空,受想行识识相空故。若人欲使眼空出,是人为欲使无相法出。若人欲使耳鼻舌身意空出,是人为欲使无相法出。若人欲使乃至意触因缘生受空出,是人为欲使无相法出。何以故?须菩提!眼空不出三界亦不住萨婆若,乃至意触因缘生受空不出三界亦不住萨婆若。所以者何?眼眼相空,乃至意触因缘生受意触因缘生受相空故。若人欲使梦出,是人为欲使无相法出。若人欲使幻、焰、响、影、化出,是人为欲使无相法出。何以故?须菩提!梦相不出三界亦不住萨婆若,幻、焰、响、影、化相亦不出三界亦不住萨婆若。须菩提!若人欲使檀那波罗蜜出,是人为欲使无相法出。若人欲使尸罗波罗蜜、羼提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禅那波罗蜜、般若波罗蜜出,是人为欲使无相法出。何以故?檀那波罗蜜相不出三界亦不住萨婆若,尸罗波罗蜜乃至般若波罗蜜不出三界亦不住萨婆若。所以者何?檀那波罗蜜檀那波罗蜜相空,尸罗波罗蜜、羼提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禅那波罗蜜、般若波罗蜜般若波罗蜜相空故。若人欲使内空出乃至无法有法空出,是人为欲使无相法出。何以故?须菩提!内空相乃至无法有法空相不出三界亦不住萨婆若。所以者何?内空内空性空乃至无法有法空无法有法空性空故。若人欲使四念处出,是人为欲使无相法出。何以故?四念处性不出三界亦不住萨婆若。所以者何?四念处性四念处性空故。若人欲使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分、八圣道分出,是人为欲使无相法出。何以故?八圣道分性不出三界不住萨婆若。所以者何?八圣道分性八圣道分性空故。乃至十八不共法亦如是。须菩提!若人欲使阿罗汉出生处,是人为欲使无相法出。若人欲使辟支佛出生处,是人为欲使无相法出。若人欲使多陀阿伽度、阿罗诃、三藐三佛陀出生处,是人为欲使无相法出。何以故?阿罗汉性、辟支佛性佛性不出三界亦不住萨婆若。所以者何?阿罗汉性阿罗汉性空、辟支佛性辟支佛性空、佛性佛性空故。若人欲使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辟支佛道、佛道、一切种智出,是人为欲使无相法出。如上说。若人欲使名字、假名施设相、但有语言出,是人为欲使无相法出。何以故?名字空不出三界亦不住萨婆若。所以者何?名字相名字相空故。乃至施设亦如是。是人欲使不生不灭法、不垢不净无作法出,是人为欲使无相法出。何以故?不生乃至无作法性不出三界亦不住萨婆若。所以者何?不生性乃至无作性性空故。须菩提!以是因缘故,摩诃衍从三界中出,至萨婆若中,住不动故。

「须菩提!汝所问:『是乘至何处住?』者,须菩提!是大乘无住处。何以故?一切法无住相故,是乘若住不住法住。须菩提!譬如法性不生不灭、不垢不净无、相无作,非住非不住。须菩提!是乘亦如是,非住非不住。何以故?法性相非住非不住。所以者何?法性相空故,乃至无作性无作性空故。诸余法亦如是。须菩提!以是因缘故,是乘无所住。以不住法、不动法故。

「须菩提!汝所问:『谁当乘是乘出?』者,无有人乘是乘出者。何以故?是乘及出者,所用法及出时,是一切法皆无所有。若一切法无所有,用何等法当出?何以故?我不可得乃至知者、见者不可得,毕竟净故。不可思议性不可得,毕竟净故。阴入界不可得,毕竟净故。檀那波罗蜜不可得,毕竟净故。乃至般若波罗蜜不可得,毕竟净故。内空不可得,毕竟净故。乃至无法有法空不可得,毕竟净故。四念处不可得,乃至十八不共法不可得,毕竟净故。须陀洹不可得,乃至阿罗汉、辟支佛、菩萨、佛不可得,毕竟净故。须陀洹果乃至阿罗汉果、辟支佛道、佛道、一切种智不可得,毕竟净故。不生不灭、不垢不净、无起无作不可得,毕竟净故。过去世未来现在世生住灭不可得,毕竟净故。增减不可得,毕竟净故。何法不可得故不可得?法性不可得故不可得,如、实际、不可思议性、法相、法位、檀那波罗蜜不可得故不可得,乃至般若波罗蜜不可得故不可得。内空不可得故不可得,乃至无法有法空不可得故不可得。四念处不可得故不可得,乃至十八不共法不可得故不可得。须陀洹不可得故不可得,乃至佛不可得故不可得。须陀洹果不可得故不可得,乃至佛道不可得故不可得。不生不灭乃至不起不作不可得故不可得。

「复次,须菩提!初地不可得故不可得,乃至第十地不可得故不可得,毕竟净故。云何为初地乃至十地?所谓乾慧地、性地、八人地、见地、薄地、离欲地、已作地、辟支佛地、菩萨地、佛地。内空中初地不可得,乃至无法有法空中,初地不可得。内空乃至无法有法空中,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第八第九第十地不可得。何以故?须菩提!初地非得非不得,乃至十地非得非不得,毕竟净故。内空乃至无法有法空中,成就众生不可得,毕竟净故。内空乃至无法有法空中,净佛国土不可得,毕竟净故。内空乃至无法有法空中,五眼不可得,毕竟净故。如是,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以一切诸法不可得故,乘是摩诃衍出三界,住萨婆若。」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胜出品第二十二

慧命须菩提白佛言:「世尊!摩诃衍摩诃衍者,胜出一切世间及诸天、人、阿修罗。世尊!是摩诃衍与虚空等,如虚空受无量无边阿僧祇众生,摩诃衍亦如是,受无量无边阿僧祇众生。世尊!是摩诃衍不见来处、不见去处、不见住处,是摩诃衍前际不可得、后际不可得、中际不可得,三世等是摩诃衍。世尊!以是故是乘名摩诃衍。」

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菩萨摩诃萨摩诃衍,所谓六波罗蜜,檀那波罗蜜、尸罗波罗蜜、羼提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禅那波罗蜜、般若波罗蜜,是名菩萨摩诃萨摩诃衍。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摩诃衍,一切陀罗尼门、一切三昧门,所谓首楞严三昧乃至离着虚空不染三昧,是名菩萨摩诃萨摩诃衍。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摩诃衍,所谓内空乃至无法有法空,是名菩萨摩诃萨摩诃衍。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摩诃衍,所谓四念处乃至十八不共法,是名菩萨摩诃萨摩诃衍。如须菩提所言,是摩诃衍胜出一切世间及诸天、人、阿修罗。须菩提!若欲界当有实、不虚妄、不异谛、不颠倒、有常、不坏相、非无法者,是摩诃衍不能胜出一切世间及诸天、人、阿修罗。须菩提!以欲界虚妄忆想分别和合名字等,有一切无常想无法。以是故,摩诃衍胜出一切世间及诸天、人、阿修罗。须菩提!色界、无色界若当实有不虚妄、不异谛、不颠倒、有常、不坏相、非无法者,是摩诃衍不能胜出一切世间及诸天、人、阿修罗。须菩提!以色界、无色界虚妄忆想分别和合名字等,有一切无常破坏相无法。以是故,摩诃衍胜出一切世间及诸天、人、阿修罗。须菩提!若色当实有、不虚妄、不异谛、不颠倒、有常、不坏相、非无法者,是摩诃衍不能胜出一切世间及诸天、人、阿修罗。须菩提!以色虚妄忆想分别和合名字等,有一切无常破坏相无法。以是故,是摩诃衍胜出一切世间及诸天、人、阿修罗。受想行识亦如是。须菩提!若眼乃至意,色乃至法,眼识乃至意识,眼触乃至意触,眼触因缘生受乃至意触因缘生受,若当实有、不虚妄、不异谛、不颠倒、有常、不坏相、非无法者,是摩诃衍不能胜出一切世间及诸天、人、阿修罗。须菩提!以眼乃至意触因缘生受虚妄忆想分别和合名字等,有一切无常破坏相无法。以是故,摩诃衍胜出一切世间及诸天、人、阿修罗。须菩提!若法性是有法非无法者,是摩诃衍不能胜出一切世间及诸天、人、阿修罗。须菩提!以法性无法非法,以是故,摩诃衍胜出一切世间及诸天、人、阿修罗。须菩提!若如、实际、不可思议性是有法非无法者,是摩诃衍不能胜出一切世间及诸天、人、阿修罗。须菩提!以如、实际、不可思议性无法非法,以是故,摩诃衍胜出一切世间及诸天、人、阿修罗。须菩提!若檀那波罗蜜是有法非无法者,是摩诃衍不能胜出一切世间及诸天、人、阿修罗。以檀那波罗蜜无法非法,以是故,摩诃衍胜出一切世间及诸天、人、阿修罗。若尸罗波罗蜜、羼提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禅那波罗蜜、般若波罗蜜是有法非无法者,是摩诃衍不能胜出一切世间及诸天、人、阿修罗。以尸罗波罗蜜乃至般若波罗蜜无法非法,以是故,摩诃衍胜出一切世间及诸天、人、阿修罗。须菩提!若内空乃至无法有法空是有法非无法者,是摩诃衍不能胜出一切世间及诸天、人、阿修罗。以内空乃至无法有法空无法非法,以是故,摩诃衍胜出一切世间及诸天、人、阿修罗。须菩提!若四念处乃至十八不共法是有法非无法者,是摩诃衍不能胜出一切世间及诸天、人、阿修罗。以四念处乃至十八不共法无法非法,以是故,摩诃衍胜出一切世间及诸天、人、阿修罗。须菩提!若性人法是有法非无法者,是摩诃衍不能胜出一切世间及诸天、人、阿修罗。以性人法无法非法,以是故,摩诃衍胜出一切世间及诸天、人、阿修罗。须菩提!若八人法、须陀洹法、斯陀含法、阿那含法、阿罗汉法、辟支佛法、佛法是有法非无法者,是摩诃衍不能胜出一切世间及诸天、人、阿修罗。以八人法乃至佛法无法非法,以是故,摩诃衍胜出一切世间及诸天、人、阿修罗。须菩提!若性地人是有法非无法者,是摩诃衍不能胜出一切世间及诸天、人、阿修罗。以性地人无法非法,以是故,摩诃衍胜出一切世间及诸天、人、阿修罗。须菩提!若八人法、须陀洹乃至佛是有法非无法者,是摩诃衍不能胜出一切世间及诸天、人、阿修罗。以八人乃至佛无法非法,以是故,摩诃衍胜出一切世间及诸天、人、阿修罗。须菩提!若一切世间及诸天、人、阿修罗是有法非无法者,是摩诃衍不能胜出一切世间及诸天、人、阿修罗。以一切世间及诸天人阿修罗无法非法,以是故,摩诃衍胜出一切世间及诸天、人、阿修罗。须菩提!若菩萨摩诃萨从初发心乃至道场,于其中间诸心若是有法非无法者,是摩诃衍不能胜出一切世间及诸天、人、阿修罗。以菩萨从初发心乃至道场,于其中间诸心无法非法,以是故,摩诃衍胜出一切世间及诸天、人、阿修罗。须菩提!若菩萨摩诃萨如金刚慧是有法非无法者,是菩萨摩诃萨不能知一切结使及习,无法非法得一切种智。须菩提!以菩萨摩诃萨如金刚慧无法非法,是故菩萨知一切结使及习无法非法,得一切种智。以是故,摩诃衍胜出一切世间及诸天、人、阿修罗。须菩提!若诸佛三十二相是有法非无法者,诸佛威德不能照然胜出一切世间及诸天、人、阿修罗。须菩提!以诸佛三十二相无法非法,以是故,诸佛威德照然胜出一切世间及诸天、人、阿修罗。须菩提!若诸佛光明是有法非无法者,诸佛光明不能普照如恒河沙等国土。须菩提!以诸佛光明无法非法,以是故,诸佛能以光明普照如恒河沙等国土。须菩提!若诸佛六十种庄严音声是有法非无法者,诸佛不能以六十种庄严音声遍至十方无量阿僧祇国土。须菩提!以诸佛六十种庄严音声无法非法,以是故,诸佛能以六十种庄严音声遍至十方无量阿僧祇国土。须菩提!诸佛法轮若当是有法非无法者,诸佛不能转法轮,诸沙门、婆罗门,若天、若魔、若梵及世间余众所不能如法转者。须菩提!以诸佛法轮无法非法,以是故,诸佛转法轮,诸沙门、婆罗门,若天、若魔、若梵及世间余众不能如法转者。须菩提!诸佛为众生转法轮,是众生若实有法非无法者,不能令是众生于无余涅槃而般涅槃。须菩提!以诸佛为众生转法轮,是众生无法非法,以是故,能令众生于无余涅槃中,已灭今灭当灭。」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等空品第二十三(丹本作含受品)

佛告须菩提:「汝所言衍与空等。如是,如是!须菩提!摩诃衍与虚空等。须菩提!如虚空无东方,无南方西方北方四维上下。须菩提!摩诃衍亦如是,无东方,无南方西方北方四维上下。须菩提!如虚空非长非短、非方非圆。须菩提!摩诃衍亦如是,非长非短、非方非圆。须菩提!如虚空非青非黄非赤非白非黑。摩诃衍亦如是,非青非黄非赤非白非黑。以是故,说摩诃衍与空等。须菩提!如虚空非过去、非未来、非现在。摩诃衍亦如是,非过去、非未来、非现在。以是故,说摩诃衍与空等。须菩提!如虚空不增不减。摩诃衍亦如是,亦不增亦不减。须菩提!如虚空无垢无净。摩诃衍亦如是,无垢无净。须菩提!如虚空无生无灭、无住无异。摩诃衍亦如是,无生无灭、无住无异。须菩提!如虚空非善非不善、非记非无记。摩诃衍亦如是,非善非不善、非记非无记。以是故,说摩诃衍与空等。如虚空无见无闻、无觉无识。摩诃衍亦如是,无见无闻、无觉无识。如虚空不可知不可识不可见、不可断不可证不可修。摩诃衍亦如是,不可知不可识不可见、不可断不可证不可修。以是故,说摩诃衍与空等。如虚空非染相非离相。摩诃衍亦如是,非染相非离相。如虚空不系欲界、不系色界、不系无色界。摩诃衍亦如是,不系欲界、不系色界、不系无色界。如虚空无初发心亦无二三四五六七八九第十心。摩诃衍亦如是,无初发心乃至无第十心。如虚空无乾慧地、性人地、八人地、见地、薄地、离欲地、已作地。摩诃衍亦如是,无乾慧地乃至已办地。如虚空无须陀洹果、无斯陀含果、无阿那含果、无阿罗汉果。摩诃衍亦如是,无须陀洹果乃至无阿罗汉果。如虚空无声闻地、无辟支佛地、无佛地。摩诃衍亦如是,无声闻地乃至佛地。以是故,说摩诃衍与虚空等。如虚空非色非无色、非可见非不可见、非有对非无对、非合非散。摩诃衍亦如是,非色非无色、非可见非不可见、非有对非无对、非合非散。以是故,说摩诃衍与空等。须菩提!如虚空非常非无常、非乐非苦、非我非无我。摩诃衍亦如是,非常非无常、非乐非苦、非我非无我。以是故,说摩诃衍与空等。须菩提!如虚空非空非不空、非相非无相、非作非无作。摩诃衍亦如是,非空非不空、非相非无相、非作非无作。以是故,说摩诃衍与空等。须菩提!如虚空非寂灭非不寂灭、非离非不离。摩诃衍亦如是,非寂灭非不寂灭、非离非不离。以是故,说摩诃衍与空等。须菩提!如虚空非闇非明。摩诃衍亦如是,非闇非明。以是故,说摩诃衍与空等。须菩提!如虚空非可得非不可得。摩诃衍亦如是,非可得非不可得。以是故,说摩诃衍与空等。须菩提!如虚空非可说非不可说。摩诃衍亦如是,非可说非不可说。以是故,说摩诃衍与空等。须菩提。以是诸因缘故。说摩诃衍与空等。须菩提!如汝所言:『如虚空受无量无边阿僧祇众生,摩诃衍亦受无量无边阿僧祇众生。』如是,如是!须菩提!众生无有故,当知虚空无有。虚空无有故,当知摩诃衍亦无有。以是因缘故,摩诃衍受无量无边阿僧祇众生。何以故?是众生、虚空、摩诃衍,是法皆不可得故。

「复次,须菩提!摩诃衍无所有故,当知阿僧祇无所有。阿僧祇无所有故,当知无量无所有。无量无所有故,当知无边无所有。无边无所有故,当知一切诸法无所有。以是因缘故,须菩提!是摩诃衍受无量无边阿僧祇众生。何以故?是众生、虚空、摩诃衍、阿僧祇、无量、无边,是一切法不可得故。

「复次,须菩提!我无所有乃至知者、见者无所有故,当知如、法、性实际无所有。如、法性、实际无所有故,当知乃至无量,无边,阿僧祇无所有。无量,无边,阿僧祇无所有故,当知一切法无所有。以是因缘故,须菩提!是摩诃衍受无量无边阿僧祇众生。何以故?是众生乃至知者、见者、实际,乃至无量、无边、阿僧祇,是一切法不可得故。

「复次,须菩提!我无所有乃至知者、见者无所有故,当知不可思议性无所有。不可思议性无所有故,当知色受想行识无所有。色受想行识无所有故,当知虚空无所有。虚空无所有故,当知摩诃衍无所有。摩诃衍无所有故,当知阿僧祇无所有。阿僧祇无所有故,当知无量无所有。无量无所有故,当知无边无所有。无边无所有故,当知一切诸法无所有。以是因缘故,须菩提!当知摩诃衍受无量无边阿僧祇众生。何以故?须菩提!我乃至知者、见者等一切法皆不可得故。

「复次,须菩提!我无所有乃至知者、见者无所有故,当知眼无所有,耳鼻舌身意无所有。眼乃至意无所有故,当知虚空无所有。虚空无所有故,当知摩诃衍无所有。摩诃衍无所有故,当知阿僧祇无所有。阿僧祇无所有故,当知无量无所有。无量无所有故,当知无边无所有。无边无所有故,当知一切诸法无所有。以是因缘故,须菩提!摩诃衍受无量无边阿僧祇众生。何以故?须菩提!我乃至一切诸法皆不可得故。

「复次,须菩提!我无所有乃至知者、见者无所有故,当知檀那波罗蜜无所有,尸罗波罗蜜、羼提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禅那波罗蜜、般若波罗蜜无所有。般若波罗蜜无所有故,当知虚空无所有。虚空无所有故,当知摩诃衍无所有。摩诃衍无所有故,当知无量无边阿僧祇无所有。无量无边阿僧祇无所有故,当知一切诸法无所有。以是因缘故,须菩提!是摩诃衍受无量无边阿僧祇众生。何以故?我、众生乃至一切诸法皆不可得故。

「复次,须菩提!我无所有乃至知者、见者无所有故,当知内空无所有,乃至无法有法空无所有。无法有法空无所有故,当知虚空无所有。虚空无所有故,当知摩诃衍无所有。摩诃衍无所有故,当知阿僧祇无量无边无所有。阿僧祇无量无边无所有故,当知一切诸法无所有。以是因缘故,须菩提!是摩诃衍受无量无边阿僧祇众生。何以故?我、众生乃至一切诸法皆不可得故。

「复次,须菩提。我、众生乃至知者、见者无所有故,当知四念处无所有。四念处无所有故,乃至十八不共法无所有。十八不共法无所有故,当知虚空无所有。虚空无所有故,当知摩诃衍无所有。摩诃衍无所有故,当知阿僧祇无量无边无所有。阿僧祇无量无边无所有故,当知一切诸法无所有。以是因缘故,须菩提!是摩诃衍受无量无边阿僧祇众生。何以故?我、众生乃至一切诸法皆不可得故。

「复次,须菩提!我、众生无所有乃至知者、见者无所有故,当知性地无所有,乃至已作地无所有。已作地无所有故,当知虚空无所有。虚空无所有故,当知摩诃衍无所有。摩诃衍无所有故,当知阿僧祇无量无边无所有。阿僧祇无量无边无所有故,当知一切诸法无所有。以是因缘故,是摩诃衍受无量无边阿僧祇众生。何以故?我、众生乃至一切诸法皆不可得故。

「复次,须菩提!我、众生乃至知者、见者无所有故,当知须陀洹无所有。须陀洹无所有故,当知斯陀含无所有。斯陀含无所有故,当知阿那含无所有。阿那含无所有故,当知阿罗汉无所有。阿罗汉无所有故,当知乃至一切诸法无所有。以是因缘故,须菩提!摩诃衍受无量无边阿僧祇众生。何以故?须菩提!我乃至一切诸法皆不可得故。

「复次,须菩提!我乃至知者、见者无所有故,当知声闻乘无所有。声闻乘无所有故,当知辟支佛乘无所有。辟支佛乘无所有故,当知佛乘无所有。佛乘无所有故,当知声闻人无所有。声闻人无所有故,当知须陀洹无所有。须陀洹无所有故,乃至佛无所有。佛无所有故,当知一切种智无所有。一切种智无所有故,当知虚空无所有。虚空无所有故,当知摩诃衍无所有。摩诃衍无所有故,当知乃至一切诸法无所有。以是因缘故,是摩诃衍受无量无边阿僧祇众生。何以故?我乃至一切诸法皆不可得故。须菩提!譬如涅槃性中受无量无边阿僧祇众生,是摩诃衍亦受无量无边阿僧祇众生。以是因缘故,须菩提!如虚空受无量无边阿僧祇众生,是摩诃衍亦如是受无量无边阿僧祇众生。

「须菩提!汝所言:『是摩诃衍不见来处、不见去处、不见住处。』如是,如是!须菩提!是摩诃衍不见来处、不见去处、不见住处。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法不动相故。是法无来处、无去处、无住处。何以故?须菩提!色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住,受想行识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住。须菩提!色法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住,受想行识法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住。须菩提!色如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住,受想行识如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住。须菩提!色性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住,受想行识性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住。须菩提!色相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住,受想行识相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住。须菩提!眼、眼法、眼如、眼性、眼相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住,耳鼻舌身意、意法、意如、意性、意相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住。色声香味触法亦如是。须菩提!地种、地种法、地种如、地种性、地种相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住,水火风空识种、识种法、识种如、识种性、识种相亦如是。须菩提!如、如法、如如、如性、如相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住。须菩提!实际、实际法、实际如、实际性、实际相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住。须菩提!不可思议、不可思议法、不可思议如、不可思议性、不可思议相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住。须菩提!檀那波罗蜜、檀那波罗蜜法、檀那波罗蜜如、檀那波罗蜜性、檀那波罗蜜相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住,尸罗波罗蜜羼提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禅那波罗蜜般若波罗蜜、般若波罗蜜法、般若波罗蜜如、般若波罗蜜性、般若波罗蜜相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住。须菩提!四念处、四念处法、四念处如、四念处性、四念处相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住。乃至十八不共法亦如是。须菩提!菩萨、菩萨法、菩萨如、菩萨性、菩萨相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住。佛、佛法、佛如、佛性、佛相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住。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如、性、相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住。须菩提!有为法、有为法法、有为法如、有为法性、有为法相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住。须菩提!无为法、无为法法、无为法如、无为法性、无为法相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住。以是因缘故,须菩提!是摩诃衍不见来处、不见去处、不见住处。

「须菩提!汝所言:『是摩诃衍前际不可得、后际不可得、中际不可得,是衍名三世等。以是故,说名摩诃衍。』如是,如是!须菩提!是摩诃衍前际不可得、后际不可得、中际不可得,是衍名三世等。以是故,说名摩诃衍。何以故?须菩提!过去世过去世空,未来世未来世空,现在世现在世空,三世等三世等空,摩诃衍摩诃衍空,菩萨菩萨空。何以故?须菩提!是空非一非二非三非四非五非异。以是故,说名三世等是菩萨摩诃萨摩诃衍。是衍中等不等相不可得故,染不染不可得、瞋不瞋不可得、痴不痴不可得、慢不慢不可得,乃至一切善法不善法不可得。是衍中常不可得、无常不可得,乐不可得、苦不可得,实不可得、空不可得,我不可得、无我不可得,欲界不可得、色界不可得、无色界不可得,度欲界不可得、度色界不可得、度无色界不可得。何以故?是摩诃衍自法不可得故。须菩提!过去色过去色空,未来现在色未来现在色空,过去受想行识过去受想行识空,未来现在受想行识未来现在受想行识空,空中过去色不可得。何以故?空中空亦不可得,何况空中过去色可得。空中未来现在色不可得。何以故?空中空亦不可得,何况空中未来现在色可得。空中过去受想行识不可得。何以故?空中空亦不可得,何况空中过去受想行识可得。空中未来现在受想行识不可得。何以故?空中空亦不可得,何况空中未来现在受想行识可得。须菩提!过去檀那波罗蜜不可得,未来檀那波罗蜜不可得,现在檀那波罗蜜不可得。三世等中檀那波罗蜜亦不可得。何以故?等中过去世不可得,未来世不可得,现在世不可得。等中等亦不可得,何况等中过去世未来世现在世可得。尸罗波罗蜜、羼提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禅那波罗蜜、般若波罗蜜亦如是。

「复次,须菩提!过去世中四念处不可得,乃至过去世中十八不共法不可得。未来世现在世亦如是。复次,须菩提!三世等中四念处不可得,三世等中乃至十八不共法亦不可得。何以故?等中过去世四念处不可得,等中未来世四念处不可得,等中现在世四念处不可得。乃至十八不共法亦如是。等中等亦不可得,何况等中过去世四念处,未来现在世四念处可得。等中等亦不可得,何况等中过去世乃至十八不共法可得。未来现在世乃至十八不共法亦如是。复次,须菩提!过去世凡夫人不可得,未来世现在世中凡夫人不可得。三世等中凡夫人亦不可得。何以故?众生不可得,乃至知者、见者不可得故。过去世中声闻、辟支佛、菩萨、佛不可得,未来现在世声闻、辟支佛、菩萨、佛不可得。三世等中声闻、辟支佛、菩萨、佛不可得。何以故?众生不可得乃至知者、见者不可得故。如是,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住般若波罗蜜中学三世等相,当具足一切种智,是名菩萨摩诃萨摩诃衍。所谓三世等相,菩萨摩诃萨住是衍中,胜一切世间及诸天、人、阿修罗,成就萨婆若。」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善哉,善哉!是菩萨摩诃萨摩诃衍。何以故?过去诸菩萨摩诃萨是衍中学得一切种智,未来世诸菩萨摩诃萨亦是衍中学当得一切种智。世尊!今十方无量阿僧祇国土中诸菩萨摩诃萨亦是衍中学得一切种智。以是故,世尊!是衍实是菩萨摩诃萨摩诃衍。」

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过去未来现在诸佛是摩诃衍中学,已得一切种智,当得、今得。」

摩诃般若经卷第六

 

上篇:摩诃般若波罗蜜经

下篇:光赞般若波罗蜜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般若部目录

【推荐】下载手机APP客户端

可以更方便的学佛法...

饿鬼报应经

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阇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

【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印光大师校印本)...

【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佛说帝释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佛说帝释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陈天竺三藏真谛译 如是我闻: 一时...

佛说开觉自性般若波罗蜜多经

佛说开觉自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译经三藏朝散大夫...

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誓多林给孤独园,...

佛说八关斋经

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

佛说造塔功德经

造塔功德经序 夫塔者,梵之称,译者谓之坟。或方或圆...

【注音版】拔济苦难陀罗尼经

拔济苦难陀罗尼经...

大乘宝月童子问法经

大乘宝月童子问法经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

佛说身毛喜竖经

佛说身毛喜竖经卷上 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光梵大...

乐璎珞庄严方便品经

乐璎珞庄严方便品经(亦名转女身菩萨问答经) 姚秦罽宾...

【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龙藏本)...

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

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出小无量寿经) 刘宋天竺...

佛说妙色王因缘经

佛说妙色王因缘经 大唐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 如是我闻...

【视频】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佛光山)

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佛光山)

【视频】《心经》楮訾读诵

《心经》楮訾读诵

【视频】释迦如来(佛光山唱诵)

释迦如来(佛光山唱诵)

能够容人,对自己是有好处的

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静坐但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儒...

希望幻灭

人生每个人都有希望,希望的将来是美丽的,可是失望却...

心能与佛合,则娑婆转为极乐

心能造业,心能转业;业由心造,业随心转。心不能转业...

什么样的人不能皈依佛门

【原文】 凡皈依者,必须志诚恳切,修持净土法门。若仍...

经常这样修行,就能解脱生死业力

我们应该知道,这一切的境界是我自己的妄想捏造出来的...

世间并没有不好的东西

新近因了某种因缘,和方外友弘一和尚(在家时姓李,字...

背娑婆而向极乐

无明所引。弃觉逐尘。违远真体。故名曰背。返其去路。...

佛陀如何破斥心不在身外

我们看第二段的破斥。佛陀的破斥,是先安立一个例子,...

少康法师传念佛法的妙计

少康法师是净土宗五祖,少年出家,历学法华、楞严、华...

佛教徒为什么不可以在佛像前随便坐

问: 佛教徒为什么不可以在佛像前随便坐呢? 答: 归敬...

结夏安居——佛陀给修行人的一个大福报

农历四月十五起很多寺院悬挂了结夏牌,为期三个月的结...

修行人着魔的主要现象

一、共修时的魔事 修行人发生魔事时会有那些现象出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