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慧律法师《净土圣贤录易解》

慧律法师  2010/01/0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往生物类第十

唐 鹦鹉

唐朝时河东裴氏家中,有一只鹦鹉,因为它名字曾记载于经典上(如《阿弥陀经》),因此时常喜欢接近经典、并且知道要恭敬经典。主人曾经告诉它六斋日的戒律,从此以后只要在辰时以后(过了早上十一时),过午之食物,从下午到晚上看都不看它一眼。有人教导它:持念佛号时,应当由有念乃至无念。鹦鹉听到此语则抬起头振动其翅膀,好像能接受且听得懂的样子。从此以后,如果有人叫它出声念佛,则默然而不回答;如果有人说它没有在念佛,它就大声念阿弥陀佛。时常在空屋内等待天亮,天亮时便发出和雅的声音,其音声温和就如笙竽一般,念念相续,听到的人没有不感到舒适愉快的。

唐德宗贞元十九年(西元八○三年)七月,鹦鹉突然憔悴而不快乐。驯养的人知道它寿命将尽,于是敲打引磬,告诉它说:‘你将往生西方净土了,我为你击磬,希望你要保持正念。’每击磬一次,它便念一声阿弥陀佛,等到十念念完后,便收敛起翅膀收缩双足,没有振动也不倾倒,随即安然而往生。火化后获得舍利子十多颗。节度使韦皋曾为它作传记。(佛祖通载)

宋 瞿鹆

宋哲宗元祐年间(西元一○八六~一○九三年),有一位长沙郡人,饲养一只瞿鹆,俗称八八儿(八哥)。瞿鹆有一次在偶然间听到一位僧人念阿弥陀佛,就随口称念,从此以后整天不停地念佛,其饲主因此将它赠与僧人。后来经过一段时间之后,瞿鹆死亡,僧人准备棺木予以埋葬,不久由它的口中生出莲华一朵。有人为它作偈颂曰:‘有一只灵明的禽鸟八八儿,知道要随著僧人的口念阿弥陀佛。死后埋于平地而莲华从口生出,我们得生为人的哪里能不知要念佛呢?’另外,天台山黄岩的正等寺,有一位观法师,畜养一只瞿鹆,它常常随著人家念阿弥陀佛。有一天早上,站著死于笼中,于是挖土穴而埋葬它,后来从它的舌端生出紫色的莲华。大智律师曾作偈称颂它。(佛祖统纪)

明 白鹦鹉

白鹦鹉。是岭南一位读书人所饲养的。白鹦鹉早晨一定诵持观世音菩萨圣号以及白衣神咒。而且又能诵归去来辞、赤壁赋及李白的诗。有一次早课还没做完,有人故意引导它念诗文,它就静默不回应。有一天,它告诉它的主人说:‘我从西方来,还从西方去。’当天晚上,安然而往生。(见闻录)

论曰:‘一切众生,皆有如来藏性。乃至于三恶道中,只要是能系念阿弥陀佛的众生,即得往生极乐世界,见佛闻法。我们观看鹦鹉、?鹆的事迹,哪里能不相信呢?经云:“宁受地狱苦,得闻诸佛名,不受无量乐,而不闻佛名。”庆幸得为人身,六根完具,而不知念佛。或者更糟的则是反而诬谤、诋毁佛法,这可说是更加自暴自弃的人了!如果是这样子,虽然得了人身,难道不可惜吗?’

净土圣贤录初编终

附录:遵式大师校量念佛功德说

《大般涅槃经》云:‘假使以一个月之时间,常以衣食,供养一切众生。不如有人,一念念佛,所得功德的十六分之一。假如锻金为人,以车马运载,乃至种种宝物,各满百数,用来布施。不如有人发心向佛举足一步。假使有人,以大象车,尽载大秦国中种种珍宝,及以璎珞,数各满百,以用布施。犹亦不如发心向佛举足一步。若以四事供养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众生。犹亦不如发心向佛举足一步,所得功德,无量无边。’普劝在家而志心信乐于极乐世界的善男子善女人。每日早晨,著衣净心,瞻礼佛像,就如同见到真佛一样,不要让一天白白地过去。假使公务私事忙碌急迫,也必须坚定心意,有空就进入佛堂,烧香顶礼,重要的是“举一步向佛”。若有闲暇,早晚都不要舍弃,并且要早晚不拘精进修行。请观看“一念念佛”及“举足向佛一步”的功德,如此殊胜。更何况步步念念,旋绕念佛,所灭的罪障,及所得的功德,真是不可思议。(中册完)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慧律法师文章列表

「从生至生」是什么含义

问: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有这样一段经文:二人...

为什么睡着时念佛好像和白天念佛一样

问: 请问法师:晚上睡着时有时候好像也在念佛,能把自...

这一句佛号是方便,也是究竟

这个息灭贪瞋痴,它很重要的,诸位要有一个很正确的观...

星云大师《向阿弥陀佛祈愿文》

慈悲伟大的佛陀! 我每天来到您的座前,以极为恭敬虔...

念佛人一天的修行

人的爱好、秉性、工作、家庭等千差万别,所立功课不应...

阿弥陀佛临终接引,这是自力法门没有的

在通途教理当中,你靠自力在这个浊恶的秽土修行,别说...

对名号不了解,真的能够一心归命、通身靠倒吗

如果我们对名号不了解,你敢说临命终时,这句佛号你能...

持戒念佛,本是一门

【原文】 持戒念佛,本是一门。净戒为因,净土为果。若...

撰集百缘经

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

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

【注音版】延生普佛仪规

延生普佛仪规...

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断际心要 河东裴休集并序 有大禅师。法讳希运。住洪州...

慧律法师《安详之道》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诸位法师、诸位在家居士:...

金光明沙、咒轮、往生被超度亡人的方法

金光明沙 金光明沙系根据密部,持毗卢遮那佛大灌顶光真...

慧律法师:佛教徒对风水要持什么样的态度

佛教徒是采取中道的态度。这风水对我们凡夫来讲确确实...

慧律法师:老实念佛制心一处

如果有人问我:法师,我今年七十几岁了,随时可能会死...

【佛教词典】本源清净大圆镜

谓众生本具之佛性(本源),清澈澄净犹如明亮清晰之大...

【佛教词典】根见家

又作眼见家。“识见家”之相对语。即立眼根能见色境之...

出水莲花自清净——记著名高僧惟贤长老

山城重庆,由于经常雾气氤氲而素有雾都之美誉。长江、...

在修行的路上,要学会自我激励

外面的天气很冷,有很多人在寒风中为生计奋斗我们到高...

五祖投胎拜师

五祖大师弘忍,前生是破头山下的栽松老者,非常仰慕四...

心强业重,得果报时那个势力就不同

讲一个例子给大家参考。佛在世时,另外一个护法叫作波...

四字佛号和六字佛号功德是否一样

问: 念阿弥陀佛名号或南无阿弥陀佛名号,功德是否一...

行住坐卧都不影响修行

我们修行,行住坐卧都不影响你修行,吃饭不影响你修行...

如何看待「好人无好报,恶人活逍遥」

社会上很多人看到一些不公平的现象常常抱怨说:好人无...

如何才是开悟

一、无心可安即可开悟 有一个相当著名的公案: 禅宗的...

钱不要来得太快,也不要来得太多

世人苦,就苦在要追求一个好上。就想着,生意一直都很...

大安法师:明了因果和轮回的真理就能改命

明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为什么能够救人?下面提出五个重...

还是在于你的心

从前,在喜马拉雅山的雪山脚下,有一位修行人在那里过...

不记得前生并不意味着前生不存在

问: 法师您好,我是一个愚昧的人,佛说有三世因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