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从医学的角度看「我」在哪里

传喜法师  2015/12/0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从医学的角度看「我」在哪里

在《入胎经》、《住胎经》这两本经典里,非常详细地讲解了人怎么投胎、住胎,每个“七”一变,什么业力让它变,先长哪根骨头、哪个器官,皮肤是白的还是黑的、是胖的还是瘦的,什么时候形成的;对整个出生过程,什么是顺产、难产,为什么有的人在三十几个“七”的时候会自动颠倒过来,又是什么业力让他不能颠倒而导致难产等,佛在经典里都讲得很清楚。

在座诸位,若是医学工作者或对医疗感兴趣者,可以去查查看,你会感到佛太伟大了、太不可思议了!我们现在才有摄影器材,对这个世界才能一知半解,佛在三千多年前,就把所有的现象和根本原因都讲出来了;我们到现在对某些现象还不知其所以然,只不过观测出它是这样的,而佛把内因也讲出来了。

人生出来之后,哪里开始长细菌?吃什么、分泌什么?长着什么相、几个眼睛、几颗牙齿?依着头皮吃头皮屑的,依着发根吃油脂的,依着发际吃发际的,依着汗毛吃汗毛的分泌物;眉毛里是什么菌、长得什么样、叫什么名字?佛还给它取名字,可爱吧? 蛮卡通的。现在显微镜还看不到这些呢,但显微镜至少可以证明,佛讲的是对的。

佛边讲边告诉我们,一个有智慧的人、看得到真相的人,会爱这个身体吗?我们现在爱这个身体,就是不知道自己的身体丑在哪?如果你知道它丑,肯定会追求进步的!

这个身体可以做暂时的工具,但不可以永远停留在那里去做它的奴隶。在座有些年轻漂亮的,觉得我现在青春洋溢、美丽韶华,哪天当你皱纹出现,镜子也不要照了。佛告诉我们,即便是你很青春美丽的时候,也充满了这样的细菌。这就是生命的真相!

佛这样告诫我们,这是佛的慈悲!—— 是教导我们不要把生命的精力浪费在这个假象上面。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要做点更重要的事情,要探索真理,了悟真相,对自己的生命要有知情权!要知道生从何来死往何处?我们的生命现处于一个生灭的状态里,要探索一个不生不灭之道,然后我们自己也进入不生不灭的状态。这就是人往高处走。

如果没有高瞻远瞩,未雨绸缪,有时难免就会鼠目寸光,陶醉青春好多年,当青春逝去时会越来越沮丧,甚至自欺也去欺人。至少对男的来说,如果不知道这些,没有不净观,他就会比较好色,会出现许多社会问题,社会案件也会增多一点。如果男女都学佛、都追求真理,社会犯罪率会减少很多,不但个人问题减少了,社会问题也解决了。

你伸出一只手,每平方厘米的皮肤角质层下面潜伏了多少细菌?十万个。请问你用肥皂洗得干净吗?它在角质层下面,我们看得到的皮肤,都是角质层外面的一层老皮,这层老皮是保护你的,是你的一层铠甲。穿山甲不能因为自己皮肤难看,就把甲给脱掉。医学家还告诉我们,皮肤是人体的最大器官。如果被火水烫伤,大面积烫伤的话就会有生命危险。

佛说我们是一个大虫聚!哪里是“我”啊? 从头到脚 、从里到外明明全部是虫啊! 不同的虫群就像一个个部落,部落和谐你就身体健康,部落打仗了身体就生病了。这很符合西医“人生病是菌群失衡”的概念,中医来讲就是阴阳不调;佛教的概念就涵盖了中西医,佛教出来了,中医、西医不用打架了,人既有气脉阴阳的盛衰,又有菌群分布的是否均衡,可见佛教的医学观是很值得赞叹的!

由此可见,佛教的科学伟大还是现在的科学伟大?佛教的科学伟大这是显而易见的。作为一个三宝弟子,我们很自豪、很幸福,身为一个出家人也充满了自豪感,你说给你一亿人民币或一亿美金你还俗?金山银山我也不要,我要真理!

请问在座的诸位要什么?树立一个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追求真理,路越走越宽越走越光明,最后就是无量光无量寿,阿弥陀佛就是无量光无量寿!

正是因为诸佛菩萨的慈悲、召唤才有了今天的相聚,因为我们人生的一点善根才有机会听闻到生命的真相,从对这一线光明的执着追求,光明会变得越来越强烈!

阿弥陀佛!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传喜法师文章列表

跳下悬崖找活路

一樵夫上山砍柴不慎跌下山崖,危急之际,他拉住了半山...

任职70年的香灯师:一位平凡比丘尼的觉悟之路

修行本就是贯穿在日常生活中,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我们的颠倒妄想有这两个要处理

《楞严经》讲这个颠倒妄想,其实颠倒妄想是很多很多。...

对世间有留恋,但也想往生,这样能往生吗

问: 如果对世间的妻子儿女、财产、事业等等还有留恋之...

蓦地放下,则一切法了不可得

当我们的心开始带回家以后,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

【推荐】凡事太期待,结局必伤心

我有两个亲戚,她们的媳妇很像,都不做家事、好逸恶劳...

这色身是要来受这娑婆劫的

九十岁老和尚在客堂对一群出家众开示:在胎、卵、湿、...

内心不想改变,佛菩萨来也是没用

我们发觉一个人要改变只有一种情况,就是他自己想改变...

佛说月光菩萨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与大苾刍众,而...

佛说法灭尽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拘夷那竭国如来三月当般涅槃与诸比丘...

佛说盂兰盆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大目乾连始得六...

僧伽吒经

僧伽吒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在王舍城灵鹫...

要主动跟众生结善缘

过去释迦佛陀跟阿难尊者在外面,结果遇到一个人,释迦...

持戒摄身心惟念功德事

戒是佛给我们的一种方便,这种方便只要守持都可以得解...

传喜法师:念佛是否就不用持戒?

信众: 师父好!有很多人说,只要肯念佛,只要相信阿...

传喜法师《放生功德殊胜行》

《大智度论》里有,说我们罪业当中,杀业是最严重的,...

【佛教词典】律五论

(名数)律宗所依之五部论。如毗尼母论,摩得勒论,善...

【佛教词典】散业

为“定业”之对称。指以散乱心所行之善业。据往生要集...

司马光的人品和家风

司马光生性不喜华靡,素以俭朴自守。在洛阳编修《资治...

爱桩不拔难生净土

今时净业学人,终日念佛忏罪发愿,而西方尚遥,往生弗...

如何理解念佛要念得「心佛两忘」

问: 《印祖文钞》里我似乎记得念佛要念得心佛不二、...

在现代社会中,如何修学佛法

问: 在现代社会中,如何修学佛法? 传印长老答: 不论...

每个人的春秋大梦

小时候,每个人都有梦想,有的人但愿像小鸟一样,能够...

不言人私,不揭人短

人活一生,是以尊严立于世。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

炒股障碍修行

张居土学佛很精进,十几年如一日,严持戒律,诵经拜忏...

如何去消除病苦

如何去消病苦?病其实是三类病,佛陀说三类病。 一个是...

观不净相,生大厌离

优波尼沙陀,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亦观佛...

【推荐】佛教戒律为何教人「不歌舞倡伎」

歌舞倡伎,是娱乐,以世间法来说,人之对于娱乐,是不...

站在本来无一物的角度来面对人生

【观性元真:殊不能知生灭去来,本如来藏,常住妙明,...

生命意义在于尽本分,发挥良能

人人都要感恩,珍惜时间与空间,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