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凡事太期待,结局必伤心

2015/04/1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凡事太期待,结局必伤心

我有两个亲戚,她们的媳妇很像,都不做家事、好逸恶劳;都很会管先生,对公婆却从未主动关心。然而,一个家里有严重的婆媳问题,另一个家里却从未发生过,一家和乐。

深入探究,发现原来第一个婆婆对媳妇有预期的想法,她认为一个媳妇「就该怎样」,所以当期望和现实之间有落差,问题就来了。而第二个婆婆呢,她对媳妇并非没有期待,而是她懂得放下期待,所以问题也无从生起。

当你对一个人付出越多,你就怨得越多,为什么?是不是因为他们让你失望、他们辜负了你?如果你对他们没有任何期待,你还会怨恨他们吗?那是不可能的,你怎么可能去怨恨一个你不在乎的人呢?

你看过婆媳、夫妻、兄弟姐妹或亲戚朋友吗?他们彼此怨恨,甚至比任何陌生人都还严重。先生如果预期太太应该如何,那太太就会很累,而先生也会感到不满;亲戚朋友如果期待亲戚、朋友就该怎样,那彼此就很容易产生摩擦。婆媳间也一样,当期待有落差,战争就会引爆。

当邻居煮东西请你吃,你会感激,如果是你太太、媳妇煮给你吃,你就不会觉得感激;同样的,你不认识的人帮你一点小忙,你会很感激,但如果是你的亲人帮你,你通常都不会感激。为什么?

也是因为期待。当你有预期,你会觉得理所当然,甚至还会挑剔他们做得不够好。当你没有期待,你会感恩,因为那是「预期之外」的,对吗?

所以,我常开玩笑说,如果你想给一个人最残酷的惩罚,就是让他变成你的亲人。

今日感情和亲情的问题会有那么多,就是因为有太多人对所爱的人有过多期待,就像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说的:「过度的希望,自然而然产生了极度的失望。」那也就是为什么爱会转变成恨;彼此相爱却又有那么多不满。

好,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想想,当你对某人感到不满,你的不满是怎么来的?是不是因为他没有符合你的期望,或是因为他还是老样子,依旧没变,对吗?

然而,这个期望是谁订定的?这个失望的人又是谁?如果你曾静下来想过,

你就会明白是怎么回事 ── 原来这都是你自己创造的,你一直把期望投射到对方身上,这就是你一再不满的原因。

有时候,不是对方不在乎你,而是你把对方看得太重,以至于压垮了彼此。

明白了吗?真正带给你痛苦的并不是那个人,而是你对那个人的期待,是那个期望带给你痛苦。

一旦放下期望,你的心就会平静,你将发现原来自己就是期望下最大的受害者。

当你不期待,你就不会害怕,因为当你一无所求,你怕什么?

当你不期待,你就不会生气,因为当你不在乎,还有什么好气的?

当你不期待,你就不会失望,因为你没有任何期待,叉怎么可能失望?

当你放下期待,你们的问题就会消失,因为当你不再预期对方应该怎样,你便开始学会感恩,而当你懂得感恩,所有问题就不再是问题。

当你不再期待,你会发现,你不会失去什么?你会失去的东西只有痛苦而已。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思惟苦谛与调伏爱取是净土宗的必修

我们讲到了四圣谛。那么四圣谛从净土宗正念的角度来说...

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

俗话说: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简单的一句话,包含...

在生活中如何智慧觉照

问: 虽知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在生活中如何智慧...

放下的感觉真好

有一个师父跟一个徒弟,在路上走,刚好有一棵大树倒下...

学会放弃

曾经读到这样一个故事:大哲学家柏拉图曾带着他的七个...

除却心头火

有一个久战沙场的将军,已厌倦战争,专诚到大慧宗臬禅...

把今生当做通往净土的跳板

我们现在是叫做现在,那我们现在对望过去,就是过去跟...

往生是现在的事,不是临命终的事

佛的真实的智慧是可以解脱生死的,而现在外道呢?著于...

【注音版】八大人觉经

八大人觉经...

【注音版】劝发菩提心文

劝发菩提心文...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誓多林给孤独园,与...

【注音版】无量义经

无量义经...

北宋高僧省常大师

各位有缘,大家吉祥。念佛的人有一个期许,就是将来在...

梦中家财万贯,醒时两手空空

我们为什么一直生死不得自在,六道轮回,受诸众苦?因...

净界法师:瑜伽菩萨戒本

我们每一个人内心深处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就是希望我们...

女众夏天到寺院不能不知道的事

宁搅千江水,不动道人心;夏天到了请收起您的性感。 进...

【佛教词典】二十随烦恼假实分别

【二十随烦恼假实分别】 p0044   成唯识论六卷二十二...

【佛教词典】厌离言教

【厌离言教】 p1276 瑜伽八十九卷四页云:云何厌离言教...

【推荐】修净土的人可以不研究教理吗

有谬云:年少力强,宜习教典;年衰力弱,只堪念佛。这...

狗子为何没有佛性

过去赵州老人,有人来问他说:狗子有没有佛性呢? 赵州...

圣严法师《守心》

守心的本身是一种方法,是从制心、守一而产生的。五祖...

一心三观和临终正念有何关联

问: 一心三观和净土宗的临终正念有何关联? 净界法师...

佛教徒找工作应该注意什么

一次,文殊菩萨化现人身路过一个屠夫家门,看见有几个...

星云大师:修身与人际关系

《大学》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身修而后才能...

五位高僧慈悯众生的行为

日常生活中如何修习慈爱众生呢?以下这些高僧大德慈悯...

佛说宿殃掷石出血之因缘

世尊于阿耨大泉说法时,在场的五百位比丘除却阿难尊者...

如何消除欲念

问: 在学佛修行中,如何消除欲念? 妙境法师答: 对,...

星云大师《从古德行谊说到今日吾人修持的态度》

各位法师、各位大德、各位护法居士们: 今天是我们在...

思慕净土,莫再彷徨

世态炎凉,人情冷暖;八苦交煎,六道轮转。生而为人,...

接触外境的第一件事,记得要先离相

我们现在说过我们改变不了外境,改变外境这个是不切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