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有十分恭敬,则消十分罪业,增十分福慧

传喜法师  2016/03/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有十分恭敬,则消十分罪业,增十分福慧

印光大师言:欲得佛法实益,须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则消一分罪业,增一分福慧。有十分恭敬,则消十分罪业,增十分福慧。

阿弥陀佛看得到我们,我们却看不到阿弥陀佛,所以,庙里大家一起拜观音忏、拜地藏忏;你有分别心,有看不上眼的,可能你看不上眼的那个就是佛菩萨,你别看出家人里有邋遢的、头发长长的,不一定的,有可能就是圣人。所以,地藏法门里叫“一切恭敬”。

大雄宝殿里那些罗汉,有坐着的,有站着的,有躺着的,有跷二郎腿的。若看到这样的出家人,你不能不恭敬。你不能说:佛跏趺坐,功德圆满,结定印或是成道印、说法印,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我只拜佛,我不拜阿罗汉,可不可以?你必须恭敬一切,恭敬是三宝弟子必修的。

讲实话,我们心里有光明的一面,也有黑暗的一面,光明的一面就是佛,黑暗的一面就是魔,有时到底魔多还是佛多,不一定呢。所以我们佛弟子要自净其意,保持一种正觉,否则,虽是佛弟子,弄不好魔就跑出来了,诽谤佛宝、诽谤法宝、诽谤僧宝,是我们这个时代易犯的毛病。

好不容易看到一位师父:这个师父我喜欢,他讲法我高兴听;同时也会:那个师父我不喜欢,不高兴听他讲;你就开始轻慢他,一旦生起这个念,要赶快清净:恭敬一切佛,恭敬一切法,恭敬一切僧! 因为贤圣僧也是从凡夫僧里修出来的,好的要恭敬,不好的也要恭敬,只要他穿着这套出家人的衣服! 但不好的,你不能亲近他。

佛在《地藏十轮经》里讲得很清楚: 要敬而远之!

若要亲近一位师父,把他当成你修行的指导,你要严格地观察过,善知识要具足十种功德,《普贤上师言教》里有详细说明,起码也要具足两种功德:一 戒律清净;二 对众生有慈悲心。我们要依止的师父,功德具足得越多越好;作为恭敬的对境,我们要恭敬一切出家人。若看到不好的,要忏悔自己的业障:为什么我生在这样的末法时代?

佛在世时我沉沦,佛灭度后我出生;

忏悔此身多业障,不见如来金色身。

要忏悔自己的业障,千万不能诽谤对方。你能够做到不诽谤佛法僧三宝,这样念佛才能往生,净土法门里说: 五逆十恶,即便造作极重罪业的众生,他在临命终时如果得遇善缘,师父甚至也可带他这样重的罪业,令他往生,这方面,果地和因地是不太一样的。

从众生缘起的因上来说,因果是不错乱的,但在果地威德力上,因和果之间有空性,用空性的这把钥匙还是可以改变的。所以,佛讲因地的时候,要我们怖畏因果,因果不能错;但佛讲到果地的时候,诸佛果地的威德可以改变众生的命运。地藏菩萨“灭定业真言”,就有这样的威德力,你持诵地藏菩萨灭定业真言,还是可以把它转掉的;佛陀有没有这个力量?法有没有这个力量?否则,我们就解脱不掉了。

像《地藏经》里写得很清楚,你读了这些大乘经典,你就知道,为什么我们有那么多业障,只要我们真心忏悔,真心发愿,真心念佛,佛都会来接引我们。

我们要不要学佛、学菩萨?虽然这样讲,你敢学佛吗?菩萨是怎样的?菩萨是把众生的苦,众生的恶业都给“我”,把自己的福报自己的智慧,都给你! 我们念六字大明咒的时候,就是把众生的恶业全部收来,像转经筒一样全部转到“我”这里来。同时,“我”的功德力、所有的福德力、所有对诸佛菩萨的信心,转经筒一样“转转转”,尽虚空遍法界全都给你们,就是这样的! 所以,念任何一个咒,都需要有菩提心做基础。

我们虽是凡夫,可我们有救众生的心,我们也有这个勇气要学菩萨。凡人的标志就是“我怕苦”,这个“不行不行”,“把我的给别人,”这个“不行”,这就是凡夫,这就是无量劫来生死的“本”,生死轮回就是从那里来的,苦海就是从那里流出来的。

我们要不要改?“南无”就是“皈依佛”,就是回光返照,拨乱反正,转邪成正,转凡成圣。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传喜法师文章列表

越三祇于一念,齐诸圣于片言

《阿弥陀经》说: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什么...

地藏菩萨晨朝入定度众生

【随住如是诸佛国土。若入具足世路光定。由此定力。令...

把过失推给别人,这就是痛苦一再重演的原因

我告诉大家一个事实世间上没有一件事情是从外面来的,...

愿罪业悉消灭

我们一生都是为了身见,为了享乐为了这些东西,一生为...

劝人念佛,是第一了不起的功德

一心念阿弥陀佛,修学念佛三昧,是改正恶习,修学善法...

诚哉在我,不关业障事

参禅人,第一要守清规,方能参禅。 清规者,公正清严为...

至心到这种程度,就能获得善相

【尔时。坚净信菩萨摩诃萨问地藏菩萨摩诃萨言。所说至...

念佛能洗掉犯戒过失,是否就可以放心犯戒呢

有人认为:既然念阿弥陀佛就可以把以前所录的犯戒的影...

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

【注音版】朝时课诵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思惟略要法

形疾有三:风、寒、热病,为患轻微。心有三病,患祸深...

传喜法师:当今社会怎么修佛法

问: 当今社会怎么修佛法? 传喜法师: 当今社会更好...

把自己变成黄金

慧日寺也是像梦一样,如梦的慧日寺,编织出一个我们精...

已闻佛法善思维 真心召请愿解脱

没有佛教,我们都轮回、轮回、无尽的轮回,活着就等于...

生命被杀时,那种恐惧是没办法形容的

我们有一次放生,在放生法会结束的时候,发现有一只小...

【佛教词典】雕像之始

(故事)增一阿含经二十八曰:佛一夏升忉利天为母说法...

【佛教词典】苦圣谛

云何苦圣谛?谓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

禅师的考验

慧忠国师是浙江人,俗姓冉,号光宅,是六祖惠能大师的...

【推荐】为什么供养了僧人,我们还得感谢僧人

僧人又叫福田僧,供僧又叫种福田。就犹如我们有种子,...

佛教的家庭观

家庭是一个人一生成长的重要场所,从出生到婚嫁另组家...

在地下入定七八年, 生死却仍未了

明朝有一位皇帝要到紫金山的寺院上香,当时是一个下大...

在顺境时抽到下下签

其实一张签诗是好是坏都没有关系,它最大的意义是在让...

大安法师:现代人心里空虚迷茫的原因

问: 现在社会上大多数人心里都很空虚,这是什么原因...

初学佛者应先从什么书开始学习

问: 初学佛者看什么书?请教尊敬的法师,初学佛者应...

人要学会放弃昨日的烦恼

人要学会放弃,放弃昨日的烦恼,在落泪以前转身离去,...

如何克服修行中的障碍

我们凡夫修道,业上没障碍是办不到的,从我们多生以来...

【推荐】业障重到一定程度,念不出来佛号

我们虽然一品烦恼都没有断,但只要到了极乐世界,我们...

处处不满意又很苦恼,如何改变刻薄的分别心

《唯识学》特别强调分别变的重要,因为我们的第六意识...

见忍法师谈慈善

不论是不是佛教徒,慈善是不分宗教、不分信仰的。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