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修行不是为了了生脱死,你还谈什么呢

大安法师  2012/11/1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现在我们修行为什么很难成就?烦恼重,一念佛就昏沉,一昏沉就控制不了,想一想:“拉倒吧,正好昏沉还能够睡一觉。”睡得很美,他是这样的。你看我们这个昼夜念佛里面,到晚上基本上就会缩水很多人。他们都到哪去了?都跑去睡觉了。还有很多十天百万佛号闭关,虽然有不少精进的,但我们知道也有不少是懈怠的。他发表体会的时候不好说,最后跟别人说。“你十天怎么样?”他说:“我十天很有收获,睡得很好,胖了好几斤。”你看看,关房里面:那当然,无忧无虑,给你送饭去,你又睡八个小时、十个小时,大家都管不了你。但是你想得法上的利益,这种自欺欺人的行为那是不可能的。

觉明妙行菩萨再说:“你现在虽然在你原来的道场过得很舒服,也很有规模,但它并不是一个修行的地面。”这里面觉明妙行菩萨都是看得很清楚——天眼圆明了。确实就像我们现在有些道场,可能它的硬件设备都很好,等等,但是它没有氛围,它没有修道人的这种精神气概,它没有道场天龙护法的加持力。所以它就不是修行的地面。

就告诉他:“你不一定要依着那个地方——既然不是修行的地面。你一定要有一种气概,你就真正把修行落实在你的心地当中,万缘放下。”怎么“万缘放下”?不要考虑衣食的问题,“一钵依于十方”。“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啊。你不要一个真修行人还想到:“哎呀,我这个饭谁来给我提供啊?”你就做好饿死的准备,但是你真正修行就会感得护法。所以你不要去考虑这个饮食的问题,也不要考虑你在哪儿住的问题。佛陀在世的时候给我们示现一个很好的榜样:三衣一钵,树下一宿——就在树下打坐。你说,当一个修行人在树下打坐,以天地作为他的房庐的话,他这种清净解脱到什么程度!一生身体依于大地,就是把生存的这个资生用具等等全都放下,这样“真真切切求度生死”。

万缘放下,这么精苦修行为什么?就是要度脱轮回生死之大苦,不是求人天福报的。一个修行人不是为了了生脱死,你还去谈什么呢?只有了生脱死,圆证自性本具的佛性,这才是正修行之法。我们会听到那些“人间佛教”、“人间净土”讲得冠冕堂皇,但是整个的就指向人间,没有指向出世间的超越意向,这里面是会有问题的。菩萨进一步开示,你有这样的一个求度生死的心态是要大丈夫气概。这叫“死期败烈”,你闭关就做好把生命作为赌注的程度,不成功便成仁。轻身似尘,重法如山。把这个身体看做是尘埃一样的,这样一个置生死于度外的修行,你才能有几分相应。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大安法师:怎样才能生生世世都不堕落

问: 今生有幸闻到佛正法,遇到善知识,发大菩提心,...

念经持咒与念佛是否冲突

问: 念佛法门成就佛道。请问读诵诸如《金刚经》、《...

在生死中得大自在

黄龙慧开禅师有一首诗偈,广为流传。偈云:春有百花秋...

念佛人如何才能坦然面对死亡

问: 人要想往生,首先得要不怕死,请开示如何才能坦然...

用攀缘心来造善业,譬如美食夹杂毒药

追求来生的感受。这种人一般来说,是今生福报比较差可...

心要与法相应

曾经有位修行者,去参学一个很有名的道场。那里住着很...

【推荐】云何降伏其心

那么当我们的心从一个攀缘的心,慢慢的回归到不生不灭...

星云大师《语言要像阳光、花朵、净水》

多年以前,曾经在一篇文章里,读到这么一句话:语言,...

佛说玉耶女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长者给...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

小品经序 释僧睿 般若波罗蜜经者,穷理尽性之格言,菩...

佛说出家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

地藏菩萨本愿经

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

念佛要「声缘于心,心缘于声」

念这个佛号的时候,怎么念得功夫上路、得力?这里教一...

大安法师:科技与宗教的关系

问: 请法师开示科技与宗教的关系,确切地说,与佛教...

只要念佛仰凭佛力,这块业障大石头就解决了

首先看第一愿 国中无三恶道愿 :设我得佛,国有地狱、...

临终神识昏迷,给此人念佛能不堕落三恶道吗

问: 《地藏经》中云,临终人能得闻一佛名一菩萨名,...

【佛教词典】不可得空

梵语 anupalambha-?ūnyatā。又作无所有空。十八空之...

【佛教词典】杂业

非往生净土之行业,乃以余行而求往生净土,称为杂业。...

越三祇于一念,齐诸圣于片言

《阿弥陀经》说: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什么...

专修净业,自得心开

念佛之人,不可涉于禅家参究一路。以参究者,均不注重...

对身穿袈裟的出家人起恶心,等于向诸佛起恶心

过去,佛陀在王舍城耆阇崛山时,提婆达多怀有恶心,欲...

宏海法师:佛说无量寿经

(第一讲)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无上甚深微妙...

安住于真如,再来观察这一切的假相

【殊不能知生灭去来,本如来藏,常住妙明,不动周圆,...

颠倒妄想形成的三个次第

颠倒妄想的形成,在《楞严经》它是有三个次第: 第一个...

阿弥陀佛这个愿发得太及时太重要了

垂慈接引,这个接引对我们很重要啊,这个愿发得是太及...

少年念佛正精神,莫待衰迟始问津

少年念佛正精神,莫待衰迟始问津。 青草半埋红粉骨,黄...

《善生经》对幸福人生的启示

家庭有四种伦理,一种是父母与子女的伦理,一种是夫妻...

鬼世界的详细揭秘

我们今天讲的题目是说鬼,说说鬼,接下来的资料是关于...

远离这九种横死的因缘

《佛说九横经》原文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便告比...

网络学佛的注意事项

网络学习佛法很方便,但是有利就有弊,大家都有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