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阿弥陀佛这个愿发得太及时太重要了

大安法师  2019/10/1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阿弥陀佛这个愿发得太及时太重要了

垂慈接引,这个接引对我们很重要啊,这个愿发得是太及时太重要了。因为我们临命终时,生死关头,是最难对付的。前六识昏迷,不起作用,第八识,阿赖耶识的业力种子翻滚。这就好像一个国家的国王不能发号施令,乱臣贼子全都起来了,是这么一个局面。

在这个局面当中,一般都不能作主宰,很快就进入中阴身,中阴身又执著中阴身的真实,飘荡状态,要寻找一种生命的载体,那就看哪个业力最重,哪个力量就牵到哪一道里面去。所以在这样的生死关头,别说一般的悠悠凡夫,就是大修行人在这个关头都很难有主宰呀!真的是不容易呀!就是一些大修行人临命终时可能都处在昏沉状态,稀里糊涂啊!

《印祖文钞》讲有一个显荫比丘,修密宗,到日本也修行,是谛闲老法师的徒弟,很聪明的一个年轻人,本来如果涵养深,真是佛门龙象,就是成为大阿阇黎,给人家灌顶都能即身成佛的这个称号,结果25岁得病了,在上海居士林,大家帮他助念,然而据说一直是昏沉状态离开这个世间的。

印祖常常举这个例子,这就是靠自力,不能相信阿弥陀佛的结果,还真不如一个愚夫愚妇临命终时灵明不昧,蒙佛接引,瑞相昭著来的殊胜哪!所以生死关头,这个时候你说我要靠自己的力量坐断生死,不知道有没有这样的大修行人,即便有可能也是极少数,大部分人都是昏迷、颠倒、散乱,惊慌失措的。

所以我们要深刻体会阿弥陀佛临命终时必定——用必定,由于他也发了这个愿,他一定是要兑现的,所以一定是垂下他的大慈悲手前来接引。不是说我有能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可以说这个地球上靠自己的力量没有一个人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令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所以我们离开阿弥陀佛慈悲愿力将一筹莫展,将在轮回当中绝对出不去。别说是业力凡夫,就是断见思惑的阿罗汉,如果不发愿,也不能去。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心净则国土净」与「厌离娑婆」有没有冲突

问: 请师父慈悲开示,心净则国土净,与厌离娑婆有没有...

摄受二乘人回归净土

化导二乘执空不修净土者,良以乍得我空,即生耽滞,闻...

有愿往生而念佛未切,能否往生

问: 净土法门实在稳当,但有愿往生而念佛未切,又没...

念阿弥陀佛有什么益处

首先直接的益处,由于相信阿弥陀佛,由于愿意往生极乐...

一心念佛就能具足六度全体功德

得波罗蜜者,诸菩萨众,有恒沙劫中,修六度万行,未能...

把厌离婆娑,欣求极乐的心发起来

今天我们讨论愿门《厌离娑婆,欣求极乐》。上次我们谈...

怎么知道有前生,乃至无量的生命呢

怎么知道有前生,乃至无量的生命呢?这样的观察思惟就...

中阴身阶段会更容易往生吗

问: 现在往往是事先没有准备,发现亡者断气之后才开...

思惟略要法

形疾有三:风、寒、热病,为患轻微。心有三病,患祸深...

【注音版】佛说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

佛说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

【注音版】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疗痔病经...

菩萨众中智慧第一的文殊菩萨

佛为法王,文殊绍佛家业,名法王子,菩萨众中智慧第一...

若以这种心来持咒诵经,则是舍本逐末,不善用心

持咒诵经,以之植福慧,消罪业,则可矣。若妄意欲求神...

千经万论偏重指归极乐世界的原由

【原文】 然十方诸佛,净土无量,经论偏指归极乐者,略...

在睡眠之中获得光明之相

睡觉可以系念佛号、默念佛号,不要出声,随着呼吸来系...

【佛教词典】长寿王

(本生)佛往昔为长寿王,广行布施,邻国之贪王来伐之...

【佛教词典】亡物囊带靴履轻重

亦名:亡人物囊带靴履轻重、亡僧物囊带靴履轻重、亡五...

大雄宝殿的「大雄」是什么意思

常去佛教寺院的人,对寺院的大雄宝殿都不会陌生。那里...

道生大师----生公说法顽石点头

道生法师(355-434),中国东晋、南朝宋时高僧。亦名竺...

任何生死关头一定要记得念佛

我们以后碰到任何生死关头,要注意了,一定要念佛,别...

印光大师呵斥民国奇女子成高僧

中国佛教史上,曾出现过许多诗僧,如唐代的寒山、拾得...

万一犯了五逆和谤法,就不能往生吗

问: 关于往生的条件,在于深信切愿,弟子对这点也是...

不偷盗得十种功德

《佛说十善业道经》云:龙王!若离偷盗,即得十种可保...

不明经意是否能诵经

问: 请问,我想每天诵念一部经:《普贤行愿品》或《...

通过报身佛的无量相好,能否见到法身如来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可以具足诸相见不?不也,世尊...

由感受来牵动,这就是颠倒想

《首楞严王三昧》它所破的当然是烦恼。我们刚刚讲过烦...

自作聪明空费力,盲修瞎练也徒然

修行容易遇师难,不遇明师总是闲;自作聪明空费力,盲...

圣严法师《修行佛法不出福慧二门》

六度万行 即是福慧二门:「布施、持戒、忍辱、精进、...

别让难得的人生掉进「空」的陷阱

学佛的人往往被世人误解为处于被打击了、绝望了、避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