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离开尘欲,求生极乐

大安法师  2013/10/0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离开尘欲,求生极乐

修行就是要离开尘欲,要发菩提心。觉明妙行菩萨进一步开示说:“汝等虑身缠世网,念头不得清净。”就好象我们现在还有很多世间上的事情要做,而且在这竞争的社会,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所以我们在修行的整个过程当中,念头总是不得清净。那怎么办呢?觉明妙行菩萨他提出一种方法,大家注意,这种方法是对我们很管用的,就是“汝但发个远离求度之愿,将牢牢归向极乐世界见阿弥陀佛之心,换却奔走名利之心,便能即尘劳而觉路矣。”

这一法大家注意听了,就是你只要发一个心,发一个什么心呢?发一个远离,就是厌离娑婆世界,求阿弥陀佛救度的愿,然后就在内心,紧紧地把要归向极乐世界见阿弥陀佛的心,把它保持下来,然后就把原来对这种功名利禄奔走的心转换。这里提出的这种转换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我们大家都在念佛,但是你客观地、冷静地解剖自己,你一天到晚的举心动念,有多少心是放在真诚念佛求往生上,有多少心是放在世间的功名利禄上。

修心不是要一天到晚看别人啦,要看自己。我想这一看大家就会把头低得很低了。我们一天到晚,大部分还是这个世间的功名利禄,恩恩怨怨,人我是非,种种的妄想杂念。那要往生,要见阿弥陀佛的心,在我们一天到晚的念头里面占了多少?我们要往生见佛的心对我们还是很生疏啊,世间的种种的事情还是很熟悉啊。

所以不把这个生和熟的关系颠倒过来、转换过来的话,那我们这个心意识里面的所有的信息,还都是三界六道轮回的东西,这些奔走名利的心就是无明熏真如,我们的心是被这些五欲六尘的状态熏得越来越黑的,而这个念佛到极乐世界见阿弥陀佛的心,这个心是真如心,以这个真如心熏无明,才能使我们心渐渐地洁白。

所以这里又特别地提出“远离”。“远离”二字好说,“远离”二字要真正落实下来,对我们来说就太难啦。有很多同修说:“哎呀!我是想念佛,但没有时间念佛呀。”他一天二十四个小时,都是奔走名利,他就哪怕是半个小时、一个小时都腾不出来念佛,你说他能够说是远离吗?我们今生遇到了念佛一法,却还是奔走名利,那实在是太可惜了。

佛在《无量寿经》里面当展示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之后,那样的苦口婆心的劝勉我们,“何不弃世事,勤行求道德,可得极长生,寿乐无有极。”现在要觉悟啊!赶快把世间的事情放下,赶紧念佛,念佛到西方极乐世界,就能得到无量寿,得到无量的快乐,无有边际。虽然这一世精进勤苦地念佛,但是这样的几十年,最多一百年的念佛,跟你无量劫轮转的时空比较只是须臾间,弹指间。你须臾间耳,就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寿乐无有极啊。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如何来对治散乱心呢

当年老子曾经预言,过度沉溺于物质刺激,人会昏迷、散...

魔乡不可停

这个时代的共业就是这样恶劣,你也没有办法阻挡的时候...

【推荐】维则法师的净土思想

维则禅师(约1280-1350年),字天如,俗姓谭,永新人(...

「今天」是我们拥有的唯一财富

一个青年去寻找深山里的智者,向他请教一些人生问题。...

净土行人不可忽视的熏习力量

《大智度论》里谈到这么一位国王,是虔诚的优婆塞,也...

【推荐】十心向往,命终必生极乐国土

又云,十心向往,命终必生彼佛国土,是《宝积》义。《...

净土宗的人,你要成就两种观照

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 这个见就是...

古代高僧净土感应事迹

净土宗对佛教其它宗派影响很深,一直受到历代高僧的推...

大智度论

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 大智...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赞

普贤菩萨行愿赞...

教观纲宗

教观纲宗 (原名一代时教权实纲要图。长幅难看。今添四...

【注音版】佛说无常经·临终方诀附

佛说无常经·临终方诀附...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勤修我皆接引愿

第十九 勤修我皆接引愿:设我得佛,十方众生,发菩提心...

净土法门能解释通途法门吗

问: 净土法门是特别法门,不能以通途法门的法理解释,...

缘是我们多生多劫积累而来的

阿弥陀佛因地修行做法藏菩萨,在这个世间发愿修行,而...

为什么一梦见保家仙,身体就生病

问: 我妈妈信仰佛教几十年了,现在除了住在家里之外,...

【佛教词典】中道

不偏于空,也不偏于有,非空非有,亦空亦有,不落二边...

【佛教词典】见随眠

【见随眠】 p0638   如随眠有七种中说。   二解 ...

宏海法师:净土宗概述

(一) 各位同修,各位道友,大家上午吉祥。今天因缘殊...

星云大师《为神鬼灵祇祈愿文》

慈悲伟大的佛陀! 我今天要为神鬼灵只向您祈愿。 他们...

念佛人临终时要注意什么

问: 请问老和尚,念佛人临终时要注意什么? 本焕法师...

强软魔头来考验

修行关键的时候,得大受用的时候,往往是要强烈的外境...

佛法就在魔法中

「阿难,有此四魔,八万四千诸烦恼门,而诸众生为之疲...

我为什么选择念佛法门

末学于一九八六年十二月生于河南的一个小乡村,二〇一...

包容的尺度

包容别人可以减少自己的烦恼,增加智慧,但是包容应该...

真正的喜乐

刚才提到修禅定会得喜乐,这是密宗的讲法。修佛法还是...

懂得低头

被称为美国之父的富兰克林,一生功绩卓绝,这与他的一...

赵尊仁的往生故事

赵尊仁。法名培庚,江苏如皋县人。年三十余岁,从事商...

一丝星火,终成燎原之势

唐代灵佑禅师,福州长溪人,十五岁出家,十八岁时前往...

以这种态度来茹素,自然能身心清净

为了健康长寿,疗病养生,近年来,人们不断从医药与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