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我为什么选择念佛法门

2019/01/1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我为什么选择念佛法门

末学于一九八六年十二月生于河南的一个小乡村,二〇一三年工科博士毕业。现与读者分享我的学佛经历,向您展示为何一个在世人眼中属于最讲求逻辑的人群中的一员,会选择在世人看来是愚夫愚妇修行的念佛法门。

一、最初的梦想——考上大学

我的家乡虽然在地貌上是一马平川,没有高山的阻隔,但在观念上却有着难以逾越的高山。进入高中之前,我对文化的理解仅限于唐诗宋词,更遑论其他。

那里的人们虽不放羊,却一代代重复着同样的人生轨迹:放羊,赚钱,娶媳妇,生儿子,放羊……区别仅仅是将“放羊”换成了其他工作。所以读初中时,我就立志一定要考上高中,跳出“放羊”的循环。所幸我的父母非常明智,竭尽所能地供我读书。

二〇〇〇年,我如愿考入市一中,才第一次在城市里见到摆满各种书籍的书店,于是开始了在文字中游历的日子。然而这些游历并没有让我找到答案,感觉古人凄凄惨惨的悲苦境遇,多是怀才不遇,怨天尤人,他们那些深情的抒发,并未给我一丝光亮,天空依然晦暗,人生仍然不知为何而来,又何所从去。

每次回家,我看到街头人们落寞孤寂的神情,黯然神伤,怎样才能令他们幸福快乐?那时以为科技和财富应该可以为人们带来幸福,所以,我便努力读书考大学。二〇〇三年,我如愿进入北航。

二、艰苦的探索——叩问中西

进入大学后,最高兴的是终于有机会泡在图书馆了。对于自己想寻找的人生的答案,我想大概当代最优秀的学者们应该知道,所以就去读《北大清华演讲集》,然而却发现科技与财富并不能给人带来真正的幸福。如果可以,那么那些光鲜亮丽的时尚达人与财富自由的新贵们,大概也不会有烦恼了。

我又想,既然财富与科技不能带给人真正的幸福,那么思想文化或许能提供答案。大二时,我开始阅读西方启蒙思想家的作品。几乎读遍了十八世纪启蒙思想小说以及西方哲学家的著作,了解了很多新鲜事,然而于最初的疑问却依然无解,感觉更加不知方向。

大三时,无意翻看了四库全书《子部精华》,看到《孔子家语》中“今世俗之陵迟久矣”“上教之不行,罪不在民故也。夫慢令谨诛,贼也”之言,令我感到非常温暖,大概“言沃我心”就是这种感觉吧。继而读《论语》《易经》,以及程朱理学等书。在这期间,还读了道家的《道德经》《庄子》以及《庄子》注解等书和佛家的《金刚经》《维摩诘经》《六祖坛经》等经典。然而很遗憾,由于智慧浅薄,并没有领悟到佛法的真谛,于佛经也就放下了,这样就到了大四。

保研之后无事,就到北医去听中医讲座。我也开始研读《黄帝内经》以及其他一些名医著作,不过中医的理论实在是不容易搞明白,看了很久,脑海里依然是一团浆糊。名医案例中一些超出常情的案例,也令我开始思考,人为什么会生病?

在这个阶段,虽然读了很多书,了解了许多,但依然感觉与传统文化有隔膜,我曾经写信给一个朋友这样描述:这种感觉就像有一个大宅子灯火通明,知道里面有宝贝,但是却始终不得其门而入,一直在外面打转转。

三、初现的光明——结缘佛门

二〇〇九年一次回家,母亲生病了,说了一句“即使体检是免费的,我也不去做理疗,我要留着钱供小孩读书”,让我感到非常惭愧。试想,如果大学毕业后,父母却不在了,读书又有何用?因此必须抓紧时间,再一次去读佛经,这一次我决心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也不知为什么,就选择去佛经中寻找答案。很幸运,这一次在图书馆拿起的是《地藏菩萨本愿经》(下文简称《地藏经》),这是一部讲孝道及因果的佛经。

这一次终于读懂了,从中了解了为什么在民俗中人死后要在七七日内荐亡超拔,原来《地藏经》中有依据。《地藏经》云:“若能更为身死之后,七七日内,广造众善,能使是诸众生,永离恶趣,得生人天,受胜妙乐。现在眷属,利益无量。”又云:“是命终人,未得受生,在七七日内,念念之间,望诸骨肉眷属,与造福力救拔。过是日后,随业受报。”读完此经,我如获至宝,经中说供养瞻礼地藏菩萨像利益无量,于是我在网络上下载了一幅画像,打印装框,供在宿舍书架最顶一格,平时用布遮盖,至今这幅画像已伴随我九年。

我身边没有学佛的朋友,也不知道从哪里可以获得佛经。那时还不知道利用网络结缘经书,只想到可以抄写经书,于是陆续抄写了《地藏经》《法华经》《楞严经》。虽然接触了经书,但还不知道如何踏实修行。平常周末多是读诵《地藏经》,每日早晨在学校绿园湖边读诵《金刚经》。

虽然还没有领悟几句,但知道受持此经的信众非常广泛,想着就这样读下去,说不定哪天就能领悟其中一偈、半偈。在每日湖边晨读的过程中,也遇到不少人走过来,问我,为什么读佛经?答曰,喜欢。也有修其他宗派的人走过来分享他们的经历,这时我才忽然发现,原来在我们学校,有不少老师和学生也是学佛的。

四、彻底的信靠——栖心净土

真正栖心净土是从读诵《佛说无量寿经》开始的。二〇一一年,在深圳实习期间,我到弘法寺参访,结缘了一本印刷精美的《佛说无量寿经》。看到经文下卷中对世间的描述“然世人薄俗,共诤不急之事。于此剧恶极苦之中,勤身营务,以自给济”时痛哭流涕,不能自已,从此开始重视净土法门。

后来在苏州弘化社结缘了一套《印光法师文钞全集》(下文简称《文钞》)。读印祖之文字,有种相见恨晚之感,原来读四书五经、《老子》《庄子》、中医书籍等没有明白的地方,现在都明白了,仿佛醍醐灌顶,登堂入室。对印祖佩服之至,五体投地,感觉真是茫茫世间,寻寻觅觅,终于找到了真正的师父,找到了真正皈依处。读印祖《文钞》后,方知学佛该如何踏实修行:“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平日一句佛号,常不离于心,信愿念佛,求生净土,才能真实受益。

非常感恩能够遇到印祖《文钞》,回想自己与净土法门的相遇真是曲折:抄写《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时,对母子喻那一段印象非常深刻,但当时并没有更深入地去了解;读诵《佛说观无量寿佛经》时,浮躁的心仅读到第三观,就读不下去了;从弘化社结缘印祖《文钞》后,竟然在电脑中找到了txt版的《文钞》,原来早就下载了,却没有打开看,也没有去网上了解印光大师的生平与思想,又错过了。

回想当时读《地藏经》时,经中说读诵此经者,“菩提不退” “毕竟成佛”,当时还疑惑,为什么读诵此经就能得到这样的利益,怎样才能得到这样的利益。现在看来,原来是地藏菩萨冥冥中的加持,一次次引导末学修学净土法门。所幸我这个刚强难化的众生,终于彻底被印祖的文字三昧折伏,从此栖心净土,一意西驰。至此,终于找到了人生的答案。感恩地藏菩萨!感恩佛菩萨加持!感恩大慈父阿弥陀佛!感恩印祖!

五、长久的发心——弘扬净土

工作之后赫然发现,原来我一直以来要逃离的“放羊的循环”,其实并没有离我远去,而是换了一种形式,我依然被催着结婚,生小孩,小孩考大学,小孩找个好工作,小孩结婚……而我们大部分人都生活在这样一个循环中,竞争,攀比,虚荣,乐此不疲,真是蜗牛角上、萤火光中争长较短,几许误哉!这个循环的真相,唯有佛法讲得清楚,唯有念佛求生净土才是真正的解脱之道。而这与科学、逻辑完全不矛盾,因为科学虽然可以解释一些自然现象,一定程度上能给人类带来物质上的繁荣和富足,却没有办法给出人生幸福的答案,不能解决人类心灵的痛苦,也不可能给出超越“放羊循环”的路径。

其实,无论我选择工科、理科、文科,一旦内心生起对“放羊循环”的厌离,最终都会归心佛法。这也是我为什么看其他一切的思想和书籍都感到不满足、不究竟、不彻底,而只有遇到佛法、看到印祖《文钞》才由衷地感到满足、心安的原因。

然而,我却没有办法让家乡的人相信我寻找到的答案,因为,相比于佛法,他们更愿意相信看得见的财富、权势。当给他们讲佛法时,他们甚至会怀疑,我是不是头脑有问题了。面对这种情况,我只得暂时闭口不言。

净土法门是易行难信之法,释尊说“若闻斯经,信乐受持,难中之难,无过此难”(《佛说无量寿经》)。如此简易直捷的法门,也适合无多知识的乡野人修行,然而当前智慧福德浅薄的我却没有办法让他们相信,且待时节因缘吧!

同时也让人感慨今生何其有幸,得遇净土法门并信乐受持。值此五浊恶世,诚如印祖开示:“一息不来,即属后世。此时纵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亦无用处。若不及早修持净业,待到此时,方知虚受此生。”(《复张曙蕉居士书三》)

真诚祈愿大慈大悲的法师们,发菩提心到广大农村弘扬净土法门。弟子虽福德浅薄,必定全力护持,纵今生不能如愿,信愿念佛,往生西方后,也必定回入娑婆,圆满此愿。

《净土》2018年第4期    文/李颖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推荐】为什么他念几句佛号就往生了

我们说了这么多道理,就是要你做这件事情:请你把愿力...

净业行人如何勤修戒定慧

问: 净业行人如何勤修戒定慧?戒定慧有次第吗? 大安...

「香光庄严」是有何含义

问: 请法师开示下面一段话的含义:如染香人,身有香气...

大安法师:净土同修如何面对五欲六尘的干扰和诱惑

问: 面对五欲六尘的干扰和诱惑,念佛同修应从哪些方...

凡夫的障怎么就这么重呢

我等幸得人身,生中国,闻佛法。 这里我等也就印祖说把...

在家居士净土早晚课的内容

一、印光大师教导的方法: 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三称...

欲生净土不得怕死

千万不可怕死,怕死则仍不能不死,反致了无生西之分矣...

念佛的秘诀与方法

我们修念佛法门,有没有秘诀?印光大师这样告诉我们,...

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

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

吉祥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祗陀园给孤独精舍。时已深夜...

观无量寿佛经疏

观无量寿佛经善导疏重刻序 印光法师 人生世间,祸福吉...

【注音版】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印光大师校印本)...

四千亿财产

佛陀发现了宇宙人生的真理,又把这分清净光明的智慧传...

艺人取乐大众

有一次,释迦牟尼佛到摩揭陀国游化,住在王舍城北方的...

让孩子乐观一些

大发明家爱迪生的工厂曾经失火,近百万美元的设备化为...

两个和尚

有二个和尚住在隔壁;所谓隔壁是:隔壁那座山,他们分...

【佛教词典】九字名号

(术语)对于六字名号十字名号而言。即南无不可思议光...

【佛教词典】大盗戒盗非人物结罪

亦名:盗非人物结罪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明非人物。...

生死长远,厌患舍离

佛在古印度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之时,有一日,一位...

持名念佛是念四字,还是六字

持名念佛是念四字,还是六字?持名念佛,念四字阿弥陀...

念佛能得到人间的福报吗

问: 念佛能够得到人间福报吗? 大安法师答: 佛法不离...

远渡重洋西行求法,舍身​为人师徒双亡

自古以来,中土高僧西行求法前赴后继、舍生忘死,最终...

谦虚不但可以避祸,也是求福的基础

现代有许多人不读经典,把《周易》当作所谓算命的书,...

何谓学佛

学佛就是由解起行;就是把所学来的佛法、佛教、和研究...

果报的轻重取决于心

虽然果报现前有前后时间上的差异,但是它不离开一个原...

喝酒伤身更伤脑

喝酒伤身的道理众所周知,但酒精对大脑的损害却很少引...

有人一辈子生病,但是带病延年

有人问我,为什么有的出家同学吃素修行,身体却愈来愈...

心头无事一床宽

梦窗国师(1275-1351)是日本明代着名禅宗高僧。他开创...

食肉十过

法苑珠林卷九十二中,记载食肉有十种过失: 一、众生...

僧团如何和合共住

【原文】 《智论》云:佛法弟子同住和合,一者,贤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