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带业往生只能带宿业吗

大安法师  2015/02/1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问:带业往生,只能带宿业吗?

大安法师答:带业往生既然无疑,那就是对这个“业”的理解。其实有很多没有什么意义的争论。印光大师对这个带业往生有一个精辟的开示,带业你不要在宿业、现业当中去纠缠,这个“业”就是指见思惑。那你无论是新业、宿业,在见思惑上,在这个根本点上,它都是一致的。

你相信了能带见思惑,无论是过去的业在见思惑的范围当中,还是现在的业、未来的业在见思惑当中,它都可以带。意思就是说,这个业,无论是过去业,还是现在业,都可以带。不能说只能带宿业,不能带现业,哪有这个事?你学了佛你就不造现业吗?这个业是很微细的,举心动念都是业,你看我们的举心动念还不是在造恶业吗?贪瞋痴具足吗?所以在阿弥陀佛那个不可思议的大悲愿力的立场来看,我们众生所有的业都可以带。

你不要再去分别是过去业、现在业、未来业,这个业那个业,这都是戏论。所以你相信带业往生,同时我们随缘消旧业,更不造余殃,多念佛,好好持戒,就是阿弥陀佛所欢喜的,就可以。要作决定往生之念想,不要老是想,我又造业了,我往生无望了。你这都是打妄想了。这些在阿弥陀佛那里不成一点问题,只要尽我们最大努力,做好我们的本分的修行事情就可以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唯识的思想有三个重点

整个唯识的思想有三个重点: 第一个,如果你有志于临终...

净土行人要通达净土的教理

一、印光大师劝人要通达净土教理(除了老年人最好一心念...

在世俗中,佛弟子该如何看待争取呢

问:在世俗中,佛弟子该如何看待争取呢?是应该什么都...

净宗根本经典——五经一论的格局

净宗根本经典的选取,并非一蹴而就,经历一千余年的料...

净界法师:十念必生愿

我们看第十八愿的:十念必生。前面的消除灾障、增长福...

《地藏经》的檀波罗蜜音、尸波罗蜜音是什么意思

问: 《地藏经》里的檀波罗蜜音、尸波罗蜜音、羼提波罗...

念佛人不要反被聪明所误

公据何人问大苏,大苏就是指苏东坡苏轼,唐宋八大家之...

卖斋立毙的故事

有种情况,也是我们这现前一念心,由于我们开始修行转...

【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佛说九横经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便告比丘:「有九辈九因缘...

【注音版】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

阿弥陀佛光明的力用

是故无量寿佛,号无量光佛、无边光佛、无碍光佛、无对...

大安法师:临终昏沉,有人助念能否往生

问: 总想去东林寺闭关,一直也没有去成。几年来经常...

与其怨恨外面的环境,不如转变我们的内心

剪碍道之荆榛,除当途之瓦石,就是在道路上有荆棘、杂...

诚实比说谎更容易

俗话说诚实赢得千家赞,虚伪招来万户嫌。诚信是与人交...

【佛教词典】天眼与生得眼差别

【天眼与生得眼差别】 p0370 大毗婆沙论一百五十卷三页...

【佛教词典】九界

十法界中除去佛界,即是九界,此九界都是迷的境界。...

前念无去,现念无住,后念无来

当我们的心静下来的时候,再回光返照此心的起心动念,...

学佛的秘诀在于诚与敬

有人问印光大师学佛的秘诀。印光大师则回答:学佛的秘...

老板学佛记:从土豪老总到文明绅士的进阶

最近十多年来,喜欢佛教、学习佛法、信仰佛教的人越来...

【推荐】简单施食仪轨与施食功德

佛在经上说比丘、比丘尼、男居士、女居士、童男、童女...

在医院往生没有道友助念怎么办

前面那品,我们讲过,人临命终的时候,不问他有罪无罪...

恶人所造的恶业是否可带业往生

问: 带业往生,善人得往生,恶人以前所造的恶业是否...

手持锡杖时的发心

《华严经 净行品》第四十七首偈颂,文殊菩萨云:手执锡...

堕落到畜牲道,都是自心所招感的

大的苦厄即指三界内六道众生的分段生死,指三界内(欲...

圣严法师:真的放下了吗

很多人常说:「我早就已经放下了!」但是,真的放下了...

受了五戒吃肉会影响往生吗

问: 法师,受了五戒就不能吃蜂蜜了吗?有的师兄说受了...

看你的内心世界,就看到你来生

古人常说:开悟的楞严,成佛的法华。什么叫开悟呢?从...

从信仰式念佛提升到智慧引导式的念佛

蕅益大师在《弥陀要解》把我们念佛的人,大方向分成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