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舍不得爱情就等于舍不得三界六道

大安法师  2015/08/1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问:怎么判断自己是真信?还仅仅是觉得自己信了?我现在挺愿意马上能去像极乐世界这样的一个地方,但有诸乐无有众苦。那么世间的一切,比如爱情,感觉到爱情的痛苦,但又舍不得,我该以怎样的心态面对?

大安法师答:你倒是挺实在了,没有说大话。其实净土的真信,它不容易啊。佛再三强调这是难信之法,甚至是一切世间极难信之法,不是说听了就能真的相信了。

你说你现在挺愿意去,口头上这么说,今天晚上阿弥陀佛就来接引你,你真的就能全都放下吗?

这不是开玩笑的。如果还有一念贪生怕死的心,还有一念觉得“爱情虽然痛苦但又舍不得”的心,你就会觉得,哎呀,阿弥陀佛,极乐世界好是好,我先请几年假再去行不行?

无始劫以来,我们对我们这个生命,这个四大假合的臭皮囊,贪恋不已。对男女的欲望,对想要传宗接代的欲望,那是非常根深蒂固的。你说你能斩断这个欲望?能面对死亡无有恐惧?

能够面对死亡无有恐惧的人,在武士道里都是大师级的!如果没有任何技艺,能够坦然地面对死亡吗?

不要小看了我们那种贪生怕死的心,一定要反复地熏习,要了解我们生命的痛苦,要知道这个痛苦就是由于有贪欲!

如果现在还舍不得这个贪欲,那怎么产生“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的心哪?其实“厌离娑婆欣求极乐”这八个字,这是信愿行里的“愿”的内容,真正落实不容易呀!娑婆世界的一切,自己的身心、环境、家亲眷属一概在心理上都要斩断,没有一念的贪恋。如果没有甚深的般若空慧和净土善根,是不容易达到这个水平的。

所以净土法门确实是“具足信愿”万修万人去。但为什么又没有做到万修万人去呢?就是在于信愿不具足啊!

这不是口头上说的,是不能作秀的!这一定是你内心“真心到彻底”的这种愿力,才能跟阿弥陀佛的愿力感通上。若有一念的舍不得、怀疑、贪恋,就感通不上,阿弥陀佛也不可能现前。这个现前,是法尔自然的事情。

说到——判断自己是不是有真信——这个问题,确实,我们有一个自欺欺人的倾向。我们常常在口头上,说“我很相信了”。既然相信了,当下就往生了;说“我已经往生了”。当说出这话的时候,要注意了,千万要注意了,大概有点自欺欺人了。

所以平时要反复熏习,要把对自身,对娑婆世界的痛苦,观照得非常地彻底;要对极乐世界的陌生环境,慢慢变成非常地亲切。一想到极乐世界,油然而生大欢喜;一想到娑婆世界的一切,就有极强的厌离之心。

这样表现在行为当中,你就会放下很多东西。会有更多的时间来念佛、拜佛、诵经。

如果说念佛了,对世间还一点都放不下;明明收入已够生活,却还想赚更多的钱;满足了这个欲望,还有更多的欲望......那说明“信愿”是有问题的,你有很多东西都放不下呀!

就你提的问题而言,爱情就是痛苦之源,男女的欲望就是我们轮回的根本。

看透这一点,还会去昏头昏脑吗?还会去舍不得吗?舍不得爱情就等于舍不得三界六道,就是这样的关系!一定要彻底舍,才能得到极乐世界的清净庄严。所以修净土法门,要有一点大人作略,大丈夫气概。对比较贪恋世间法的人来说,这还很难说。爱情、婚姻、家庭、传宗接代,在世间法当中是正常的,我们好像也不能彻底否定。但要是站在一个无量劫轮回之苦的界面来看,所持的观点、立场、气概,就完全不一样了。

我们就是无量劫以来对这个世间的情爱因循、随顺,才出不去嘛!唯有一刀两断,才有出离的希望啊。

所以从根本上来说,要看透情爱的虚幻性、痛苦性、无常性、不清净性;在事相上,作为一个居士,婚姻爱情事业也可以随顺去做。

虽然事相上随顺,但你要知道它的梦幻泡影性,内心不去贪恋执著。这样你也可以在内心深处,以真诚心跟阿弥陀佛、跟极乐世界产生一个密切的关联。

这就是火中生莲了,污泥浊水里长出一朵清净的莲华。莲华虽然离不开污泥浊水,但一定要长在虚空里面,不认同它。

就如同要有一种“虽然也谈恋爱,结婚成家,但从内在价值上不认同它,只是说梦中之事而已”的心态。当然,能够不结婚,出家就更好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南怀瑾老师:念佛法门

现在,贡献大家念佛的法门,也就是习惯所称的净土法门...

这只野狐到底聪明在哪里

原文: 野狐黑夜入厨房,饱食睡去。天明不能逃窜,乃佯...

大学生如何摆脱颓废,树立人生观

大学生甲: 作为一名大二的学生,我对自己的大学生活...

参禅与念佛法门是异是同

或问蕅益子曰:参禅、教观与念佛法门,同耶?异耶? 答...

别把自己看的太重

一只骆驼,辛辛苦苦穿过了沙漠,一只苍蝇趴在骆驼背上...

遇到横祸突然去世能往生吗

【以前曾经有佛弟子请问佛:要是遇到横祸,突然去世,...

为什么只靠佛号,就能把弥陀功德转到我的功德

此则与阿弥种种庄严作增上本质,带起众生自心种种庄严...

一心念佛,切忌三心二意

今天才正月初十,大多数人都还在享受新年的欢乐,你们...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注音版】往生论注

往生论注...

【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本(东林寺版)

梵网经菩萨戒本(东林寺版)...

最上乘论

凡趣圣道悟解真宗。修心要论若其不护净者。一切行无由...

应该鼓励受菩萨戒吗

问: 应该鼓励受菩萨戒吗? 大安法师答: 本人鼓励受...

培养孩子的仁慈之心

教育儿童要爱惜生命,即使是弱小的昆虫,诸如蚂蚁、蚊...

为什么要移民到极乐净土

我们了解净土总要,首先要了解净土是怎么生起来的,秽...

净土文化对建设「幸福感」有什么积极作用

2014年3月18日,《禅文化》采编一行参访了净土祖庭庐山...

【佛教词典】吽吽

(杂语)牛之吼声。临济录曰:师问杏山:如何是露地白...

【佛教词典】涅槃山

(譬喻)对于生死之河而譬涅槃于山。千手经曰:南无大...

天乘四种禅定之三禅

我们看三禅。 三禅,亦名离喜妙乐地,谓行者复厌二禅之...

佛像开光的表法意义

佛教中任何仪式都具有一定的表法意义,开光也不例外。...

禅净二宗的区别

我佛说法,契理契机,因群机不等,故施设有殊,虽方便...

《临终三大要》述义

《临终三大要》作于民国十九年,即一九三○年,这篇文...

那个总担心你吃不好饭的人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是一位朋友在几年前讲的,我却一...

如何为病人临终之人造福回向

【 复次,普广! 若未来世有男子、女人久处床枕,求生...

食素与食肉之辩

中国汉地佛教徒茹素的传统 当佛教从汉代开始传入中国...

此中缘相差别者,谓即意中我执缘相

【此中缘相差别者,谓即意中我执缘相。】这个缘相差别...

极乐世界莲花开敷的时间

西方三圣现前,就在那一刻,我这个我,就是代表着一切...

家庭教育为天下太平之根本发隐讲记

这篇重要的开示我们分成三个段落来学习:一、家庭母教...

在家居士受菩萨戒后可以染发吗

问: 请问法师,在家居士受菩萨戒可以将白发染成黑发...

成佛的七种功德

世尊!如果位中菩提、涅槃、真如、佛性、庵摩罗识、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