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此中缘相差别者,谓即意中我执缘相

净界法师  2023/04/1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此中缘相差别者,谓即意中我执缘相

【此中缘相差别者,谓即意中我执缘相。】这个“缘相差别”是属于意,这个意就是第七意识的我执相貌。第七意识的我执,它的所缘境是依止阿赖耶识的见分而产生的我执,阿赖耶识的相貌它是一个果报相。比如说你今生是一个女人,你这个俱生的我执,就以女人当做自我,从小到大,不管白天、不管做梦,你那个自我意识都是以女人来当做出发点的,这样一个自我的不断的熏习,叫做“我见熏习差别”。

【此若无者,染污意中我执所缘应不得成。】假设没有这个“缘相差别”,第七意识我执行相就不能建立。我执有二种:一个是分别,一个是俱生。分别我执主要是第六意识,它的变化很大。第六意识的行相,比如说你没有学佛之前,你的我执可能很重;但学佛以后修空观,慢慢慢慢的把这个分别的我见调伏了。所以这个我见的变化是很大的,你在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因缘当中,这个自我意识会不断的变化。但俱生的变化很难,就是说即使你修行得很好,你依止今生女人的一个自我主体,还是很难改变,因为它是一个比较微细的俱生我见。所以这个俱生的我见,《唯识三十颂》讲出一句话,叫做“随所生所系”。

第七意识攀缘第八识是一个什么样的相貌呢?“随所生所系”,随着第八意识在哪一道受生,第七意识就以哪一道为自我,就是第八识在哪一道受生,它就以哪一道的心识为自我。比如以文昌帝君来说,他曾经做了十七世的世大夫,他在做世大夫的时候,他的思想、行为是一个读书人的自我,以一个知书达理的自我来发动他的思想跟行为。但是不幸的是到第十八世的时候,因为他起了一个不好的邪愿,结果变成一只毒蛇。这个时候,他的自我就以毒蛇的心识──瞋恨、暴躁的心识为自我,这种自我就很容易造业了。所以在菩萨道当中,如果你还是一个凡位的菩萨,包括资粮位,也包括加行位的菩萨,在唯识学上的说法,你在没有成就圣道之前,尽量避免到三恶道去。

像有些禅师说:我来生要做一条牛,要做一个什么畜生。其实我们不应该发这个愿,这都是不对的!因为畜生道的自我,内心是暗钝的,它对无上菩提是障碍的,它不是一个随顺于圣道的心识,不是的!如果你对求生净土没有多大的兴趣,那你来生唯一的选择就是做人,唯一的选择!天上不适合,三恶道更不适合,你一定要以人的心识、这个自我意识,才能够继续你菩提心的完成。

所以说第七意识的“缘相差别”,主要的是依止阿赖耶识,阿赖耶识到哪里、到了哪一道,它就以那一道为自我。这种自我在这一期的生命当中,就比较难改变,因为它微细,它不受第六意识的分别而影响。这一个部分缘相差别的引生,主要的就是我见熏习,跟名言、业力的差别不大,因为它是发生在第七意识。我们每一个人当中,的确有很多自我的缘相差别,这个跟我们的果报有关系。你不要说是畜生道跟人道,同样是人道也有差别。你要是生长在富贵人家的自我,跟生长在贫穷人家的自我,跟生长在一个比较中庸家庭的自我,都有差别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修平等心,去除贫富贵贱之分别

好,南无阿弥陀佛,各位大觉世间有缘人,诸位吉祥。今...

念佛为何也易招魔事

有人问省庵大师:参禅一门,全仗着自己的力量,所以常...

一切法本来就是无分别

无分别智的意境是甚深的,这个「甚深」有二个:第一个...

末那识的第六个特征

末那识有六个特征:第一,它总是追求愉悦;第二,它尝...

法性本来空寂,是谁造业?谁来受果报呢

『由此故知,定无实我,但有诸识,无始时来,前灭后生...

大安法师:如何不在乎别人对我的看法

问: 怎样才能做到时时快乐,天天快乐?我很在乎别人...

别把自己看的太重

一只骆驼,辛辛苦苦穿过了沙漠,一只苍蝇趴在骆驼背上...

唯识中「思量能变」的含义

第一能变叫异熟能变。好,再来,二变呢?二变,把笔拿...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大慈大悲悯(mǐn)众生,大喜大舍...

阿弥陀经要解

原夫诸佛悯念群迷随机施化,虽归元无二而方便多门,然...

佛说八大人觉经

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 第一觉悟...

【注音版】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平常为何要称念阿弥陀佛名号

佛教平常给人影响最深的是僧俗弟子中很多人都在称念南...

找回心灵安住的地方

天色渐渐地暗下来,夜幕降临山际,临近夜晚,大家各自...

佛力是被动的,你心灵的力量才是主动的

佛的力量是很大,但是他永远是被动的,你心灵的力量是...

在家弟子如何过上安乐的生活

过好生活、获得「现法安乐」,首先须有四种具足: 第一...

【佛教词典】觉观

新译作寻伺,旧译作觉观,粗思名觉,细思名观,二者都...

【佛教词典】世友

梵名 Vasumitra。音译婆须蜜多、和须蜜多、筏苏蜜呾罗...

消灾和延生的原理是什么

消灾延生的原理,在于忏悔及发愿。应该接受的果报,必...

傲慢与偏见

有一位师父在蒲团上静坐,身旁站立一位侍者。 门外,...

现代人在戒律方面常犯的一些邪见

末法时期持戒的障缘极多,知见是最主要的问题,以下重...

「不落因果」与「不昧因果」是何意

我们所说的因果是指原因与结果。亦即指因果律。为佛教...

净土法门能解释通途法门吗

问: 净土法门是特别法门,不能以通途法门的法理解释,...

第十九愿--勤修我皆接引愿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至心发愿,...

夏季吃百合助睡眠清心润肺

夏季天气炎热,有时还有蚊子作乱,这让很多人夏季睡眠...

学净土可以读其他经典吗?这样算杂修吗

问: 学净土可以读其他经典吗?譬如儒家经典、道家经典...

明心法师的出家学佛心路

我出生在浙江省永嘉县楠溪江畔的一个古镇,这里风景如...

地狱——罪苦众生的集中营

我们知道,在六道轮回中,地狱道众生在最底层。此道众...

生死轮回淫为首

近年来,色-情泛滥,青少年男女同胞,色-情犯罪之事,...

闻行《法华经》,往生安养刹

原文: 若如来灭后,后五百岁中,若有女人,闻是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