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所有的殃灾祸福都不是无因的

大安法师  2015/09/2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所有的殃灾祸福都不是无因的

娑婆世界的众生造作杀、盗、淫、妄、酒等“五恶”之因,就会获得相应恶的果报。

恶报的表现形态,有现报——“五痛”之花报,即今世的种种疾病、灾殃、横死;死后要受的——“五烧”之生报,即投生到血途、刀途的三恶道;之后十百千万生还要受的——后报,即在轮回中跟冤亲债主碰面来偿还之前的债务。

历史上很多文人、士大夫遭到横死,都是他们自己所造作的五恶所致。比如说,金圣叹这个大才子为什么会被腰斩?就在于他评论《水浒传》时,常用佛言祖语做诲淫诲盗的解说,所以现世就被腰斩了。

明朝时的方孝孺,被明成祖下令诛了十族,也是有其原因的。据说方孝孺的父亲在建房子要打地基时,梦见一个红色的老头,乞求说:他有近八百口的眷属,请宽限三天,让他搬家之后再来开挖地基。但方孝孺的父亲听了之后不以为然,照计划第二天就开挖地基。结果发现有一个蛇洞,里面的蛇都是红色,真的好几百条。方孝孺的父亲竟然一把火将蛇全都烧死了。

过了不久,他生了一个儿子,就是方孝孺。他的舌尖如蛇形,可能就是那个蛇老头来报仇的。方孝孺很有才华,做了大官,入了翰林。结果就在明成祖手上被诛杀十族。被诛杀的人数也将近八百人。

由此可见,所有的殃灾祸福都不是无因的啊!这种因果报应的历史事例有很多,尤其是杀生造恶很重的,现世立刻就报。杀了什么众生,临终时都显现为被杀动物禽兽的样子,连声音都很相似。

这样“示众见之”,让大家一看,由果推因就不敢去造恶了。因果真实不虚,这是现报。

那死后的生报又如何呢?这个业报身死了之后会随着他的业行堕落到畜生、饿鬼、地狱。在此三恶道里经受种种的苦刑,刑罚非常惨烈就叫“苦毒无量”。由此业力自然而然必定“燋然”——就是地狱火烧的情景。

“至其久后”——还有后报。十、百、千、万生之后又要跟原来造作杀、盗、淫、妄时所结的冤家债主碰面,这就是“共作怨结”。从地狱道受完报出来,到饿鬼道继续受报;饿鬼道受完到畜生道;畜生道受完再到人道,生为贫穷下贱之人又要与那些冤亲债主碰面,来偿还债务。

所以在轮回的过程中,都是从很微小的恶开始,辗转地从本加利“遂成大恶”。这个大恶就是愚痴之极,甚至不信轮回、不信因果,作一阐提。那些敢造五逆十恶的人都是不信因果的人,来自于他的愚痴、邪见。由此种恶就会感招种种的痛苦、恶的果报。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切忌用「临终十念」赌往生

有人说,《观经》讲临终十声就都能往生,那我现在就可...

道业未成,白白吃了常住这么多东西

佛说法四十九年,就是讲的因果,大乘经讲的都是因果。...

释门万行,以布施为先

释门万行,以布施为先。所谓布施者,只是舍之一字耳。...

邪见造的业是最重的

不如理就是说,你听闻了一个邪法以后,你自己在寂静处...

讥呵僧众过失,说僧团是非,将自失善利

若见是非之事,不得讥诃。若发言嫌责者,自失善利,非...

三世因果迟速有报

前面讲因果的错综复杂关系,其中有一点让一些人难以相...

存什么心太重要了,这是保持人身的条件

有人曾经问过一位僧人:人的身体为什么是直的,站着走...

谋人财产,结怨相报

这个财产都是人的外命,一般的人视财产如命,每个人来...

【注音版】慈悲道场忏法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一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二 慈悲道场忏法...

佛说无量寿经

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

【注音版】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

大安法师:贵贱贫富的原因

因果的法则是决定不虚的。经云,要知前世因,今生受者...

善根深厚的人,不会投生在这个世间

念佛不是要等的,这个因循等待可能就耽误了我们自己。...

对众生要有仁爱慈悲之心

一个学佛行人,得要有一个助人的道德情操,在家里要孝...

娑婆世界道难成

【娑婆魔外事纵横,寂灭无如安养城。苦乐双忘名极乐,...

【佛教词典】生法二空观

(术语)生空观与法空观也。大乘菩萨之观道也。观人为...

【佛教词典】身语心轮

(喻)世尊的身语意三业,好像车轮能够摧破众生的一切...

【推荐】邪淫纵欲导致中风的现世报

中风的原因有很多,用现在医学的眼光看来,中风无非就...

活着不孝,死了乱叫

古人有云:祭而丰,不如养之薄也。 就是说祭祀无论多么...

星云大师《人间佛教的建立》

第一篇 从人道到佛道 壹前言 佛教是以人为本的宗教,...

把「失去」当成习惯

一般来说,人的天性是习惯于得到,而不习惯于失去的。...

阿赖耶识种子具六义

刹那灭、俱有,恒随转应知、决定、待众缘、唯能引自果...

营养密度最高的10种蔬菜

营养密度是近年来备受营养学家推崇的概念,它是指单位...

戒体有防非止恶的力量

我们南普陀学院,有个沙弥刚出家时,我告诉他:沙弥十...

乾闼婆作乐赞佛

舍卫国中有五百位乾闼婆(即乐神),琴艺精湛,享誉四...

居士修福的重要性

出家众和在家众,从禅宗的角度来看,在修行开悟这一点...

四十八大愿——(第26愿)菩萨得金刚身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不得金刚那罗延身者,不取正觉。...

罪恶生死凡夫,只配下品下生吗

问: 念佛行人,在只能粗持五戒的基础上,能上品上生吗...

财富从布施福业得来

说到财富,简单地说,一切都从布施福德而来,从布施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