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四十八大愿——(第26愿)菩萨得金刚身

大安法师  2024/04/1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四十八大愿——(第26愿)菩萨得金刚身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不得金刚那罗延身者,不取正觉。

我成佛时,我国中的菩萨悉皆能得金刚那罗延的身体。若此愿不能兑现,就不取正觉。

法藏菩萨在考察他方世界时发现,众生的业报身往往陋劣,包括诸佛座下的诸多弟子也不算胜妙,是故发愿往生极乐国的菩萨眷属皆得那罗延之金刚坚固身。金刚表体性坚固,那罗延是天上力士的名称,表明力量强大。换言之,极乐之往生者得阿弥陀佛愿力加持,即可获如来身。

反观我等业报身,是地水火风四大所构成,血肉之躯,常为疾病所苦恼。四大如同箧中四条毒蛇,无论怎么侍候它,它都会反咬一口,一大不调就会起一百零一种病,病苦便伴随一生。同时这个业报身又是无明欲望的产物,欲火燃烧,身心燥热,不得安宁。是故,人之大患在有身。有此陋躯就必然要生病,必然要衰老,必然要死亡。苦哉奈何!古人云:生病方知身为苦,健时多为他人忙。平时还不觉得身苦,等到生病,发烧疼痛难忍,痛得叫爹叫娘时,才知道这个身体很苦,而健康的时候都在忙忙碌碌为他人作嫁衣裳了,从来没有想过怎么解脱身体的苦患。

净业行人要常观身体的不净,这一层薄皮里面裹的都是粪、尿、脓、血、痰,极为污秽。而众生还时常去梳妆打扮,洒香水,扑脂粉,用种种方法掩饰身体的污秽,做自欺欺人的勾当。

对我等业力凡夫种种身体的苦患,阿弥陀佛一目了然,是故从大悲心显现此愿。十方众生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经由莲华化生,就不再是血肉之躯,而是那罗延的金刚身。此金刚身没有八万四千尸虫,因此永不生病。此金刚身不是无明业力所载的凡躯,而是由阿弥陀佛正觉愿海所生。“如来净华众,正觉华化生。”(《往生论》)一切往生者,悉由阿弥陀如来正觉莲华中化生。此莲华即是转凡成圣的玄妙宫殿。是故从莲华出来,即是金刚那罗延的身体,又称为“清虚之身,无极之体”(《无量寿经》)。

清虚是道教的概念,意为清净虚无。即身体不是由肌肉、血液、骨骼等实体所构成,乃是光磁的集合。无极也是道教的概念,表空性、实相,无极之体说明是以实相法性为其体。换言之,清虚之身,无极之体即是如来身。如来身乃是由无量福德和智慧所凝聚,是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后,修一切善法,诸如修三十七道品,修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修六度万行诸功德所显现出来的身体。如来身永不会生病,不会衰老,不会死亡,无衰无变,无始无终,寿命无量。

有了无量的寿命,有了坚固的金刚身,有了那罗延的力量,才能逍遥自在,才能够回入娑婆世界烦恼稠林、生死之海来开化恒沙众生。否则,欲于秽土度众生,因自身孱弱故,无济于事。

省庵大师《八苦诗》中,有一首述病苦诗,与此愿有点关联,援引如下:

四大因时偶暂乖,此身无计可安排。

残灯留影不成梦,夜雨滴愁空满街。

自昔欢娱何处去,只今苦痛有谁怀。

岂知极乐清虚体,自在游行白玉阶。

厌离娑婆与欣求极乐是一体两面。在这首诗中,通过病苦就把厌欣联系起来了。地水火风四大一时不小心就会失调,一失调就开始发烧、寒颤、痛苦呻吟。生病的时候无计安顿这个苦恼的身体,坐又坐不住,走也走不动,躺着又难受,吃饭咽不下,无计可施。在苦痛中就感觉长夜漫漫,残灯留影,而且由于病痛无法入睡,连梦都做不成。深夜的雨滴都好像在滴淌愁绪,满街都是愁苦。

这时就想到,往昔身体健康时到处去娱乐,现在病苦缠身,有谁还会怀念自己呢?寂苦之际,宜应忆念极乐世界,只要往生彼土,这个苦恼的病体,就转换成金刚那罗延身了。金刚身体即能远离病苦、衰老、死亡,逍遥安乐,自在游行在乐邦白玉台阶上,乃至可以分身散影到他方世界去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为之,亟须厌离这苦恼的病躯,矢志极乐莲邦,换一个金刚那罗延身体。勉哉庆哉!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念佛求往生不应怕死

有些念佛同修,平时也发愿求往生。一旦检查是癌症,便...

【推荐】身体24小时的使用手册

1:00 人体进入浅睡阶段,易醒。此时头脑较清楚,熬夜...

念佛受病,实是无量劫业力所现

原文: 书中言念佛急进、中气虚极,此汝不善用心所致。...

福报越大的人,要越早收心

一个人越接近临终时越重要。诸位!我劝所有净土宗的人...

《临终三大要》白话译

人生最悲惨的事情就是死亡,可是全世界没有一个人能避...

念佛不得力的标准是什么

问: 念佛大部分时间还是不得力,因为工作原因,平时...

求生西方后为何要发愿到娑婆度众生

问: 请问法师我们一心祈求生西方,但是为何又发愿要...

观死无常,勤念弥陀

学院在每年都会打四次佛七,当我们开始过得安逸、懈怠...

唯识二十论

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占察善恶业报经

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出六根聚经中) 天竺三藏菩提灯译...

佛说阿弥陀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q)树给(jǐ)孤独园。与...

佛说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城逝多林给孤独园。与...

缘是我们多生多劫积累而来的

阿弥陀佛因地修行做法藏菩萨,在这个世间发愿修行,而...

出家不要操之过急

问: 最近我有急迫的念头想出家,但现在我父母还健在,...

成佛的三个步骤

我们现在怎么去成佛?分三步走: 第一步,先解决往生的...

审察自心的真与伪

念念上求佛道,心心下化众生。闻佛道长远,不生退怯。...

【佛教词典】闇诵

(术语)背读也。行事钞上曰:说戒人,先当闇诵令利。...

【佛教词典】有上住乐

【有上住乐】 p0547   瑜伽九十六卷二十二页云:有上...

【推荐】面对改变不了的外境,有三种方法来解决

诸位!反正我们一个三界凡夫,这一辈子是离不开污泥了...

四个儿子

有一位在家学佛的女居士,对佛陀非常恭敬信仰。她每天...

真实功德和不真实功德

真实功德相者,有二种功德:一者从有漏心生,不顺法性...

生命感悟法语系列

生命感悟之一 佛陀教我们,好好运用今生为死亡早做准...

星云大师《做什么样的人》

孔子说: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做人,应该为自己...

我和观世音菩萨是「同学」

观世音菩萨是阿弥陀佛的左胁士,与阿弥陀佛、大势至菩...

地藏菩萨告诉我们要日日行忏悔法

【日日如是行忏悔法。勿令懈废。若人宿世远有善基。暂...

肯定自己

沩山灵佑禅师正在打坐,弟子仰山禅师走了进来,沩山对...

念佛愈癣疾

潘万宗居士。吴江(江苏)黎泾港人。中年丧子,因此发...

为什么学佛后会遇到不如意的事

最近有一些同修来信,发贴,诉说在念诵《地藏菩萨本愿...

药王菩萨以良药救治众生身心两种病苦

《圆觉经》云:四大各离,今者妄身当在何处?即知此身...

良心是人之根本

明朝理学家王阳明先生,有一天率领学生到别处讲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