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学佛后怎么处理与家人的关系

大安法师  2016/03/0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问:师父您好,我学佛以后,与家人的关系搞得很糟糕,我让他们吃素,他们也不听。我很痛苦,该怎么办呢?

大安法师答:学佛是接受智慧的教育,在智慧的指导下,家庭应该是越来越和谐的。净土宗十三祖印光法师提倡学佛人要敦伦尽分,就是说学佛人要处理好世间的五伦关系。

在家人就要把相应的家庭责任承担起来,这才是一个学佛人应有的态度和行为。

有些人学佛非常执著,自己应当承担的责任、本分事不做,天天想入非非,像追星族那样,天天追这追那地跑道场,这完全搞错了,居士应该要居尘学道、敦伦尽分,随分随力地护持道场。

在家里,作为儿子,孝养父母;作为丈夫,要对小孩、妻子负责任;作为妻子,也要尽到自己贤内助的责任。要对佛法有信心,把这些都做好了,家庭自然就和谐了。

与家庭成员相处不好是我们自己的问题,不是佛法的问题。你尽到了你的责任,就是在积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资粮。

《观无量寿佛经》中的中品下生的往生者就是天性很纯良、很孝顺的人,对一切生命都很慈悲,但是从来没有闻过佛法,到了临命终时遇到一个善知识给他讲净土法门,由于他一生都行善,一听就容易相信,就发愿求生。一发愿求生就非常自在地往生了,如屈伸臂顷,就如同把胳膊伸开这么自在就走了。

《华严经》里的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其中就有“恒顺众生”,众生欢喜,诸佛欢喜。

所以世间善法是往生净土的一个基础,如果一个信佛之人连世间的敦伦尽分都不做的话,就会造成往生的障碍,因为心与道隔,难以感通佛力。

有人会说,我学佛家里人反对。反对也要去面对啊,学佛不是居高临下,指责别人怎么业障深重,怎么不学佛,怎么不吃素。你突然给人家过高的要求,会让人接受不了啊。

家里也可以搞一桌两制嘛,他吃他的荤,你吃你的素。不要强迫别人,要善巧方便。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极乐净土,人人不再设防的世界

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之第三十九愿:受乐同于漏尽愿 第三...

佛教基本理论

1. 四圣谛 谛(satya)的含义是实在、真理。四圣谛即苦...

参禅与念佛有何区别

问: 参禅与念佛有何区别? 绍云老和尚答: 现在有些学...

菩萨戒的淫戒,是否动念就破戒

问: 菩萨戒里面其中有一条淫戒,是否动念就破戒?请开...

为何把婚前性行为定义为邪淫

问: 佛教中对婚姻的要求是一心一意,而现在社会价值...

怎样的状态是「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问: 法师您好!印祖一再强调我们要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怎样才能算真诚呢

问: 学佛和做人贵在真诚二字,可是怎样才能算真诚呢...

星云大师《四个问号》

各位贵宾、各位老师、各位学员: 在天气这样炎热的时...

瑜伽菩萨戒本

《瑜伽菩萨戒本》 弥勒菩萨说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注音版】佛前上供仪

出自弘化社《日诵经咒简要科仪》...

禅秘要法经

禅秘要法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注音版】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念往生咒可以往生吗

问: 念佛没感应,念往生咒有感应,也念惯了,杂念少,...

大安法师:【无我】能适应繁忙竞争的现代社会吗

问: 无我是一种心态吗?有时当什么事都一起来的时候...

助念只念佛是否太单调呢

问: 我们寺院想成立助念团,但《印光法师嘉言录》讲...

圣凡二力彰显净土景观

一、圣凡二力彰显净土景观 阿弥陀佛以本愿威神之力,流...

【佛教词典】不退

(术语)梵语曰阿毗跋致Avinivartaniya,又Avaivartik...

【佛教词典】不调柔性

【不调柔性】 p0325 法蕴足论八卷十五页云:云何不调柔...

圣严法师:只顾耕耘

绝不能用企图心、希求心、期待心修行。诸位怀抱着不同...

驶离娑婆生死苦海,安稳抵达涅槃彼岸

然众生障重,取悟之者难期。虽曰教启多门,凡惑无由遍...

一日一夜的出家功德,便得命终生天的福报

过去,卢留城有一位优陀羡王,具足大智慧,聪明绝顶,...

出家人不求名利,但名利自然也会跟着来

出家人不要喜欢衣、食、住充足,若贪享受则容易懈怠。...

五种错误的闻法方式

持文不持义: 如果仅仅为了词句的美妙动听而受持,却不...

三条会「直立」的鱼

屈指算来,我学佛已经有十几个年头了。平时我也会和一...

往生被能否重复使用

问: 陀罗尼被(往生被)能否重复使用? 慧律法师答:...

临终是超凡入圣,还是继续轮回

民国十二年阴历五月廿八日,大师收到会稽道尹黄涵之居...

杀生业报因果实录

序 「因果报应」是中国社会里所熟悉的观念,每遇善人...

生忍与法忍

「羼提波罗蜜」,羼提即忍辱,忍字心上一把刀,要做到...

不要去追逐修行的幻相

问: 顶礼法师!证严上人一直强调:佛弟子不要去追逐虚...

有情众生的四个层次

佛教讲,人是有情众生,甚至一切有情识、有生命的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