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福和祸、怨和亲都是无常的

大安法师  2016/03/1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福和祸、怨和亲都是无常的

《史记》中记载,戚姬是汉高祖非常宠爱的一位妃子,他们的孩子如意,被封为赵王。

汉高祖非常喜欢赵王如意,到了他晚年之时,就想改立如意为太子。按中国传统是长子继承制,原来的太子是汉高祖与吕后所生的长子——刘盈,即继位后的孝惠帝。刘盈人很好,只是性格比较软弱。

吕后不答应改立太子,母凭子贵呀。吕后是位很厉害的人物,她利用人脉关系使得汉高祖晚年想改立太子的计划未能成行。等汉高祖驾崩之后,吕后操纵大权,首先就对戚夫人下手报复了。

这位吕后,确实残忍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她将戚夫人的手、足都砍断,把戚夫人的眼睛挖掉,用一种药让她成了聋子,再喂她吃一种药,使她成为哑巴……整个就人不像人了。

吕后把受到这样摧残的戚夫人称为“人彘”,然后把戚夫人丢到厕所里,就这样害死了戚夫人。赵王如意之后也被毒死了,他们母子俩就这样惨死在吕后手中。

清朝的周安士居士在评价这桩事情时说,通过这样的历史公案,他就想到初读佛教书籍时,见到佛经中常常讲的两句话——“怨从亲起”、“怨亲平等”。

“怨从亲起”,这个怨恨的念头是从哪里开始的?就是从亲开始的。周安士初看这句话时心里非常惊讶,觉得这很难理解,怎么怨从亲起呢?

等到以后静心观察各种事情的事、理之循环,安士居士才知道佛这句话是非常正确的,不是一个出世间的圣人是说不出来的。只有出世间的圣人才能够将世间事情错综复杂的前因后果看得清清楚楚。

就戚夫人而言,不管是在她生前,还是在被吕后所害之后,深仇大恨的仇人肯定就是吕后了;同时她会以汉高祖作为自己的恩人,因为汉高祖刘邦对她非常宠爱。

但是戚夫人不明白,吕后之所以恨自己,就是由于汉高祖对她的宠爱所致,是不是?

因为汉高祖对戚姬戚夫人宠爱得那么深,以至于要把她的儿子立为太子。当一位侧室夫人的儿子被扶到太子位上,而吕后正夫人的儿子竟然要被放在一边的时候,这吕后心中的恨,就永远不能开解了,她就会恨戚夫人。

如果当时汉高祖平淡对之,对戚夫人也像其他妃子一样地对待,那这位吕后也不至于对戚夫人有这么大的怨恨。所以戚夫人以后遭受那样地奇祸,也就是缘于这种亲,亲爱所导致的。

站在戚夫人的立场,将吕后看作是仇人,如果她有智慧的话,就不会认为汉高祖是恩人。吕后对她的恨就是由于汉高祖对她的爱所导致的呀!

你看以后汉文帝刘恒的母亲,就是一位很有智慧的人。她知道搅在这里面非常危险,就告诉让刘恒封王之后赶紧到外面去,永远不再回来了,所以吕后对她就没有恨。

这就是“怨从亲起”的道理。这些都是格物之学了,把世间的怨恨,这种亲爱的最本质的内涵都展示出来了。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福和祸、怨和亲都是可以转化的,都是无常的,而且怨是从亲里开始的。所以一个修行人应该要“怨亲平等”,有平等心去对待怨家对头与自己的亲属,而且怨放在前面,亲放在后面。

那么我们就得对亲和怨的本质“空性”要有一个根本地把握,就要作平等观。平等观什么?就是作“空性观”。

所以在这个世间无论谁对我们多么好,对我们多么仇恨,都要作平等地空性观——梦幻泡影。而且不要在这种世间情执方面太执著,太执著就会导致很多复杂的局面。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一口气不来,便向驴胎马腹胡钻乱撞

诸仁者,生死事大,无常迅速,生不知所从来,死不知所...

不期无常到,君向何处去

二〇一三年旧历新年之后,我先后遇上三位有缘老人去世...

沟通和态度必不可缺

一位还不到退休年纪的资深医生,因为医术非常高明,吸...

数钱

从前有一个穷人在路上行走,偶然得到了一袋子金钱。心...

问号中的得失

有的人说话喜欢用问号?,有的人说话喜欢用句号。,还...

恩爱别离怨憎合会,此皆为苦无有欢乐

往昔,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时,城里有一位长...

不要把时间浪费在抱怨

抱怨已然成了一些人聊天的主要内容,恶劣的天气、越来...

别总把别人的过失放在心里

不要因为细小的摩擦、嫌隙就疏远至亲好友,不要因为新...

【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毗尼日用切要...

【注音版】往生论注

往生论注...

撰集百缘经

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

【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本(东林寺版)

梵网经菩萨戒本(东林寺版)...

为破三轮故说净土

原文: 此经起由,为破三轮故。三种轮者:一为破无常轮...

净光明满足,如镜日月轮

净光明满足,如镜日月轮。 此二句,名庄严形相功德成就...

为什么人对死亡会有截然相反的看法

如果人们不相信有来世,不仅会导致很多的问题,也会影...

法供养的内涵意义

在诸种供养当中,法供养最为第一。那什么叫法供养呢?...

【佛教词典】净觉

(术语)清净之觉悟也。圆觉经曰:以净觉心取静为行。...

【佛教词典】摩罗提

(地名)Malaya-de?a,又曰摩离。国名。慧苑音义下曰:...

高僧「马喝奈」的故事

太白顶西边有个虎山,那是白马寺海德老和尚出家的地方...

珍惜当下的生活

清代宰相孙将鸣曾为资国寺题了这样一副楹联:浮生若梦...

参禅破宗门三关

过祖师关 参禅人,根器有大小不同,力大直透三关,力小...

只要念佛仰凭佛力,这块业障大石头就解决了

首先看第一愿 国中无三恶道愿 :设我得佛,国有地狱、...

憨山大师《心经直说》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此经题称般若者何?乃梵语也,此...

「十念记数法」与「都摄六根」

问: 印光大师的十念法即是从一念到十、再从一念到十,...

我不教他,谁来教他

盘圭禅师是一位广受尊崇的禅宗大师,每逢他主持禅七之...

气质的培养

一:沉稳: (1)不要随便显露你的情绪。 (2)不要逢...

众生是福慧的源泉

人的苦乐就在一念间。一个人如果转变观念,他就不苦了...

红尘中你被什么緾住了

我们每个人都有佛性,但是为什么我们现在的佛性显现不...

一切法本来就是无分别

无分别智的意境是甚深的,这个「甚深」有二个:第一个...

老人的寿衣可否用戒衣代替

问: 法师您好,末学家母为七十七高龄在家居士,受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