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背娑婆而向极乐

大安法师  2016/12/1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背娑婆而向极乐

无明所引。弃觉逐尘。违远真体。故名曰背。返其去路。复使归还。斯之谓向。即指背娑婆而向极乐也。《佛说阿弥陀经疏钞》

先看这一段。现在怎么理解这个“背”?返背而向,“背”就是讲一念无明,“不觉”而有一念,这就是无明。这个无明是指根本无明,与生俱来的。“无明所引”呢,就“弃觉逐尘”,意为弃舍本觉,追逐外尘。这个尘就是指“三细六粗”,我们学法相、唯识会学到这些概念。“三细”就是由于不觉而起一念,形成了无明的三种业相,它非常微细。

第一种是无明业相。无明业相有觉和不觉、染和净这样的东西,从真如本体变成了阿赖耶。这时候阿赖耶里面还是很微细,还没有分出能所、主客体,但是已经具有了微细的变化,这叫无明业相。

第二种是能见相。在无明业相里就有一个觉明了,想看的东西,这时候就形成了一种对待,一种主客体、能所。它有妄染、能见的这种能力啊,就形成了能见相。

第三种是境界之相。当有了能见相,就有一个对待,显现境界之相,就真的看到境界了。

这就是无明的三种微细相状:业相、能见相、境界相。

“一念无明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六粗”是怎么显现出来的呢?有了境界相,就会有一种“我要了解它,我要分别它”之心,这就是“智相”。智相念念地了别、分析不断,就形成“相续相”。

相续相显现出来了,就执著它是苦是乐、是好是坏,叫“执持相”。执著的时候,就给它建立一些名相概念,假立名相概念,这叫“计名字相”。有了计名字相的时候,身口意三业就造业,叫“起业之相”。造了业就不得自在,这个业把你系缚在三界六道,不得解脱,它就有苦报之相,“业系苦相”。

这就是《法华经》讲的“穷子舍父逃逸”喻,渐渐地违背了我们的真如本觉之性,随逐虚妄的境界之尘。

这就是“背”,就是“背觉合尘”。

现在我们闻到了佛法,尤其闻到了胜妙的净土法门,要“就路还家”啊!我们是从这条路上迷失的,就不需要再找其他回归的路,就循着这条路回去。原来是向外跑,现在掉过身来向内走,这叫“就路还家”,去见自己的大慈悲父。

“就路还家”,如果是通途教法的修行,那就是先从去除粗的烦恼做起,先破“计名字相”和“执持相”,也就是破“我执”。其次是破“相续相”和“智相”,就是扫荡“法执”。

“我执”、“法执”扫荡之后,再破无明的三种阿赖耶识的细相。修行至等觉菩萨的位次,破最后一品生相无明时,即破了最后的“无明业相”,此时就朗然大觉,回归到真如自性本体了。

这就是到家了,波罗蜜多(到达彼岸)了,这就是“向”。这个“向”,在净土法门就是信愿称名。

厌离娑婆就是“背”,欣慕极乐就是“向”。

娑婆世界整个就是一个无明业相,三细六粗具足。而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那是涅槃的常乐我净。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在弥陀的光明愿力慈悲加持之下,破这个“三细六粗”,势如破竹,很快破尽。

首先,一往生之后就没有“我执”,因为阿弥陀佛的大愿就是让我们不要贪计身见我执的。没有“我执”,自然就没有“法执”;没有“我、法”二执,自然就能够契入到无生法忍。在念不退当中自然就能够到达一生补处位,很快能破“三细六粗”,这就是“背娑婆而向极乐”的意思。

这也就是从“迷惑颠倒”到“觉悟”的一个过程。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太虚大师《佛七开示录》

第一日、大师开示云:念佛七以弥陀经中有:闻说阿弥陀...

偏执无生之理,轻视往生之事

执著有往生的事相,虽然不了解无生的道理,但老实念佛...

边地疑城往生

在《无量寿经》五种原译本中,释尊开示边地疑城往生之...

今生是流浪的最后一生

凡夫众生要住在五浊恶世度化众生是不可以的,这就好像...

清朝陆安人往生的案例

清朝陆岫梅,六品官吴昌濂的妻子,江苏苏州人。一生乐...

心念一转,极乐就在您眼前

各位都晓得《阿弥陀经》中有这么一句:不可以少善根福...

舍报往生法是否可取?

问: 是否存在舍报往生法,即舍去当生快速求生净土,...

要去净土,何必带死老鼠

气味相投 有一种鸟,在这天地间什么甜蜜的水果、芬芳的...

唯识三十论颂

唯识三十论颂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 奉诏译 护...

【注音版】十善业道经

十善业道经...

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

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卷上 佛在罗阅...

【注音版】十小咒

十小咒...

怎么样才算老实念佛

问: 末法浊世的众生,能闻到净土法门,已经是稀有难...

不可自戕身命求往生

觉明妙行菩萨就谈自己,他在晋明帝的时候(322至325年...

大安法师:菩提心的八种相状

大乘行人发菩提心,由于当人的根性与时节因缘的差异。...

练气功后经常出现幻觉幻听该怎么办

问: 我爸爸十多年前练气功后经常出现幻觉幻听,神智...

【佛教词典】诃梨勒

(植物)Haritaki,又作诃利勒、呵利勒、呵梨勒、诃梨...

【佛教词典】离系果

(术语)五果之一。择灭无为,即涅槃也。由智慧远离烦...

弘一法师供奉地藏菩萨之灵感

地藏菩萨广大灵感,为诸大菩萨中第一,其灵感之益见于...

能走多远走多远吧

有师徒两位僧人,从很远的地方去灵山朝圣。一路上一边...

把自己的心儿丢了

一个小沙弥刚吃完一只山杏,准备把杏核随手丢了时,被...

这只野狐到底聪明在哪里

原文: 野狐黑夜入厨房,饱食睡去。天明不能逃窜,乃佯...

【推荐】现在是念佛者多,往生者少吗

问: 请问法师,现在信佛的人大多是以净土为最终的归宿...

梦参老和尚:如何面对满口佛语却言行不一的朋友

问:长老慈悲,弟子有一些朋友,总是满口的佛语,但是...

夫妻闺房之礼的戒忌和求子之道

夫妻之间的相处,虽然是人伦之始,但如不能节制,以致...

遇到抢救不过来的患者该怎么办

问: 南无阿弥陀佛。顶礼法师。末学在医院上班,遇到抢...

遇到横祸突然去世能往生吗

【以前曾经有佛弟子请问佛:要是遇到横祸,突然去世,...

大安法师:信愿坚固

印祖说,所遗憾的是自己的色力衰弱,身体不好,力量不...

吸烟的二十过

1、护法善神发怒远离,冤魂魔障如蝇附烂肉聚于此人;...

求生净土的灵芝元照律师

靠持戒很难解决生死问题的,这个时代靠戒律很难断见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