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享受五欲的快乐,求生信愿就不真切

大安法师  2017/06/0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享受五欲的快乐,求生信愿就不真切

佛一代时教所说的大乘经典,特别是般若系经典都是要让我们厌离五欲,因为众生常常一生就是为财、色、名、食、睡这五欲去奋斗,被这五欲所困厄,从而在娑婆世界轮回不休。

无量劫以来我们习惯了在五欲六尘中打滚,因此,能够对五欲六尘通体放下,这是需要大丈夫气概的,不是一般人做得到的。就像有些人虽然也念佛,修行还算精进,但却是心恋尘境,贪著五欲。

这个五欲一般有两种理解,除了财、色、名、食、睡以外,另一种就是色、声、香、味、触这五种尘境。因为这五种尘境,不是欲本身,但它能够引发人的占有之心,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也叫五欲。

我们的六根追逐六尘,如果把意根放下,就是五根追逐五尘,它是本能的,十二因缘当中就讲六入,六根就自然要入到六尘里面去,追求那种快感、快乐。

要使六根不追逐六尘的快乐,这不是一般浅显的智慧所能做到的,唯有有甚深的空慧和坚固的为生死之心,才能把这种趋向五欲的心降伏下来。

很多人一辈子都是在追求五欲,得到了欣喜若狂,得不到就懊恼万分;得到了,还会更猛利地去追求,永远不会有满足的时候。有个成语“欲壑难填”,就是形容人们这种心理的。

但这个五欲,当你一旦得到的时候,细细去思惟,它是没有什么味道的,就像狗咬骨头,咬来咬去虽然没有什么肉,但它又不放弃。

五欲本质上没有真实性,就好像梦中所得。但追逐五欲,就会增加斗争,就像鸟儿为追逐食物而相互厮杀;追求五欲如果不能得到,就会内心焦灼,就像我们逆风拿着火把来烧自己。

五欲害人,就像我们脚踩在毒蛇上,随时有被咬噬的危险。

所以大乘经典都在教我们怎么远离、厌离五欲,但世间人迷惑颠倒,就贪恋执著这个五欲,到死亡的时候都不舍弃。

比如说这个色欲,即使到死亡的时候,哪怕有一点精力,有一点力气,他都会思念这个东西。这就是我们轮转不休、受无量痛苦的原因!让我们堕落、让我们不得出离的,就是五欲!

如果一个念佛人对五欲还没有放下来,想享受五欲的快乐,那求往生的信愿就不真切,就很难与阿弥陀佛的接引愿相应,就被五欲所害。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把这两个放进去,这个佛号就不可思议

你不修空观,除非你保证:我临终的时候,没有太多相状...

彻悟大师念佛偈

(一) 一声佛号一声心, 须信心深佛更深, 梦眼未开情...

北宋高僧元照律师

人世间常有一句俗话:叫有多少钱,过什么样的日子。其...

下劣凡夫罪业深重,如何容易得生安养

问:求生西方固所愿也,但我下劣凡夫,罪业深重,福善...

念佛工夫,只贵真实信心

示法源 念佛工夫,只贵真实信心。第一要信我是未成之佛...

念佛法门是实有法还是虚无法

问: 念佛法门是实有法还是虚无法? 大安法师答: 我不...

会性法师:赞佛偈略说

赞佛偈 阿弥陀佛身金色 相好光明无等伦 白毫宛转五须弥...

大安法师:念佛就具足了六度

我们在修行过程当中,总是会选择很多法门,在七觉分里...

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

我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

佛说出家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

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

三劫三千佛缘起(出《观药王药上经》) 宋畺良耶舍译 尔...

生死海深,菩提路远

印祖在讲到永明延寿大师《四料简》中的有禅无净土时,...

为何接引佛是站着而不是坐着

念佛念得好的,阿弥陀佛会提前告诉。慧远大师他是提前...

怎样让抑郁症患者走出困境

问: 法师您好!弟子三十多岁的儿子由于工作及家庭矛...

靠这个来了生脱死太难太难

《净土十要》里面登了一个这样的例子,禅宗在江西一带...

【佛教词典】赤肉团

狭义指心脏。广义则指肉体。临济义玄禅师语录(大四七...

【佛教词典】嗟袜囊法天子受三归依获免恶道经

(经名)一卷,赵宋法天译天子当死堕猪身。帝释教以三...

【推荐】幸福快乐到底在哪里?

现代人每天熙熙攘攘,席不暇暖,问他为什么这么忙?他...

仅贪求极乐世界的享受,是否会障碍往生

问: 《大宝积经》说,时一比丘,闻佛赞扬不动如来佛刹...

以德报怨的国王

佛陀时代有一段故事――佛陀来到舍卫国的只园精舍,摩...

【推荐】吃饭也是一件需要认真对待的事

有一位日本禅师,日日修行,也没什么别的嗜好,唯独喜...

净土经典对企业管理的启示

成功的秘诀一向专志 阿难,法藏比丘于其佛所,诸天、魔...

打佛七时一直哭泣,可以祈求阿弥陀佛快来接引吗

问: 请问师父,打佛七的时候,一直哭泣很悲伤,祈求...

虚云老和尚《上海玉佛寺禅七开示》

初七第一日开示(2月22日) 这里的大和尚(苇舫法师)...

大迦叶尊者与妙贤女

佛经里的种种公案,一个是教化我们,一个是启发我们,...

中峰和尚劝念佛诗

娑婆苦,娑婆苦,娑婆之苦谁能数? 众生反以苦为乐,...

【推荐】当时好像是被人欺负了,其实那是消灾免难

我们不论学一门技术,或者念佛也好、参禅也好,要面对...

神变月的由来

农历大年初一到十五是中国人的大过年。在佛教的历史中...

横财不坚固

【原文】 杨槐亭前辈言,其乡有宦成归里者,闭门颐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