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佛有无量德,四字名号足以该之

大安法师  2017/06/1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佛有无量德,四字名号足以该之

举名者,佛有无量德,今但四字名号,足以该之。以弥陀即是全体一心,心包众德。常乐我净,本觉始觉,真如佛性,菩提涅槃,百千万名,皆此一名摄无不尽。专持者,众生学佛,亦有无量行法,今但持名一法,足以该之。以持名即是持此一心,心该百行。四谛六度,乃至八万四千恒沙微尘一切行门,摄无不尽,故名守约。 ——《佛说阿弥陀经疏钞》

这里是把名号的功德,非常简洁但非常圆融地表达清楚了。

阿弥陀佛光明无量、相好无量、辩才无量、神通无量等全体的无量功德,就在这句六字或四字的“弥陀名号”中了,当我们念阿弥陀佛名号的时候,就是念佛的无量功德。

阿弥陀佛是无量光、无量寿,而一切众生的心性之体也是无量光、无量寿,所以阿弥陀佛就是我们的全体一心。

这个一心是真常的佛心,是妙真如性,所以它包含着一切的功德—— “常、乐、我、净”这涅槃四德。

“常”就是超越了时间,无始无终;“乐”,是绝待的乐,远离了苦乐对待,远离了分段生死和变易生死的逼恼;“我”,主宰义,具有佛的八种自在我;离开了种种的烦恼污染,就叫“净”。

“本觉”就是我们的妙明体性;“始觉”就是出离烦恼缠缚的功德;“真如佛性”,不变易的叫真如,离过绝非为佛性;“菩提涅槃”,菩提是能觉之智,涅槃是所证之理。

代表佛所证功德的百千万名,都在这一句阿弥陀佛名号当中完整地含摄,摄无不尽。

所以我们说佛的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这些果地上非常神妙、不能把捉的无量功德的能量场,都在这个弥陀名号里面!

可见在这法界当中,这句弥陀名号是多么地神妙啊!

我们对弥陀名号的认知,总的来说还是处在一种很朦胧的状态。

我们对弥陀名号就是全体一心、全体法界、全体实相,对这句名号就是可以直穿佛法界的中介,以及这句名号就是代表着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对九法界众生慈悲至极救度的威神力量,都是处在一个很浅薄的认知范围。

如果对这些有一个深刻的把握,那么这个名号真的就是我们的命根子,宁可丧失了生命也不能离开它啊!

就像《华严经》说的, “宁受地狱苦,得闻诸佛名。不受无量乐,而不闻佛名。所以于往昔,无数劫受苦,流转生死中,不闻佛名故。”

所以这个名号的功德远胜于世间发多少财、当多大官的价值!我们如果知道了弥陀名号的价值,就会一心专念、一门深入、心不旁骛啊!

众生在学佛的过程当中,面临着很多的行法,所谓八万四千法门。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人就会觉得,哎呀,我怎么去选呢?很多居士也说,现在的光盘很多,书籍很多,我都看得一头雾水,怎么办呢?

是呀,这个法师说这个法好,那个法师说那个法好,说得居士是莫衷一是呀。现在资讯发达了固然是好事,但太发达了也很麻烦。

所以我们要听祖师的,就如莲池大师所说:“认准执持弥陀名号一法!”要知道这一法,就包含着八万四千法门,无量的行法都在这一个法门里面,一法具足一切法。

为什么一法具足一切法?执持这个名号就是持你当下的心嘛,一声佛号一声心!你的心——这个妙明真心,能够含赅百行,乃至于恒河沙的行法。

包括苦、集、灭、道四圣谛,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六度,乃至由六度开显的八万四千法门,大小乘所有如恒河沙、微尘数般多的一切行门,都在这个名号里面!你说说,还有比这个更究竟的吗?

既然所有的行门都在这个名号里面,修了“念佛”这一行,就等于修所有的行门了。这就是“守约”,守了这个简约的行法,就能够施博,得到的效果是所有行法的功德。

大家看看,我们今生能够遇到这个弥陀名号,那真是庆快生平了,心生大欢喜,自知当往生,当成佛!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朝山的功德与态度

1、广结法缘: 朝山都是朝礼佛法殊胜、菩萨示现的道场...

如何理解净土法门的事持与理持

净土法门有两种的修学,一种叫做事持,一种是理持。 事...

踏踏五台山的土,生生世世不受苦

上通下愿老法师在世的时候说,她接触到的老百姓都会说...

【推荐】一句佛号能解怨,凶煞之地化清凉

自古以来佛家有一句成语说:一子持斋千佛喜,九玄七祖...

末法众生,根机浅薄,匪仗佛力,决难了脱

窃以末法众生,根机浅薄,匪仗佛力,决难了脱。是以必...

不能离开事相来谈事外之理

舍利弗,其佛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这句经文当下令我...

切勿舍净土而修其它法门

阁下既看《文钞》,宜依之而行,则决定会得大利益。切...

供养礼拜舍利的功德利益

一、释名: 梵语舍利、亦云设利罗、室利罗、实利,意译...

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

【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注音版】延生普佛仪规

延生普佛仪规...

佛遗教经

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

大安法师:往生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问: 往生的必要条件是什么?我念佛到什么程度才能往...

往生品位深浅之判别

问: 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里是以凡夫发心大小分判,而...

破除执空和执有

真谛和俗谛是佛在讲经说法的时候常常从两个层面阐释的...

念佛要「声缘于心,心缘于声」

念这个佛号的时候,怎么念得功夫上路、得力?这里教一...

【佛教词典】毕陵慢心

(故事)智度论二曰:长老毕陵伽婆蹉,常患眼痛。是人...

【佛教词典】三恶觉

据宗镜录卷八十一载,修定之时,若仅修习世禅,虽曰修...

佛教四威仪与身体健康

现代职业人士及年青人常见的身体疾病有颈椎病、腰椎病...

你念什么就往那个法界走

问: 法师您讲到说十法界形成的原理和念佛的原理是一样...

星云大师《处理是非的方法》

有人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是非。是非虽然到处可见,不过...

学佛信佛需具备哪几种心

修行者的发心可谓千差万别,每一个人的学佛目的不同,...

龙树菩萨:往生十二礼偈

稽首天人所恭敬,阿弥陀仙两足尊,在彼微妙安乐国,无...

虚云老和尚《五戒开示》

若别释五戒义者。第(一)杀戒。所谓恻隐之心。人皆有...

隐藏功德者,邪魔不能害

噶当派的祖师们一向以隐藏功德为本,他们有一句格言:...

虚云老和尚谈静坐的法要

虚云老人在《复星洲卓义成居士》中,谈到关于静坐的法...

如何正确理解心清月现

汝何不知事务,一至于此。光何人斯,何可以与莲池大师...

至诚念名号,度一切苦厄

一九二三年,袁海观有一个二媳妇,年纪已经是五十多岁...

劫盗分财喻

昔日印度经常发生洪灾,各地民不聊生,有些人为了养家...

佛教的三种忏悔方法

忏悔,在佛教来说,是有方法的;也唯有讲究方法;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