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不起贪计身见愿

大安法师  2019/02/0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不起贪计身见愿

第十 不起贪计身见愿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若起想念贪计身者,不取正觉。

这是第十不起贪计身见愿。这一愿意谓:设使我成佛时,国中天人以般若的空性,破除对身见的贪恋执著;如果此愿不成就,便不成佛。

阿弥陀佛因地为何要发起这一愿呢?法藏菩萨考察他方世界的众生轮回六道的根本,在于对自我的执著。我执有两种,一种是深隐的俱生我执,即第七末那识执著阿赖耶的见分为自我。俱生我执是与生俱来的,不待分别就存在的。另一种是分别我执,即第七末那识执取前六识为我所用。

贪计身体即是基于我执对自身虚妄计度执取,由此产生爱憎、违顺之情执。有这个坚固的自我就会产生我所之占有欲,追求高知名度为我作荣耀,摄取财富为我作感官享乐,娇妻美妾满足我贪欲的快意,等等。

由于这种我执的贪恋,便导致不择手段地占有,宠辱皆惊,可知贪计身体是一切烦恼罪恶的根源。而修行即是从我执下手,如果我执不破,纵然有禅定、神通、多闻,终不能解脱轮回的束缚。

是故释尊一代时教,二十二年演讲般若空性,即是对凡夫众生厚重的身见烦惑而施设的法药,开示四大(地水火风)五蕴(色受想行识)的身心都是众缘和合的假相,是吾人坚固妄想的产物,如幻如化,觅我了不可得。

然四大五蕴的体性本如来藏,清净本然,遍周沙界。然而身心的假相却是很难破除的,也正是由于我执的坚固,起惑造业,遂令我等轮转三界六道,无有休止。破了见思惑,即是阿罗汉;进一步破尘沙惑,得人法二空,即是菩萨;人空法空究竟破尽,就圆成佛果。如是修因证果,在此土万难万难,是故法藏菩萨发愿:在我成佛所住持的净土,诸往生者自然显发智慧光明,照见五蕴皆空,知一切法,皆悉寂灭,见思烦惑,伏断无余。诸往生者,常宣正法,随顺智慧,无违无失,于其国土,所有万物,无我所心,无染著心,去来进止,情无所系,无彼无我,无竞无讼,随意自在。

在此土难以破除的我执,一经往生彼土,便以般若慧剑予以摧破,并进而自然破法执。人法二空,本具的神通智慧朗现。诚如善导大师所云:“三明自然乘佛愿,须臾合掌得神通。”圆顿快捷,直以弥陀果德为己用,不断烦恼得涅槃分。带业往生的凡夫,在彼土得疾速成就佛果,在此愿中亦可获得消息。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五逆谤法不能往生,是否意味佛的慈悲不够普遍

问: 五逆加上谤法,不能往生。这是否意味佛的慈悲不够...

没有这四剂预防针,我们还真生不起信心

原文 【解】复次世界及佛皆言有者。具四义。的标实境。...

10句人生忠告

1.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真为生死...

【推荐】如何判断出自己临终是否能往生

有没有什么方法,能够在目前自己活着的时候,就准确地...

净土法门不谈风险很大的转世

通途佛法谈到菩萨道慈悲心的问题,可能有人会发愿要生...

但见过年忙似箭,有谁离苦急如仇

2012年的除夕,原本计划像往年一样参加龙泉寺华严法会...

【推荐】佛教疗养之法

吾人铸形父母,寄迹乾坤,随业受身,依因感果,是身不...

净土不是自了汉法,更不是小乘佛教

问: 请问法师,修行以自利为主,容易被人误解为是自了...

【注音版】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当来变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

大宝积经之无量寿如来会

大宝积经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 无量寿如...

【注音版】佛说无量寿经

(印光大师校印本)...

念佛是修行的捷径法门

净土法门由阿弥陀佛大慈悲心、大平等心中所流出,尽摄...

念佛时要全佛是心,全心是佛

必须令其全心是佛,全佛是心,心佛无二,心佛一如。《...

一心不乱才能往生吗

往生的条件,是不是一定要得到事一心不乱或者理一心不...

须知真妄原同体,迷悟由来总在人

须知真妄原同体。 我们一定要了解,这个真和妄是同体的...

【佛教词典】法流

(术语)言正法相续不绝,如水之流也。楞伽经四曰:申...

【佛教词典】桑顶寺

藏传佛教寺院。亦译桑定寺、桑丁寺。位于西藏山南浪卡...

不吃鱼的10个原因

1.疼痛:鱼类同样有大脑和神经系统,正像所有动物包括...

圣严法师《积极的人生观》

何谓积极?时时地生活于现在,不将生命的时光浪费在对...

意生身来去自由的云居山博雅老和尚

宗门下这一法,只要你确实真行,到熟练境界,受阴一破...

用佛法的道理跟自己沟通

我们一般人追求名闻利养,你怎么把生命的方向调正呢?...

扩大心量与改命的方法

1. 吃亏: 吃亏是福。吃亏就是赚看不到的大便宜,经常...

为什么有些大修行人转世后不如前生

问: 禅宗有些大德悟处很高,如五祖戒禅师、海印信禅...

要争气,不要生气

一九三七年,日本出兵侵略华北,在杭州经商的父亲于返...

在家居士持戒要持到什么程度

问: 请问我们在家居士持戒要到什么程度? 大安法师答...

佛为父亲担棺

古印度舍夷国(迦毗罗卫国)国王,也就是佛陀的生父净...

圣号的成就来自于佛的愿力

我们要知道一个观念,诸佛与众生的互动不是单方面的,...

用佛号来压烦恼,临终时恐怕压不住

恶兽毒虫 藏窜孔穴 毘舍阇鬼 亦住其中 前面的经文,那...

抑心不违教法

过去,有一位宰相过世时,儿子年纪还很小;宰相去世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