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用佛法的道理跟自己沟通

净界法师  2014/10/2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用佛法的道理跟自己沟通

我们一般人追求名闻利养,你怎么把生命的方向调正呢?这不是勉强说:“我现在开始要走向正了。”没有用了!你要有一种智慧的观照,从佛法来说,修行要自我沟通。

你要跟自己沟通,你一定有盲点,为什么佛法是觉,所谓佛者觉也,因为觉悟是一切善法的根本,你觉悟了,你自然造善;他不觉悟,你打他也没有用。所以,当你的心充满邪恶的念头时,你自暴自弃也没有用,你怎么办呢?你跟自己沟通,先说服自己,你说,世间上人追求快乐可以理解,人性本来就喜欢快乐嘛,连蚂蚁也希望快乐,但是,我有需要追求五欲的快乐吗?五欲的快乐是有过失的!

你追求今生的快乐,有无常败坏的过失——诸欲求时苦,得时多怖畏,失时还忧恼,一切无乐时。你追求的过程很辛苦,得到的时候,虽有短暂快感,随后便担忧不长久,弟子心不安。失掉的时候,你又开始抱怨,整个过程根本没有真正的快乐。所以五欲快乐是有过失的,佛陀说,比如刀上的蜂蜜,不足一餐之美而有割舌之患。你喜欢刀锋上的蜂蜜,你舔蜂蜜,虽然有甜蜜的感受,但是你的舌头被割伤了,我们一个人喜欢吃蜂蜜可以理解,但是你不一定要吃刀上的蜂蜜啊,你可以吃瓶子里的蜂蜜啊,你可以追求善道呀,极乐世界也是无有众苦,但受诸乐,圣道乐没有过失嘛,你可以把你的欲望转到求生极乐世界嘛。

佛法是用来转烦恼。小乘人喜欢用断,把恶念断了,菩提心善念也断了;大乘佛法用疏导的方法,如同水会让黄河泛滥,但也能通过疏导,来灌溉良田。因此,念头没有错,它被一种错觉误导,就会造杀盗淫恶业,你不要责怪自己,而要把念头引导过来,用智慧跟自己沟通,把思想疏导过来就好了。

修行一定要用智慧引导,你用强迫都不会持久的。有些人不用智慧,只是一味地持戒,他只知道不可以造恶,却不知道为什么不能造恶,强压式的修行没有用,因为你内心还是想造恶啊,你只是因为环境不允许,不敢造恶而已,但是你的思想没有改变,本质没有改变,你要修到你不想造恶,这才是重点!

如果你还停留在你不敢造恶,你的水平就不高,出世间的解脱都没你的份了,因为你没有形成定性,内心并没有善种子,如同没有葡萄的种子,怎么种出葡萄,你必须用佛法的道理跟自己沟通,转识成智,转成我真的不想造恶了,因为造恶没有任何意义!我造恶的目的是什么?我不就想追求快乐吗?但这样追求快乐的方式值得吗?你得到这个快乐付出惨重的代价,来生到地狱去,值得吗?

其实我们到极乐世界去,也可以享受快乐啊!这种快乐是圣道的快乐。当你有一个错误思想,不要责怪自己,坐下来,泡一杯咖啡,好好跟自己沟通,对自己把道理说明白,你用现在的你来说服过去的你,你要跟自己沟通,因为过去的你留下很多思想。

如果一个人内心当中有很多正面的思考,要感谢过去的你;但也留下很多负面的思考,你要调整这些负面的思考,用佛法的道理跟自己沟通,这叫转识成智,它是可以转,但是你不能强压。有些人他是用强压式修行,就一直诃责自己:你看你什么事都干不好,你这个人就是不行!到最后这个人会没有用了,没有用了,他恶事不做,善事也做不了,他很可能走入愤世嫉俗的厌离心态,他极度厌离,刺激他,他就走上阿罗汉的地步上去了。所以,你要与自己的心沟通,不要诃责它。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善用心者,困苦艰难皆为解脱之本

人生世间,祸福互相倚伏。唯视当人之用心何如耳。 善用...

苦乐是假象,价值才是真相

人生有一个很重要的追求,就是我们必须要从苦难中解脱...

用观念和方法来调整情绪

现代很流行讲EQ,身为宗教师,我并不太懂什么叫做EQ,...

在地下入定七八年, 生死却仍未了

明朝有一位皇帝要到紫金山的寺院上香,当时是一个下大...

世间有这四种人

舍利弗尊者和目犍连尊者在罗阅城的迦兰陀竹园时,有一...

什么是佛教所说的「三障」

赛场上,人们希望成为不被障难阻挠、成功达到目标的勇...

定力不够时,如何与烦恼重的人相处

问: 自身定力不够时,如何与烦恼很重的人相处? 慧律...

遇到事要往快乐慈悲的方向想

自己快乐,就放光,照亮世界 遇事往最快乐慈悲的方向想...

瑜伽师地论(100卷)

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注音版】朝时课诵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悲华经

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普贤行愿品...

修学首楞严王三昧时要注意的两个重点

当我们在修学首楞严王三昧的时候,基本上要注意两个重...

若能放下,即时解脱

最近看到苏轼的一首词《行香子述怀》,词云: 清夜无尘...

为什么要戒杀

为什么戒杀一切皆惧死,莫不畏杖痛 世间一切,没有比...

《黄帝内经》里的三句话,把疾病的起源都讲透了

第一句是百病皆生于气。 怒则气上,容易脑溢血,眼睛充...

【佛教词典】修十遍处能为五事

【修十遍处能为五事】 p0906   瑜伽六十二卷四页云:...

【佛教词典】三藏教

(术语)天台所立四教之一。指一切之小乘教。佛入灭之...

了凡四训:改造命运的窍诀

前 言 《了凡四训》是明代袁了凡居士写给孩子的四篇家...

大安法师:生命就在呼吸间

一个修行人的出离心和对世间的贪恋心,两者是此长彼消...

不要忽略身边的幸福

每天急匆匆地行走在来来往往地人群中,为了生计、为了...

凡夫性情不定,遇正则正遇邪则邪

不定性者,除正邪外所余有情,遇圣入圣遇邪入邪,名不...

舌头的妙用

广慧元琏禅师初学道的时候,依止在真觉禅师的座下参禅...

【推荐】阿弥陀佛接引临终人事迹三则

阿弥陀佛怜念悲悯我等罪业众生,如慈母对待独生子女一...

做义工的功德到底有多大

义工,是一种慈悲与利行的奉献,是一种爱心和时间的布...

跳脱轮回识因果

昔时,佛在舍卫国为天人说法。当时舍卫城中有一位婆罗...

所有的殃灾祸福都不是无因的

娑婆世界的众生造作杀、盗、淫、妄、酒等五恶之因,就...

对治我们诳诈之心

诳是以不实的言词来欺诳他人,以方便造作种种的事情,...

学佛不要刻意去求感应

学佛不要刻意去求感应。只要能够运用佛法转变凡夫的生...

四十八大愿——(第27愿)万物悉皆殊特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一切万物,严净光丽,形色殊特,...